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积极推进公园改造 有效提升公园品质
发布时间: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吴成 刘宏


静安公园


  为适应公园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有效提升公园的园容园貌、管理水平、服务能级,上海用“两个五年”时间,对全市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111座老公园重点实施改造。“十一五”期间已经完成53座,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上海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型城市目标,继续有序实施58座老公园改造。

  在市、区二级绿化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老公园改造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友谊、宜川、岭南、醉白池、永清、张堰、长寿、川北、华山、陆家嘴、中山、华山儿童、天原、泗塘、广场、虹桥、古钟、高桥、莘城中央、曲阳、鲁迅、祥和等22座公园已经完成改造;古华、凯桥、淞南、爱思儿童等4座公园正在实施改造;衡山、莘庄、古藤、枫溪、金沙、泾东、泗泾等7座公园基本完成项目前期,预计2014年年底前开工;江浦、霍山、三泉、南浦广场、金桥、西康、黄兴等7座公园抓紧推进项目前期,2015年3月开工;大宁灵石(原广中公园部分)、华漕、闵行、亭林、古松、襄阳、水霞、珠溪、凉城、古银杏、昆山等11座公园正在抓紧制定公园改造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周浦、新桥、泖港、滨河文化、静安、真光、人民等7座公园抓紧进行协调沟通。


  一、适应免费开放,园容园貌显著提

  “十一五”老公园改造,主要从完善规划布局、改造基础设施、共享绿色空间、提升科学文化内涵、恢复创造特色等方面着手,通过改造进一步完善公园功能,改善景观面貌,提高社会效益,把良好的游园环境呈现给市民和游客。

  1. 完善功能布局,适应免费开放。结合公园性质和现状条件,合理区分各区域功能及规模,适当增加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满足市民游客的休闲、健身、娱乐需求,适应公园免费开放后的新形势。

  2. 完善服务设施,扩大活动场地。更新和完善给排水、电气、道路、地坪等公园基础设施;完善建筑小品、厕所、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服务设施。

  3. 注重节约理念,提升科技含量。认真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废弃材料再生利用、节能减排、节能建材选用等措施,将节约型绿化建设落到实处。注重新优植物品种运用,进一步提升公园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

  4. 增加文化内涵,凸显公园主题。从人文精神角度着手,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切实维护好上海的特色公园,注重公园文化内涵的挖掘,维护园林的特色风貌,延续园林绿化的文化和历史,使古迹、风貌不断得到传承。

  5. 提升景观面貌,营造园林特色。增加公园绿地中的乡土树种和乡土野生地被的使用,推进开花乔灌木和色叶乔木、观果树种的应用比例,体现自然节律与生趣变化之美,充分展现和谐自然、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化景观。

  改造后的53座公园,包括公园厕所、道路、建筑小品、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等各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功能得到完善,特色得以提升,尤其是公园场地和活动设施的改善,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游客需求。同时,通过改造,有效促进了公园日常管养质量的逐步提高,规范了公园经营服务水平和内容,提升了公园园容园貌的质量。


中山公园铺上防水地板供游客休闲锻炼


  二、显现立意章法,城市公园焕发生机

  “十二五”老公园改造,在延续“十一五”老公园改造理念的基础上,遵循保护、延续历史风貌,生态、景观与功能并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更加注重“提升公园服务品质、完善公园防灾避灾功能、推进节约型绿化建设、提高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度”。

  1. 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服务设施品质。合理区分各区域功能及规模,适当增加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满足市民游客的休闲、健身等需求,重点提高和完善与市民游客关系密切的厕所、标识标牌、垃圾箱、园椅园凳等服务设施,完善各种无障碍设施。“噪声扰民”问题成为困扰公园难题顽症之一,“十二五”公园改造因地制宜设置和调整活动场地布局,区分“动”、“静”活动需求,减少活动对周边居民和游客影响。

  2. 注重平灾结合,完善公园防灾避灾功能。增建应急供排水、厕所、电气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完善应急避难功能,增建和调整空间场地布置,以适应临时安置、应急指挥等需求,提升防灾能力。2010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要依托现有的公园、绿地,通过增减必要的设施,使之具备避难的功能,而目前国内对于城市公园避灾功能理论和技术层面上研究不够,“十二五”老公园改造对于如何完善公园防灾避灾功能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注重环保理念,推进节约型绿化建设。加强废旧材料利用、透水地坪、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喷灌、水生态处理、立体绿化等环保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

