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推进林业持续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上海林业建设显著成效与持续发展措施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蔡友铭


【编者按】天蓝地绿水清、鸟儿自由欢唱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文明、美好家园最直观的容貌,是民意所向、民生所需乃至一代又一代人的福祉。上海林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于2013年全面启动实施第四轮林业发展计划。

  “本刊专稿”栏目特组织文章,以林业、湿地、野生动物保护为专题,分期报道上海市、区和基层林业管理部门秉承使命,为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而努力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蔡友铭(孙卉/摄)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和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和对子孙后代、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要求“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当前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护环境、发展林业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上海的重要内容。


  一、林业发展在上海的现状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的要求,上海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眼长远谋划,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改善生态、服务民生”的宗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着力推进林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2年底,全市林地面积已达到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近13%,城区绿化覆盖率3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平方米,有30%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管理,初步建成了“环、楔、廊、园、林”的绿化林业生态系统。

  (一)促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2003年以来,上海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举办世博会、城市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注重长远谋划,滚动实施了三轮林业发展的三年计划,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建设,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17%提高到目前的12.58%,实现了林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的18.5万公顷的林地、公园绿地、湿地共同构成了保护生物多样环境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生态空间。按照《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林业发展目标,第四轮林业发展计划于2013年全面启动实施,将继续推进以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通道防护林、污染隔离林、经济果林等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的林业发展目标。

  (二)严管理,依法保护林业生态资源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强化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管理,加强林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批后监管。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危险性、检疫性重大生物灾害,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目标。市政府相继批准实施《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和《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保护空间和林业发展目标。三是全面推进林地抚育改造。对现有疏林地、灌木林和草坪类林地,实施林相改造,使之达到有林地标准,有效增加森林面积。

  (三)重民生,努力提升林地功能

  一是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要求,积极推进经济果林发展,大力推广使用经济果林商品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果品专用套袋等技术,深入开展“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果品品质和食用安全水平。二是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林地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休闲林地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有序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林地功能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四)破难题,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公益生态补偿制度。2009年,全市正式建立市级生态补偿制度,4年来市财力共投入18.3亿元,目前平均每亩公益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已达800元,对促进林业持续发展、巩固林业发展成果、缓解基层财政压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分步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2005年以来,全市分两批解决了涉及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和片林区域约8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三是创新管理机制,组建林业养护社。2004年,林业养护列入了市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万人就业项目”,目前,全市共建立林业养护社175个,在岗人数1.6万名,养护公益林面积约占全市公益林面积的50%,既管好了林地林木,又增加了农村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抓基础,注重加强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基层林业工作机构。在逐步充实加强区县林业工作机构管理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层林业工作体系建设,健全乡镇林业工作管理机构,确保有林地区的乡镇林业工作机构有牌子、有公章、有人员。二是注重提高林业工作队伍素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加强林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整体水平,为现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编制全市林业“三防”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建立林业“三防”体系管理平台,完善林业御灾减灾体系。


奉贤南桥绿貌(方国政/摄)


  二、林业发展在上海取得的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改善上海城乡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林业发展为城市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围绕“生态城市,绿色上海”的发展目标,按照水网化、林网化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林业建设更加注重布局的均衡性、功能的多样性,特别是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通道防护林、污染隔离林、大型生态片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初步构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框架。2000—2012年,全市新增林地面积达1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9.67个百分点。全市海(江)岸线中已有347公里建设了沿海防护林,占宜林里程的75%。黄浦江两岸宜林地段95%已植树绿化。据测算,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29300万立方米,固土297万吨,固碳46万吨,释氧111万立方米,吸收污染物1231万吨,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74.4亿元。

  (二)林业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方针,全面推进经济果林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并做精、做强有地方特色、市场潜力大、农民参与度高、农村收益面广的林果产业,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南汇水蜜桃、松江水晶梨、嘉定葡萄、奉贤黄桃、金山蟠桃、青浦枇杷、崇明柑桔等特色品牌,全市经济果林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已投产的经济果林平均年亩产值超过5000元,设施栽培林果亩产值更高,已成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之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林业发展为美化城乡环境、营造休闲度假空间、造福市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继建成松江佘山、崇明东平、上海海湾和上海共青等4座国家森林公园,千亩以上大型生态片林15块。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建成一批具有自然、野趣、生态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森林旅游场所,南汇桃花节、马陆葡萄节、金山蟠桃节、崇明柑桔节等以经济果林为主题的旅游节庆已成为上海市民家喻户晓的特色旅游项目。


奉贤水源涵养林(韩玉洁/摄)


  三、促进林业发展,上海的进一步发展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今后一个时期上海林业发展的空间极其有限,推进林业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按照《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和《上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林业发展目标,以实施新一轮林业建设管理三年计划为抓手,确保计划和政策落实,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更加关注民生林业发展,更加注重森林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推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的林业发展目标,继续推进沿海防护林、通道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污染隔离林等公益林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四旁林”建设,逐步形成城郊互补、互通、互连的生态网络体系,构筑城市生态屏障,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二)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依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征占用定额、森林采伐限额等规定,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依法保护林地资源。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目标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二是强化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管理,加强林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审核审批和批后监管,严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控制林地数量减少。三是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危险性、检疫性重大生物灾害,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三)加快林地功能提升

  一是完善林地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林地道路、沟渠、森林防火、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野生动物疫情疫病监测、抗旱排涝等基础设施及其他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林地抚育改造。以林业养护社为依托,全面实施中幼林抚育和林地改造,优化林分结构,完善森林生态群落布局,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三是促进林地综合利用。在制定全市郊野公园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近期将先期开展5个郊野公园试点建设。

  (四)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经济果林对维护林地总量平衡的作用,在符合产业布局、立足区域优势、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名特优新高效经济果林,推进果品合作化生产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林业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鼓励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林下经济。

  (五)完善林业“三防”体系

  按照完善与提高相结合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级、市级、区县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三大监测防控体系,形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林业“三防”体系。

  (作者:上海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 


(本文供图/孙卉、方国政、韩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