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生态文化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灵魂 ——访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局长程绪珂
发布时间: 2013年05月0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杨琳


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局长程绪珂(左)接受作者专访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使与生态建设关系极为密切的绿化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更为科学的理念和措施建设宜居环境?日前,笔者带着新时期风景园林建设的渴望,专访了92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局长,尊敬的程绪珂老人家。


  笔者: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我们了解到风景园林建设正面临着向“要素多元化、结构网络化、功能生态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您是我们十分尊敬的老专家、老领导,您和您父亲都为我国的园林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我们很想了解您和您的父亲,并请您谈谈您在追求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看法。

  程:我的父亲程世抚一生都在从事园林事业,他对我的影响很深。他曾撰文提到,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行星,包含着多种对生命有益的成分,如肥沃的土地、可供呼吸的空气、充足的水源及大量的自然资源。然而,现在的地面却因采矿而遭破坏,许多城市上空被污染,江、河、湖、塘充满了垃圾,海洋成了垃圾桶,以致许多动植物绝种。这些都毁坏了人类的住地与生活,破坏了地球上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这是世界性的灾难,发展下去,将影响地球的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我父亲对植物十分重视,他说过,树木生长需要时间,不能立杆见效,因此西方尽可能保留现有树木、花园,这是笔宝贵的财富,不准砍树、毁园造屋。自古以来,植物对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的贡献。然而现在,植物并没有被很好地重视,要从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走向生态文明道路,就要靠植物。我一直说,苗是我们的命根子,是物质基础,缺少树苗,怎么绿化?现在苗圃都是靠市场,很多都要花大笔的钱到国外去收,但不要忘记全世界的植物数中国最多。

1951年由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制定了《绿地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绿地的形式主要包括:利用带状树林,像人体循环系统一样来广泛分布,并深入居民区;在大区外设有环区的绿化环带;凡带状绿地较宽之地,可扩建为公园;空间较大的公园可辟为劳动人民的休养区、风景区、集会和运动场地以及大规模的文化公园;在绿地系统中还要综合布置运动系统与游憩系统。绿地是市政建设中重要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劳动人员充分享受各种绿地利益,同时结合改善全市卫生,并结合其他各项建设计划设施,使上海走向科学的城市建设发展道路。

  绿地建设是综合性的学科,必须依靠城市规划、建筑、农业、林业、生态学等各部门共同完成。在城市园林建设实践中,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树立大绿化系统的观点。自然界是社会的本质,人也是一种自然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所有生命物种,没有谁能单独存在,通过自然进化过程产生分工与协作,共同维持生命联合体的存在,促进生物体的健康与繁荣,进而创造更好的生存与进化的条件。人类没有什么理由把自己看成可以征服和统治自然的主宰。世界之间的万物,形成各种生命之网。绿地系统的制定必须贯彻整体自然观。前些年的“大树进城”把人家的生态弄到城里,这些树明明可以在别的地方起到生态作用,到你这里死了成了一堆柴,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上海植物园2013上海花展一景


  笔者:我们看到您床上还放着这么多书,您老还在看书学习真了不起。

  程:多看书,能动脑筋,才不会老年痴呆呵。我们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凭借蒸汽机一举成为“世界工场”,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叱咤全球半个多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凭借内燃机、电力,一跃而为发达工业国,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列。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是信息与生物技术革命的时代。我们进入了新经济模式,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绿色能源,为整栋楼房供电,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科学家提出,太阳光线一个小时的照射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整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进行发电。地热是地球蕴藏丰富但未被开发的绿色能源的典型代表。在美国,地表下两英里以内的地热能源足以为全美国提供其所需要的能源达3万年之久。生物能源是新兴绿色能源结构中的最后一个领域,它包括油料作物、林业废弃物以及城市垃圾。世界生物能源协会提出:“到2050年世界生物能源将能够完全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在应用生物燃料的领域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将城市废弃物转化成电力和热力这一技术。绿色能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在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不仅要讲生态,还要讲文化、讲艺术,让广大人民真正“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国土上。这是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笔者:您这么大的高龄还孜孜不倦地在思考和探索,尤其是对地球和植物的看法,对建设美丽和文明的理解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您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讲风景园林与生态的问题?

