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创新城区综合治理 强化街镇市容环境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2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鲁建平


鲁健平带领媒体记者参观徐汇区健康菜场垃圾分类收集情况


  城区市容环境的治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自2008年开始,我们以“道路整洁、门前有序、立面规范、垃圾分类”为标准,开展了街道镇“责任制”管理的达标活动,推出了作业、管理、执法、责任单位“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达标街镇创建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又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街镇的推选工作。上海世博会后,在各区县、各单位、各街镇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依托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这一平台,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达标和综合管理示范街镇的创建工作,对提升街镇市容环境水平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城区综合治理需要科学制度设计

  达标街镇创建和示范街镇创建,都采用了“街(镇)自评、区(县)初评、市考评、社会公示”的考核验收程序。市一级的考评,分“工作机制”和“综合实效”两部分组成。机制考评,由市牵头部门组织社会专家、专业人士、新闻媒体代表等社会各界组成的专家组,通过上门听取、街镇汇报、查阅资料、检查落实、走访责任单位等形式进行。实效考评,由市牵头部门委托社会测评单位,通过对创建街镇所有道路和小区实地检查的方式进行。

  这一制度设计,对达标街镇和示范街镇的推选进行了标准量化,在考核管理实效的同时,加强了对工作机制的考评,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总结工作机制中的经验和不足,确保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实效常态长效。

  实践证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是有效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后“世博”以来,共有168个街镇成功地建成了达标街镇,53个街镇成功地建成了示范街镇。在街镇层面,作业、管理、执法、责任单位“四位一体”使各方力量得到整合,形成了规模效应,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在全市推广的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和创新做法。

二、创新城区综合治理需要各方面协力推进

  在实践过程中,各有关方面立足全局、面向基层、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多措并举,协力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上海世博会后,各级领导都把“达标街镇和示范街镇”创新作为后世博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予以不断强化,并在激励机制上努力创新。各区县政府采取“统筹协调、强化考核、加大投入”的有力措施,并要求区内各部门推动、支持、帮助街镇开展市容管理。许多街镇的党委和政府将这一创新管理作为年度政府实事列入一级考核目标,强化推进力度。部分街镇的党委书记或镇长不仅亲自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还深入一线检查调研、出面协调难点问题。各街镇还实行了“领导干部划片包干”制和“班子成员责任区分片包干制度”,让每位领导都参与其中。各区县市政市容联席会议机构充分发挥了平台作用,静安、黄浦、徐汇、杨浦、宝山、虹口、长宁等区的分管副区长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部署、协调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开展达标创建。

  二是真抓实干。各街镇首先完善了组织机构。每一个创建街镇都建立和完善了街镇层面的市容环境联席会议制度,配强了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有力的工作机构。其次是建立了例会制度,定期沟通、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再是各居委也成立工作小组,由居委牵头,物业经理、社区民警、居民志愿者及单位代表共同参加。建立了托底保洁、日常巡查和整改固守的三支队伍,逐步消除了无名道路、弄口、未接管道路等盲区,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同时,分解了目标责任。明确了街镇内的市容、城管、公安、房办、工商、税务、爱卫、食药监等单位与部门的管理责任和考核目标,做到目标明、责任清、措施实。

  三是机制创新。创新工作机制,是以长效为目标的。其中,市区街镇的大联勤、大联动、大联网就是有效的体现。闵行区的大联勤、嘉定区的大联动、杨浦区的联勤联动,都在责任区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星镇发动全体机关干部对镇区商铺进行“一对一”包干整治;申港街道在工地周围设立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杜绝了渣土偷乱倒现象。罗店镇、马桥镇实行定岗监控和机动巡逻的做法,有效遏制了渣土偷倒乱倒现象,闸北区、殷行街道、吴淞街道、华漕镇、亭林镇、廊下镇、漕泾镇和莘庄工业区等区和街镇,创新地划定管理线、设置晾晒设施、规范自行车停放、增设社区招贴栏、缓解跨门营业、疏导无序设摊的创新思路和做法得到百姓的好评。

  四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是社会化管理的一种趋势,向社会力量购买市容保障服务, 这一做法得到了普遍认可。静安区较早开展了由政府出资聘请社会力量参与市容管理,接着黄浦、虹口等区探索了“三乱清除”承包给社会力量的做法,徐汇、闵行、普陀、长宁、浦东新区、宝山等区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取有资质、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加强城市管理,规范了这一模式的实际操作,有效弥补了管理和执法力量的不足,也增加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新途径。许多街道和北蔡、金桥等镇还结合区域特点,创新了责任单位的自我管理,创造了诸如“门责联包”、大门责的“自律、自责、问责”、“学校周边市容乱象的退租还教三年行动”和对水果店统一制作货架的“六个一”,以及沿街责任单位的“路长制”,“商业单位集体承诺制度”,学校、医院、街院、菜场的联动工作机制和路段业态调整等市容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做法。

