小朋友的大行动 幼儿园的新时尚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20201202142905776_222.jpg

20201202142915983_111.png

20201202142924236_333.png

20201202142928209_444.jpg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一年多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市民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这股时尚的旋风,也从小区、吹到商场、办公楼宇、医院、学校等地,刮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当然也吹进了幼儿园,今天我们就去看下,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的垃圾又是怎么分的?

走进吕巷镇干巷幼儿园,除了随处可见的分类卡通画报和小展板透出的浓浓分类氛围,最吸引检查人员注意的是大厅里一组会“说话的”分类垃圾桶。据老师介绍,幼儿园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所以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摆放玩具,扔垃圾都会让小朋友自己来做。在推行分类初期,尽管老师常常介绍如何分类,但由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文字认识能力还较差,扔错垃圾是经常的事。幼儿园也想过不少办法,直到在大厅里面放了这组会“说话”的四分类回收桶,小朋友遇到手中垃圾拿捏不准该投到哪里时,按下按钮,就会有语音提示,明确告诉小朋友该怎么投,各个桶里应该放哪些常见的垃圾。这组回收桶让小朋友轻松完成投放的同时,也巩固了分类知识。这个又好玩又实用的分类桶,对小朋友充满了吸引力,不时就可以看见小朋友拿着垃圾跑来和它“对话”。园方借此还开展了《送垃圾宝宝回家》、《跟着垃圾去旅游》和《我们的新型垃圾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小朋友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现在小朋友都成了分类知识的小专家,可不是检查人员随随便便几个问题可以难倒的。

会“说话”的垃圾桶,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折射出的是园方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中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实践,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成功的走进幼儿园,深入了童心。做好垃圾分类非一朝一夕之事,上海垃圾分类上的探索和实践仍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