  4. 打破封闭格局,促进公园与城市的相融。认真梳理公园建筑设施,增加绿地比例,创造条件提高公园边界的透空度,适当降低围墙高度,促进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园内园外景致隔而不断、遥相呼应。

  5. 注重科技先行,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建设视频监控、电子显示等设施,有助于公园发现问题及时响应,切实提高公园安全防范能力,实现游人量统计自动化及气象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根据公园现有植物配置,科学合理推广应用新优植物品种,优化公园植物配置,提升公园绿化景观水平。

  已实施改造的公园“越改越称心”,整体面貌显著提升且各具特色。例如,中山、鲁迅等公园挖掘文化内涵,延续历史风貌,重现百年公园风采。醉白池公园去除与古典园林不相符的元素,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对绿化进行精心调整,古典园林焕发生机。岭南公园设置应急供水设施,完善应急避难功能。曲阳公园取消卡丁车项目,调整区域布局,设置各类体育设施,体育特色得到进一步加强。川北公园集合四大纪念馆建设,融入爱国主义文化内涵。凯桥绿地,结合刘海粟美术馆迁建、环东华时尚创意园打造,调整功能布局,提升绿地文化内涵和区域绿化面貌。虹桥公园注入时尚元素,为举办文化主题活动创造开敞空间。广场公园改造音乐广场功能,满足音乐会设施设备要求,成功举办了首届城市草坪音乐会。张堰公园拆除公园沿街门面房,“还绿于民”。华山儿童、天原公园改造公园围墙,提升公园与城市融合度。陆家嘴中心绿地、华山绿地等公园设置健身步道,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友谊、永清、淞南、泗塘、宜川、长寿、祥和、莘城中央、高桥、古钟等社区公园,充分听取游客意见,“因园制宜”设置和增加公园活动场地,满足游客健身需求,并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影响。爱思儿童设置儿童活动室外场地、室内场馆,恢复儿童公园特色。古华公园重点修缮仿古建筑,解决安全隐患。


  三、延续历史风貌,注重细节铸就经典

  1. 中山公园改造案例。2013年10月,中山公园“整旧如旧”,完成整体改造对游客开放。公园施工过程“半封闭半开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理解。施工单位采取二次翻交的做法,使得改造中没有影响市民正常通行、休憩和健身游乐。期间,绿化部门积极与市民沟通,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主动公开,让市民“说三道四”,并及时采纳意见,优化方案,比如,改造中在游客比较集中的活动区域增设了噪音测试设备,调整了便民设施的位置,综合性活动区域的地坪面层调整为柔性材料,以更符合现代健身理念。公园改造与市民游客“同呼吸共命运”,使中山公园成为延续绿脉、文脉和人脉的经典。

  尊重绿脉,公园魅力主线依旧。公园对136年树龄“华东第一悬铃木”在内的11棵古树、数千棵大树进行保护,全部保留,园内一级道路全部绕开。叠山理水、优化景观,使这些大树更具魅力:自然山水园内,保留原有的大片水杉林,配置树形好、观赏性强的中层灌木青云实,让人眼睛一亮;植物标本园内,大片黄檀木是沪上少见景观,改造中通过整体树穴的手法,将散植孤植的珍稀树连成一片,周边全部是透气道路,利于保护它们的根系。

  梳理文脉,公园文化积淀依然。恢复了历史上的水榭絮羽、绿茵晨辉、芳圃吟红、双湖环碧、荷池清月、林苑耸秀、石亭夕照、虹桥蒸雪、独木傲雪、花墅凝香、银门叠翠、旧园遗韵等12处景点,铜鼎、铜钟、四不像和露天音乐台是公园文脉的重要标志,改造中进行恢复和重建,根据仅有的几张黑白照片,通过专家论证定格,这些文脉的象征物在月季园等景区定位定点,成为景区的点睛之笔,露天音乐台“遗址再现”,大树掩映中建设的这个半圆形音乐台,再现了中山公园的历史记忆。

