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动态:请留下珍贵的上海滩记忆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2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赵家耀


作者(左)与徐志摩的孙子徐善曾夫妇


  庭院深深的别墅花墙之后,那些几经岁月洗礼的古典式花园洋房,每一幢都隐藏着一个昔日的故事。这里,讲述的是徐志摩长孙上海寻梦的故事。

  “请问先生,我们能不能去您二楼的房间,从窗口拍对面徐志摩先生当年的旧居?”未待我作答,那位中年女士立即补充道:“我们刚从美国来上海不久。”她吃力地说着我很难“破译”的汉语“密码”。这时,邻居走过来轻声地对我说:“那胸前挂相机的男士是徐志摩的孙子。”听罢,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继尔既惊喜又愕然,于是我忙下意识地端详起这位身材高大、形象丝毫不逊于诗人祖父的后裔,同时回想起前不久在介绍徐志摩的书上见徐志摩那戴圆框眼镜的照片,其形象和眼前的这位男士确有几分相像,且同样戴着那近乎圆形镜框的眼镜,尽管无情的岁月距诗人“轻轻的我走了”已逝去了80多个春秋。

  当我告诉徐志摩的孙子徐善曾先生、他夫人包舜女士和一位拍过电视片《泰戈尔在上海》的印度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我的这个亭子间书房正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80年前曾住过,且有著作发表问世的地方,虽说这里只容得下巴金先生的一张小床,却容不下他的一个梦,梦终破窗而出。听罢,于是他们更来了兴致,连拍了不少照片。

  继而,徐善曾博士通过他夫人对我说,希望我前去说服现住在徐志摩旧居的房东,能否让他们一行进去拍照留念。从来文人孕盛事,时下,自旧居外墙钉有铭牌后,前来瞻仰拍照想入室参观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或许该屋主人给足了我面子,破例允许并亲切地接待了这几位非同寻常的异域稀客、贵宾,他们鱼贯而入,简单寒喧之后,他仨便诚邀房东合影。尔后,在男主人陪同下,从底层至三楼拍个不停,包括徐志摩当年接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哲泰戈尔来上海访问时接待他所住的三楼亭子间,对此厚待,徐善曾等一行很是高兴、兴奋,可谓是精神焕发。徐善曾先生如今身临这座其祖父及“像一朵高爽的葵花”的祖母陆小曼的旧居他们感慨万千,我在想,作为徐志摩的孙辈,远居他乡的徐善曾夫妇虽然了却了心愿,但内心很可能是五味杂陈。他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生命中辉煌的文学之旅、诗人和他娇妻“眉眉”(陆小曼)携手创作并同台演出的剧本《卞昆冈》、丰满的爱情以及那两颗灵魂在月光下的细语……更由于他们是首次前来,故兴致勃勃。作别时,他希望我们日后多联系,并留下了他在美国的通讯方式等,从此“热线”将地球这两端连成了一个微笑……

  回顾与书写,都是古老的方式,只有页码不断履新。近日,他不断发来邮件告之,上海一行、与我相识及频繁联系,他很是感慨,浮想联翩。当一个字与一个字第一次在诗人徐志摩笔下邂逅的时候,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便不断诞生了。笔者以为应当让那些诗句播撒进更多热爱他的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心田。或许是秉天地之灵气,或许是受他祖父文化传统与才情之浸染,他很想将那段文人盛事化成文字留给后人。

  我想,是诗人,是诗,让他找到了要诉说的理由,他会以一行行文字去点亮内心的灯盏,去打开那一扇扇幽暗的门窗。要感谢生活、命运,我相信冥冥中有股力量,会引领他去洞悉、开掘更深的爱与疼,他会时刻活在诗意的世界里。

  近日,他更是多次通过E-mail请我尽快提供有关书籍、素材、旧居照片和我对他祖父、祖母的个人看法,其中,我要告诉他们夫妇的是,做为桂冠诗人,他祖父是一位著名的新文化运动者,是新月派的诗风和领袖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位爱国者,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现实,他感到失望与不满,他的诗句、散文、书信等不断流露出对一种新的社会和现实的向往。他不但敢于公开拒绝为官,且还发誓从不和官僚政客往来,然而,却又找不到驶向光明之路,于是长期陷于彷徨苦闷之中,以至有时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想必徐善曾博士会考虑、赞同我的这一看法。

