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上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2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熊英 齐玉梅


2013年绿色账户工作启动仪式在长宁区黄金城街道举行(郁海峰/摄)


  2011年以来,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连续3年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历时3年的连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症结在于百姓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知易行难。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13年上半年起探索了面向市民以正向激励机制为主的“上海模式”制度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上海模式”正向激励的理论依据

  1. 激励的概念。中外学者对激励概念研究很多,麦克金森(L.C.Megginson)认为:激励就是引导各自需求和个性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标。西蒙和马奇(J.G.March)认为:激励是对各种制定出的被择方案的一个探求过程,将使组织成员决定是否参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工作。侯光明认为:激励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管理者通过合理运用各种管理资源,激发被管理者工作动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北京邮电大学的党曦明则认为:激励就是受激励外力激发产生激励内力的过程。

  2. 管理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内容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等,主要是把人的需求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且由高到低形成阶梯。这是因为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人的行为在需求激励下获得激活。

  过程激励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的形成过程及行为结果的反馈。主张激励因素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工作动机的,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励动机的主要手段。

  行为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的是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强化理论。认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便会产生作用于环境的活动。


 二、“上海模式”正向激励的设计方法

  激励制度包括激励主体、客体、文化、标的和支付5个基本要素,其设计一般遵循环境分析、文化设计、实体设计、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步骤。

  1. 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外环境分析及激励主体和客体内环境分析等方面。

  2. 文化设计:关键在于研究激励目标,由多方向的目标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统一精神的激励文化场。

  3. 实体设计:主要包括激励标的选择、激励物选择、激励支付的确定。

  4. 配套制度设计:应建立相应的操作细则、实施办法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如信息、文化和评估制度等。


 三、“上海模式”的环境分析

  1. 政治环境: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党的十六大后,上海转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的创新转型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到同一层面,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因此,生活垃圾分类是减少末端处理总量和环境污染、循环利用资源、降低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压力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然趋势。

  2. 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上海城市人均生活垃圾量不断上升,在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类垃圾含量不断增加,收运处理所需支付成本以及可支付能力不断上升。据测试,在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环节中可回收类的废塑料、橡胶、金属等含量占10%以上。

  3. 文化环境:1995年以来,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8%以上的上海市民认同开展垃圾分类。2011年,部分小区居民参与意愿强烈,分类实践效果较好。但多数区域居民参与分类的实际行动较少、对分类的阶段目标认同度较低。

  4. 技术环境:目前,上海的餐厨、大件、装修等特种垃圾都有专项收运、处理体系,一般生活垃圾中的再生资源类垃圾回收利用渠道畅通,金属、废塑料、废纸等都能依托市场自发渠道得以循环利用。已建成的危险废物处理厂为有害垃圾回收处理提供了技术可能。生化、焚烧处理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为易腐类湿垃圾和以难以利用的干垃圾提供了技术和支撑,已具备了每天1300吨以上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和6300吨干垃圾焚烧能力。


四、“上海模式”的文化设计

  1. 要设计好远期的总目标,即人人参与源头垃圾分类:一是让市民能充分知晓分类的标准,投放得规范;二是使市民将分类行为视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市区两级主管部门要围绕总目标,配置车辆设备、处理设施,实施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2. 要设计好科学合理的阶段目标:根据住宅性质的不同、区域内市民文化背景或年龄的不同,科学设计1年、3年、5年甚至10年后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控制目标,并配套相应的宣传方式,逐步引导市民自觉参与。


 五、“上海模式”的实体设计

  1. 激励标的选择。按照上海市“十二五”提出的以2010年为基础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每年减少5%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管理的最终目标设定的标的为:居民参与资源回收并能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进行正确分类。阶段性标的设为:有条件的居住区居民对厨余垃圾能正确分类,办公区与公共场所等活动人群对可回收物与可资源循环利用物正确分类。

  2. 激励物的选择。结合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市民意识水平,确定采用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物相结合的方式。对正确参与分类减量行动的居民既给予物质激励,也给予精神激励——既有资金激励、实物激励,也有荣誉激励。

  3. 激励支付的确定。首先,在社区等源头环节,表现为应发放积分的多少;其次,由后台管理组织将积分对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物发放到市民手中。积分规则由政府通过第三方组织发动社会募集和政府资金、荣誉、信用资源决定。


六、“上海模式”的配套制度设计

  1. 顶层政策制度。首要的是通过政策制度确定激励机制的长效性和稳定性。明确指出: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单位和个人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给予积分,并以积分兑换方式予以物质、精神奖励。

  2. 源头积分发放制度。明确在社区、单位等所在的居委或物业管理者、保洁员、志愿者、街道市容环卫指导员为具体执行者;同时根据参与行为给予一种或几种奖励,并通过制度确定发放积分的基本额度和日均、月均发放的额度与限制。

  3. 兑换规则与服务制度。让激励客体的市民明白积分的主要使用途径和用途:可以选择专项活动日抽奖、也可以选择在网站平台直接兑换物品,以及选择现金激励,同时与征信系统衔接,用一定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积分规则的生效和兑现。

  4. 组织管理制度。包括市区两级推进主体的确定、第三方运营组织的确定和责任的确定,以建立健全分类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七、“上海模式”正向行为激励的实践

  自2013年4月份以来,上海首先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前台操作、平台对接、后台支撑框架,并在静安、黄浦、松江3个区陆续开展了小范围试点。

  1. 上海模式框架介绍。这一模式是对文化设计、实体设计、配套制度的整合和集成。总体构架为前台操作、平台对接、后台支撑。实质是“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

  前台:是“绿色帐户”与市民交流互动的窗口。由市、区、街道三级

市容部门组织居委、物业、志愿者、保洁员在社区和单位向居民宣传指导分类、积分、发放和兑换的规则。

  平台:是实现市民需求和管理服务对接的渠道。通过www.lajifenlei.sh.cn上海绿色账户网站,向市民提供账户开户、积分充值、积分查询、积分兑换及垃圾分类政策法规等知识和信息,由市分减联办(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负责维护管理。

  后台:是为积分兑换提供支撑以及服务保障。依托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共同发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募集社会资金与实物、依靠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向市民发放积分提供兑换服务。

  2. 上海模式正向激励成效与不足。自2013年4月建立、8月逐步开展至今,静安区、黄浦区、松江区的居民主动自觉进行源头分类已有明显成效。同时也发现不是所有居民都能参与,而是以中老年群体参与为多数。这表明,要整体性、全面性实现目标,特别是要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分类,正向激励在激励物、激励支付手段以及相应制度、规则上要作新探索和必要的调整,以增强吸引力。具体设想:

  一是,利用新型消费方式:发放专用绿色帐户卡,为参与者提供便捷的惠民服务,如享受周边餐饮、商户等特定折扣或荣誉消费。

  二是,利用政府服务平台:通过部门协作,拓展绿色积分兑换政府面向社区提供的公益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机会,丰富激励支付的方式和内容。

  三是,拓展荣誉激励渠道:结合中小学生“雏鹰争章”活动,兑换星章;将“绿色账户”活动纳入文明小区考核体系,提高社区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四是,建立保障制度体系:对消费支付、实物支付、荣誉支付以及政府服务支付等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提供长效保障。

  (作者:熊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处长;齐玉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