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生活垃圾,何处是归路? ——访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2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杨琳



  “本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已不能满足处理需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处置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资源化利用总体水平不高、无害化处置技术应用不广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这是沪府发【2010】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若干意见》中的一段话。3年过去了,带着如何判断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形势的问题,我们拜访了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专家张益。


  笔者:对上海的生活垃圾管理压力你怎么看?

  张:上海现在的生活垃圾产量非常大,人均(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每天要产生1公斤的生活垃圾,全市范围生活垃圾的的每天产量超过20000吨,而一个人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体积就相当于自身体积的20倍,这么大的数量和体量可见生活垃圾管理的压力之大。上海作为人口导入型特大城市,尽管连续3年实现了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在2010年基数上递减5%的目标,但生活垃圾总量依然十分庞大。


  笔者:满足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刻不容缓,上海有着怎样的战略思考?

  张:上海“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2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形成焚烧为主、生化配套、卫生填埋保障的格局。要重点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着力推进老港、浦东及郊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老港一、二、三期老填埋场的生态修复,积极落实原有生活垃圾生化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要形成一主多点的设施布局(一主:老港固废基地,2015年设施能力15900/日;多点:区域分散无害化设施,已有设施能力6250吨/日,新增焚烧能力7100吨/日,餐厨设施能力1000吨/日);垃圾处置要形成四大物流组团态势:中心区纳入市属设施集中处置,浦东新区为焚烧、生化和卫生填埋综合体系,近郊区与中心区物流组团互补,远郊区形成独立的处置系统。



  笔者:作为上海垃圾处理的重要基地,这些年来老港固废处理成绩如何?

  张:老港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基地,世界范围也只有韩国和美国有规模接近的处理基地。这个基地面朝大海,向东拓展至大堤,另外三边各有1公里宽的控制用地,占地面积总共2950公顷,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实际使用面积1530公顷,控制范围1420公顷。

  功能布局上,呈现一环四场三轴、两场一中心的格局。一环:基地外围防护绿带,把废弃物处理和周边环境隔断;四场:一、二、三期封场(算一个场)、四期填埋场、综合填埋场和特种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填埋场;三轴:东西向主轴、南北向两条次轴;两场:焚烧场和渗滤液处理场;一中心:管理中心。

  老港的前期工作从1987年开始,现在已经到第五期,建成以后对上海的垃圾处理有三个重要影响。第一,在一期二期时,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的标志性转变,原来上海城乡有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垃圾简易或临时堆场,那时,按照现在的标准还没有做到无害化;第二,从三期特别是四期开始,到2000年,完成了从集中到严格执行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的一个跨越;第三,从2010年起实现了从无害化向资源化的转变,实现了对垃圾中能源的挖掘和利用。

  老港是一个多元化的、多种废弃物、多种处理技术协同处理的综合处理企业,统筹解决五类固废出路,实现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五类固废处理处置是: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污泥干化填埋处置,工业固废最终处置,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危险废物最终处置。一、二、三期封场及生态修复工程面积约171.57公顷,四期填埋场占地313公顷,规模4900吨/日;综合填埋场占地100公顷,规模5000吨/日;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期工程占地16公顷,规模3000吨/日;工业固废填埋场占地4公顷,年处理量1.89万吨。配套建设日处理能力3200立方米的渗沥液处理厂,统筹处理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和综合填埋场渗沥液,将进一步改善地区环境质量。

  技术方面,老港硬件水平非常高,垃圾处理采用了国际标准,焚烧场使用的是欧盟最高标准。营运能力比较好,实行特许经营,处理每一吨垃圾的费用由政府适度补贴。而作为老港的管理方,上海城投本身是一家总资产已近4000亿的国有企业。老港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学历大多是研究生以上,整个管理团队有400多人。

  老港基地消纳固废的总体设计能力将达16000吨/日,累积投资将达百亿元,目前,老港承担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大约是10000-11000吨/日,相当于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的一半,高峰的时候甚至超过50%,对全市的垃圾处理起到了挑大梁和托底保障的作用。有了老港,上海一大半的生活废弃物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上海城市安全运行就有了一个可靠保障。



  笔者:目前,老港在末端处置上卫生填埋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从老港的技术路线看,城市的末端处置将会如何发展?