  程:风景园林建设是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是应用科学、资源学科、旅游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生态学科、生态文明学科、生物学科,等等,在精神、物质、审美相互作用下,进行有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风景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可称为综合艺术,它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而文化就是园林的灵魂。园林规划要从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与地方风貌。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地方,不排斥外国的好东西,但核心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中国园林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古文化对园林非常重要,我们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与古为新,既尊古又创新,坚持绿化事业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一个公园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当年上海法租界里的复兴公园和英租界的中山公园虽然是外国人造的,较全面地考虑到生态、教育和文化,但里面有很多中国的元素。再说人民公园,过去是跑马厅,后来陈毅市长决定把一部分做人民广场,一部分做人民公园,帝国主义留在这里的痕迹成为一个反面教材来对我们进行文化教育。但可惜的是后人把这些东西统统拿掉了。我特别怀念陈市长,他说上海的公园就缺少文化。

  再比如后来建造的万里小区本来是法国人做的,老百姓觉得小区里像中山陵,意见不少。我们研究后决定加入中国的文化,把《易经》里的“五行”放了进去,做了个五行园。我们曾经和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了一个课题,研究树叶中挥发出的气体哪些是对人体有益的,通过科学实验将植物进行归类。根据研究得出的科学依据,我们的“五行园”在各个方位种植不同的植物,并建议居民肝不好的可以到东边,心脏不好的在南边,肾不好的在北边,这样一排老百姓很高兴也很欢迎。我们用了科学的方法,证明这是成功的。所以搞园林的人思路要广,要把古老的文化用科学的方法使之成为科学的东西。


  笔者:您说得很对,风景园林首先是个文化。这一见解是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更是灵魂,也就是说文化是美丽的前提。您能不能再举些例子?

  程:园林是多功能多学科的综合体,我认为风景园林绿化的建设,还必须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培育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自然资源本论》指出:“从自然资本储备中直接流入社会的生物服务,每年至少价值36万亿美元。这是自然资本和惊人的经济价值所在。”现在园林的植物只注重观赏性,忽视了它的经济价值。

  比如,我们说一说上海植物园里的一个药用植物园。我认识的一个中医说过,中药最好是吃新鲜的。其实,植物园最先开始的时候就不是种花花草草,而是种药用植物的,这是对人类健康有利的。再如,玉米本来是草本植物,现在墨西哥找到了多年生的木本玉米。如果能推广树玉米,木本化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和成本,农民该有多开心,这都是科学,都是经济价值。

  当然,植物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更有生态价值。我们要强调人类发展、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强调能源与资源利用的循环和再生性、高效性,强调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作为风景园林工作者,应该协调人类文化圈与生物圈的综合关系,进一步制定生态规划。

  风景园林建设,应有效地降低我们的人口密度,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从而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培养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和娱乐空间同我们所属的生物圈和其他部分融合起来。在生物圈中,我们可以种粮食、水果、蔬菜和各类绿色植物,开辟有机农场,建立动物保护区、植物种子保护机构,等等,以提高生物圈的活力,同时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增加经济效益。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发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在现有建筑上栽培植物,减少雨水流失,增加热调节(在夏天,植物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在冬天则可蓄热,并且增加生物多样性)。


2011年10月老局长程绪珂(左三)参观上海辰山植物园


  笔者:您是一位老领导,对学术和园林、园艺又有如此的资深研究和超前的看法,对我们的教育很深。

  程:做领导不是要样样都懂,也不一定是要学园林的,但要有能力组织动员园林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方向。我不是学园林的,是农艺系,跟水稻、麦子打交道的,园林根底很浅。后来我父亲要我去上海圣约翰大学听课,到苗圃工作,向工人学习,从劳动中掌握知识。回顾我们上海园林历史的进步,当时我们说生态园林,不是说坐在办公室里吹吹牛,把国外的书拿过来拼拼凑凑就完成任务了,这是糊弄人。我们除了西藏、青海没有去,其他地方都去调查研究过。人家请我们去交流的时候,我们就把人家好的东西都吸收过来,出来的成果都是经过十几年实践和研究,经过很多专家论证的。干园林要爬山,我当年爬山要比小青年厉害。不肯吃苦的不良风气不改的话,总是要落后的。不要说新的理念,老的理念都保不住。


  笔者:我们的谈话已经花了您的很多时间了,应当考虑您的休息了。非常感谢您接受了我们的集体访谈。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文配图/王颂祜、刘根玲、赵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