  一个世纪以来,徐志摩和陆小曼等人的故事传颂不倦,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几乎已被渲染得扑朔迷离,作为名门之后,我相信他会将那段浪漫、美好姻缘背后的种种故事,随着他不懈的探寻,定会有更多的情节、细节面世,这对诗人、对祖父母亦是最好的告慰。

  通过E-mail频繁的传输、交换,笔者逐渐了解到,对于有徐志摩这样一位文化名人祖父,他和三个姐妹以前都不太在意这回事。先生从小便跟着奶奶张幼仪长大,他认为祖母张幼仪心中始终爱着徐志摩。他“对祖父徐志摩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每天都从他祖父徐志摩那穿着长袍马褂的照片前走过,可并不知晓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只感觉其祖父代表的文化和美国穿牛仔裤、T恤衫的文化大相径庭。徐志摩的后人中,仅有徐善曾的女儿是研究电影的,几乎无人从事诗歌写作。但多年以来先生总是不时听到有关他祖父的故事,他十几岁的时候曾意识到祖父是个著名的诗人,但没想到祖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如此之深远。上大学的时候,曾听一位同学聊起诗歌,他提到近代中国有两位令他仰慕的诗人,其中一位就是徐志摩。后来先生看到一些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论文,看到祖父的名字,方意识到继承祖父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此他开始关注此事。

  2012年6月10日下午4时,徐善曾夫妇带着强烈的探知欲,匆匆赶到上海,继续寻求答案。那天下午笔者回家,回到当年巴金先生与其祖父的旧居,刚刚到门前,便有幸地戏剧性地接待了这位大洋彼岸的稀客、贵客,著名诗人的后代。面对满口洋话,长的颇像徐志摩的孙辈徐善曾先生,口谈无效,手谈、笔谈过后,一见如故,谈话几乎分秒也未曾中断,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近期,他又发来邮件,他感谢我向他提供有关信息。并告之,他的朋友惊喜地将我前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他和他夫人到上海寻根瞻仰他祖父和陆小曼旧居的文章转发给他。他说,如果有个英文版的文章传给他,他会很有兴趣一读我写的文章,并向我致谢!

  时下,他正在努力完成一个重大项目,还没机会将此文准确地译成英文,希望我谅解。

  对于我替他补拍他祖父母旧居门前的铭牌彩照,他说,铭牌上很多字已模糊不清,难以辩认,很是遗憾。

  考虑他很忙,又为慎重起见,近日,我特请几位英语专家将我发表在《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有关他们夫妇俩来沪寻根续梦的全文经多次译校,翻译成英文稿,并及时传给了他,想必他收阅后,会很高兴的。

  徐善曾先生等到过祖国的许多城市,也先后去过英国、印度、俄罗斯等,追寻他祖父在异域他乡的故事。

  他希望再次寻根,访问欣欣向荣的上海,他说,能和我及房东再次相聚,是件非常高兴的事。这位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及具有理工、哲学、电子工程学位的博士,对重返故乡,重回上海追梦、寻梦充满了期待与热情,时间或许在春风杨柳之际,或许是橙黄橘绿之时。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理应属于自己隐秘的精神领地,都有一个精神的故乡,从这个意义上讲,托尼、徐善曾先生难道不是一位诗人?在这金蛇起舞,春意开始酝酿的季节,先生会带着春水一样丰沛的想象,一次次地从远方归来,奔走在“回家”的途中……

  历史遗址是城市历史的文脉,是更大范围人群的精神家园,我们是一个有着丰厚过去的民族。

  因此,我们有必要呼吁:为民族、为城市、为市容、为社区文化保留自己的个性,保留属于这个城市独有的精神生活。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原本应该是一个有不少难忘故事的城市。由此值得我们感叹的是,社区文化如何得以分类保护和利用?怎样繁荣社会文化,开发人文资源和用好社区市容文化的环境内涵,这恐怕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在繁华不断呈现的背后一个不可遗忘的角落。

  名人故居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这里是承载着历史和记忆最深厚的地方,蕴含了深刻的文明碎片。

  一个城市的文化、文学和各界精英,代表了这座城市的高度,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心脏。他们留下的文学艺术遗产,将世世代代润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

  (作者: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