  张: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明显,现在主要还是填埋。例如,污泥里面其实是有重金属的,可以提炼,但我们现在还没做这个事情,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十二五末,老港的焚烧和填埋比例将达到四六开,以后焚烧处理的比例还有可能适度提高。

  老港将建立空中风力发电、地面焚烧发电、地下沼气发电的立体式多元化互补的发电系统,分两期实施。一期是焚烧场加上前三期沼气的利用,包括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兆瓦,焚烧发电占60%,风能发电占20%,沼气发电占20%,相当于每天可以发240万度电,至少可以解决100万人口的家庭用电,已经与国家电网并网,对上海市的能源是一种补充。二期可以达到200兆瓦的装机容量,以每户每月200度用电量来计算,至少可以满足200万人口的家庭用电需要。焚烧处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是目前大城市无奈和理性的选择,因为其有着“设施占地较省、稳定化迅速减量效果明显、臭味控制容易、余热可以利用”等优点。

  综合园区模式也是一个方向。从发展的远景来说,老港有希望发展成亚洲地区乃至世界最大的一个固废处理基地,是世界处理各种垃圾的新技术的一个集中的展示地,未来还将引进各种先进、成熟的技术,是上海环境卫生示范的窗口,也是市民包括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的基地。据市政府的批复,老港一个是生活垃圾战略处置基地,是生活垃圾最终的处置场所,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是固废处理的实证基地。



  笔者:垃圾是不是一定要分类才能填埋或焚烧?

  张:拿焚烧来说,厨余垃圾分出来了,垃圾中的渗滤水就能减少,也能提高热值,当然更好的分类将有利于焚烧,但我个人认为分类不是焚烧的前提,垃圾焚烧本身是混合处理的典型模式。垃圾分类主要是为了垃圾减量和回收再利用,在废品回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进一步挖掘垃圾中还有哪些可以再利用的,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以达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在源头上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分类回收,运输成本也会减少,后续处置都能减轻一定压力。


  笔者:不能解决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问题,老百姓前端分类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如何增强老百姓的信心?

  张:末端和前端处理是有交叉的,交叉的过程会出现处置厂没有分类处置的矛盾,会打击老百姓分类的积极性,但我们不能等末端全造好了再教老百姓如何分类。我认为垃圾分类要有延续性,要有可识别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与末端处理有可匹配性,能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完成减量化目标。“绿色账户”是对老百姓很好的一种鼓励方式,对分类做得好的市民给予积分鼓励,可以打折或者换礼品,也可以扣除物业管理费等,这种理念国外也很多。

2010年沪府62号文件拟定了分类目标,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1.加快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社会化源头减量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社会氛围。2.逐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到2015年在全市完成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设。3.逐步降低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以2010年为基数每年减少5%,力争到2020年,本市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50%。

  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全程分类物流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厨余果皮制定了近、中、远期分类处置规划,主要依托现有餐厨垃圾处理厂,开展闵行区餐厨垃圾管理试点示范区和浦东、嘉定等区菜场垃圾专项收运处置系统试点建设;可回收物落实了资源化利用流向,有定点的玻璃回收处理点;有害垃圾运输到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安全填埋。

  资源回收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推出了“街道定点定人、中心运作、统一管理”的社区废旧商品回收点模式;结合“绿色账户”、“在线收废”、“阿拉环保卡”等载体,不断拓展回收服务平台功能;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已列入本市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点、站、场”三级回收网络逐步形成,已设立3500多个回收网点、300多个交投站;加强废荧光灯管、废镍镉电池等电子类危险废物的收运处置,进一步推进现有回收体系与末端处理企业对接。

  在管理方面,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四级管理体系:一是市绿化市容局负责加强行业指导,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工作推进情况;二是14个市相关部门明确节点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切实落实责任,加大清洁生产、绿色流通、低碳消费等力度,强化生活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三是区县政府加强领导,建立推进机构,统筹协调,解决过程矛盾,制订计划,配置设施设备,完善机制,强化管理考核;四是街道(镇)做好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落实工作。

  随着《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的出台,垃圾分类已经从原来的规范性文件上升到政府法规,将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管理的有序进行。


  笔者:垃圾分类减量需要有效地持续推进,对如何分类,您有哪些建议?

  张:1995年上海就在曹杨五村一居住区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1998年市政府正式发文,上海垃圾要分类收集,当时是分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到2000年住建部发文,上海作为8个试点城市之一,分类方式调整为干垃圾、湿垃圾,实际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但干湿分类方便了老百姓的分辨。后来又有很多分法,但我认为不管怎么分,总是2+X,干湿两分是本质、是基本分类,每个城市再根据专项分类自己定X。

  垃圾分类,要推行“大分流、小分类”。大分流体系分为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绿化枯枝落叶、大件垃圾,现在正处于稳步推进中。

  同时,小分类试点不断深化,居民户内按厨余果皮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居住小区按厨余果皮、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类。国外的分类没有干湿两分法,他们是和末端处理有关的,日本分可燃与不可燃,因为他们的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一些欧洲的小国家分可堆肥和不可堆肥,澳大利亚、美国分为可利用和不可利用。中国末端处置因为既有焚烧、填埋,也有综合处理,垃圾处理没有唯一性,因此,现在的分类模式我认为也是过渡性的,主要是以减量化为主,兼顾资源化和无害化。


  (笔者:本刊编辑部)

 (本文供图/林嘉、洪汇、王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