  五是社会互动。城区管理是综合性工程,市容管理要取得一定成效离不开政府各部门、各条线的协同努力,更少不了企业、商家、责任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撑,需要形成全社会较好的互动局面。

  各区县各部门通过有线广播、电子屏幕、社区报、政务网站、小区黑板报、宣传栏、论坛、微博等形式,广泛宣传人人参与的理念。有的街镇印制了市容管理条例发到每家每户,有的街镇制作了市容宣传大礼包和餐巾纸盒发放给市民,有的街镇专门制作了有宣传效果的志愿者服装、帽子,还采用文艺巡演方式下基层演出形成舆论互动。

  各牵头工作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平台,在经委、教委、人口计生委、市容、绿化、城管、市政、公安、房管等职能和管理部门中找准结合点,发挥职能优势,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使行业管理、社区共建、区县街镇共同在责任区建设中形成互动。

  各街镇管理部门通过贴近群众、挨家挨户地上门指导服务,引导地铁车站、商家店铺、民间力量自觉履责,与行政管理形成互动局面,使得易跨门的小饮食店、铝合金加工店、水果店、修车店在人性化的监督管理中得到有效的管控,进而形成柔性执法和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各有关方面通过清洁城市活动,在每年的卫生月、每月的环境清洁日(15日)等活动中与市民一起参与环境建设治理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活动,以及与责任单位、企业、居委会、志愿者的互动,拓展了城市管理的投入渠道、联管形式,强化了责任区制度的落实。



三、创新城区综合治理需要审时度势不断探索

  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容、城管、环卫、绿化、市政、房地、工商、公安、交通、建设等多个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系统。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管理、公共服务的配套、城市顽症的治理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地不断探索和认真思考。

  一是如何发挥好联席会议的综合效能。城区综合治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平台。目前,还有些街镇尚未建立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平台,而已建立平台的街道由于运转时间不长,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管理合力还亟待加强。对尚未建立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街镇,需要各级领导关心,加快建立健全,充分发挥街镇“总牵头、总协调、总监督”的作用,推进“管理为核心、自律为关键、作业为基础、执法为保障”的市容环境责任区工作的落实,形成例会、协调、检查、督办等基础制度,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对已建立联席会议平台的街镇,要积极整合资源,强化“指挥、组织、协调”的职责,形成街镇统一领导、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城区管理的体系,尤其要落实例会、告知、信息、巡查、督办制度,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联动,重点处理好街街交界、条条职能交叉等难点问题的协调处置,全面形成管理合力。

  二是加强城市维护资金的投入。必要的投入是搞好城市管理的保障。目前,一些街镇,尤其是一些郊区(县)街镇的市容环境维护投入力度有限,造成一些中小道路、市郊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市容环境依然落后。要建立城市维护投入与基础设置规模、城市管理需求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加强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力度。要落实街镇层面联动执法、巡视检查、日常维护管理三支队伍的建设资金,提升日常监管能力,落实托底保洁责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行业技能培训、立功竞赛、拜师学艺和技术比武等活动,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技能提升。在确保政府投入逐步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市政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工作经费到位。同时应从惠民利民、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出发,强化公共服务,尤其要注重居民区环境治理,加强建构筑物及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加强老旧小区装修垃圾乱堆放、机动车毁绿、暴露垃圾滞留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建立沿街道路店招一户一档制度,督促责任单位做好店招维护工作。

  三是探索创新有效的治理措施。市容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性、反复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加强综合治理就不能简单地习惯于传统的集中整治和完成任务型的整治,需要有系统性的、可持续的常态长效的措施。为此,必须充分依托12345市民热线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平台,强化日常监管的职能和运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行政管理资源,变突击整治为常态化,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治理。尤其要加强街面、路面、店面、立面和顶面的管理,在城区的主次干道和商贸集聚区域执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的四定管理,及时制止各种违规违章的行为和现象。

  四是不断强化社会共治。市容环境治理,不能仅靠政府一举之力,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不断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市民共同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与市民共同治理的局面。积极创新和丰富社会共治的途径和方式。可采取由政府委托行业组织、民间组织和中介机构和社会企业参与服务的第三方进行城区市容环境的辅助管理,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监督、管理和固守。对城市管理中的难题顽症,应采取堵疏结合、分类管理的措施,坚持依法管理与尊重民意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要积极促进搭建区域自治管理平台,鼓励商圈、沿街区域以及店家等制定自律章程、公约,实行自治,街道、各居委会、各职能部门要定期开展评比推进,对守约成员或单位给予一定的激励。要有效发挥市民巡访团、市容环境卫生志愿者作用,搞好专项监督、定期检查、及时通报、限时整改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在社区、村庄容貌建设和管理中的自治作用,多层次地搭建政府与社会市民沟通对话的平台,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

(本文供图/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