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再生资源回收的商业蓝图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2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刘敏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重点任务之一,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资源利用和开发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同时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向循环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以及《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结合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要求,上海商务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区县商务部门,进一步加强法规实施、网络建设、行业规范、宣传推广等,扎实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一、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上半年本市共回收各类再生资源326.44万吨。其中废金属225.58万吨,废纸38.15万吨,废塑料7.36万吨,废玻璃23.26万吨,电子废弃物7.79万吨,其他24.3万吨。

  (一)联合各方,全面落实法规要求

  1. 编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根据《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我们委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现已完成初稿,并下发至区县征求意见,争取年内向社会发布。规划中将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同时,强调回收网络布局应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相衔接,有条件的区域应当实现兼容共享,有效促进城市垃圾减量。

  2. 出台《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按照再生资源的不同特点,分为八大类27个小类,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回收种类、回收方式、回收规范、利用指引等内容,同时对于废玻璃、废塑料、废弃节能灯等低价值易污染的废旧商品回收种类及回收规范等事宜,也在目录中予以规定。

  3. 建设回收示范区、示范企业及示范点。指导浦东新区、长宁区编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回收模式,拓展回收渠道,努力创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支持回收企业与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社区服务中心合作,设立回收示范点,健全回收服务网络;与再生资源处置、再利用企业进行业务对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构建便捷、安全的回收体系。

  4. 搭建“再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委托上海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启动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经专家评审,现已列入市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项目。该平台主要有“政府服务、回收服务、行业管理”等三大功能,实现与工商局法人库共享,有利于行业规范管理;链接行业龙头企业回收网络,便于市民交售再生资源;公开政策法规、行业信息,提供在线行业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该平台已完成一期开发方案,预计年内上线运营。

  (二)加强合作,建立开放的回收网络

  近年来,本市回收体系建设一直是“两会”提案关注的热点。为此,依托现有“回收点、交投站、分拣加工中心”三级网络,支持回收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商场、走进园区,参与“绿色星期六”及“绿色账户”等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1. 做好垃圾分类与回收管理衔接工作。结合垃圾分类减量任务,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深入开展回收服务活动。如奉贤区结合垃圾分类,组织区供销社回收公司进入机关、社区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并与处置企业对接资源利用。长宁区组织新锦华等废品回收公司参与小区废品回收,实行上门回收或小区定点定期回收两种方式,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务。浦东新区依托森蓝、金桥等电子废弃物回收龙头企业,进入机关、学校、社区、商场广泛开展电子废弃物现场宣传及回收活动。



  2. 推进社会网络与回收网络对接工作。在传统回收方式的基础上:一是借助社区资源。结合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支持回收企业参与废玻璃、废旧衣物等专项回收工作,并在“绿色星期六”及“绿色账户”等回收宣传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全市305个东方信息苑等社区文化场所,分期分批设立自助回收箱,推广小型电子废弃物等废旧商品的自助交投。二是借助商业网点资源。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沃尔玛、百联等大型商业企业纷纷参与废旧商品回收活动。2013年3月,沪上22家沃尔玛商场同步启动“回收循环·绿色新生”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全国首家推出“旧包装回收进超市”服务,并于7月份在华东地区32个门店全面推广;百联集团则已经选择世纪联华虹口店和虹口购物中心试点设置废弃物回收箱,方便社区居民交投废旧商品。永乐、国美、苏宁等家电销售网点,以电子废弃物回收为重点,加强与回收企业合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森蓝环保借助阿拉订电子货架平台,将电子废物回收预约嵌入上海市约500家便利店实现24小时服务。三是借助回收企业资源。如金桥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发放智能回收箱,目前已在机关、社区、商场、学校等场所建成1800余个自助回收网点,年回收小件电子废弃物超40万件,并成功开发智能手机回收软件,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24小时预约电子废物回收;又如新锦华“在线收废”网络中心,结合长宁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各街道建设“街道定点定人、中心运作、统一管理”新模式的社区废旧商品回收点300个,基本覆盖长宁全区,并通过IC卡对流动回收人员实施有效监管。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去年11月,按照商务部等九部委《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市商务委等十部门联合开展了2012年本市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暨《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宣传活动,在市有关部门及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的联动下,活动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本市废旧商品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情况。如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视台“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型环保公益宣传行动,参与30小时全球直播活动,并于12月22日在新能源主题公园环保嘉年华中重点推出“电子废弃物回收”宣传和展示板块。今年,与广播电台继续合作,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及宣传活动延伸至地铁站台等场所。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600余次,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宣传报道近50篇,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及新闻报道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000多份,吸引群众参与约7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二、本市再生资源回收的商业蓝图

  按照商务部有关要求,本市将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落实,结合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要求,在明年的工作中,聚焦以下五个方面,加快建设先进、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一)发布实施行业发展规划

2013年年底完成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尽快向社会发布。同时,要求区县商务部门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资源等具体情况,组织编制区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并进一步落实;在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及相关设施建设活动中,考虑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相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实现兼容共享。

  (二)启动运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再生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以后,一要推动法人库信息共享,使商务、公安、工商部门规范企业备案管理;二要公开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为本市企业、市民提供在线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等服务;三要运用电子地图连接本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本市企业、市民提供便捷、安全的回收服务;另外,该平台还要推出在线培训、行业交流等服务,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三)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

  推广金桥“物联网”智能回收箱回收小型电子废物,新锦华IC卡收编回收人员回收固废,森蓝阿拉订预约大型电子废物等回收模式,继续扩大试点范围;联合市机管局发文,在本市机关开展“绿色回收进机关”试点工作,通过机关示范带动,增强全社会绿色环保意识;推动金桥“回收宝”智能手机软件预约大型电子废物、宝钢“循环宝”再生资源网络交易等新模式试点,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四)加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

  发挥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开展回收人员系统培训,提高回收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同时,依托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督促在社区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活动的人员遵守治安管理规定、保持环境卫生,并支持回收龙头企业整合和规范流动回收人员,参与统一培训。

  (五)推动低价值再生资源回收

  针对价值低、有污染、回收难且占生活垃圾比例较高的废弃物,市商务委将会同市绿化市容部门,研究此类低价值废弃物的回收方案,努力做到资源回收与垃圾回收无缝对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资源利用比例,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作者: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