  牵手人脉,公园人性服务依依。中山公园作为市中心的大型综合公园,每天游客量上万。游客是这里固定的人脉,改造中,公园牵手人脉,注重人性化服务,如后山上,不仅建有综合性活动场地,而且环绕后山的是600米塑胶跑道,上山下山的都在健身,在塑胶跑道上走路跑步感觉都特别好。废物箱、园路指示牌、导游告示牌、植物铭牌、古树保护信息铭牌、树池、坐椅、围栏、便民挂、无障碍设施等改造无不考虑游客和市民的需求。

  2. 鲁迅公园改造案例。鲁迅公园始建于1896年,1959年以后从未有过大规模改造,公园免费开放后,每年游客量近千万人次,而园内布局及基础设施老化、破损、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因而市、区两级政府拨专款全面改造。本次改造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公园布局,调整与改造绿化道路地坪,改造与修复部分水体驳岸,清淤,设置应急避灾设施,以及电气、供排水、标识标牌、厕所和建筑小品改造等。改造闭园一年,到2014年8月28日重新迎客,展现在市民面前的是“熟悉的老公园”,一个综合性“英式公园”的风貌。

  提高绿化面貌,凸显园艺特色。以保留、保护大树为原则,进行定位包扎围栏,最大程度减少对大树生长的影响。同时,改造中挖掘古树后续资源12株,与原来的5株古树名木、21株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一起,打造成为鲁迅公园新的“古树群”特色;梅园新增20余个品种300株梅花,待到梅花绽放时,那里即是一个赏梅佳处;樱花林的钟座及北大山前,新增20余种共计300余株樱花,大部分为观赏价值最高的染井吉野樱花;甜爱湖边种植200株桃树,营造“桃红柳绿”、春景秋色之美景。在松竹梅园已拆除的原英语村建筑处,设置一休憩广场,在广场的西面新建一小型竹园。竹园以云片石作隔断,分区块种植了17种2500根竹子,包括毛竹、黄金嵌碧玉、佛肚竹、紫竹,等等,堪称小型“竹博览园”。

  挖掘恢复文化历史,展现“历史厚重感”。恢复历史景点北大山瀑布、水边长廊涌泉,恢复建于1929年的英式风格沙滤水饮水器功能,并搬迁至公园中心纪念亭东侧;按照老照片“原位复刻”修缮了园内的铜雕塑、南部英式风格的建筑和大门。铸铁路灯、门头、指示牌等都体现了浓郁的“英伦”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整个改造过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允许带出公园,凡是能再次利用的老石头、老部件,都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加以转化,重现在熟悉的老公园内。

  打造群众性活动舞台,新增人性化服务设施。毗邻四川北路游客进出最频繁的南门入口广场,曾多次用于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此番改造,园方在广场尽头加建了一座弧形舞台,并由一条林荫道同南门相连,两侧十株高大悬铃木矗立,犹如时光穿梭20世纪之初,弧形舞台可成为市民日常锻炼娱乐场所,并可承办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舞台背景是一座集中体现公园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主题的景墙长廊,百年历史陈列其间,而石材与仿古铜相结合的材质,古朴而又有时代感。

  从北门入园的游客,则可以第一时间踏上一条长430米的塑胶健身步道。该步道环绕公园百鸟山而建,一侧临湖。

  应急避险方面,新建二类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应急供电(含柴油发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建设、竖立应急避难标志,能同时满足4000人10天的使用。打了一口深度为280米、每小时出水80立方米的深井,以满足应急供水。


鲁迅公园


  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免费开放给公园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公园改造有助于短期迅速提升公园整体品质,但是公园整体面貌如要保持高水准,则需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 遵循标准规范加大公园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把好公园布局调整、商业服务设施设置等审批关,确保现有公园资源不受损害。修订完善《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园建设和管理,适应公园免费开放新形势,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切实保护好公园的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生态特色。

  2.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完善绿化管理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完善技术论证和评价制度规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整合利用城市网格化系统等信息资源,提高绿化管理的信息获取、分析与评估水平,为决策、管理、执行提供支撑。

  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公园品质提升。一是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建立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社会资金参与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二是进一步明确公园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加大公园日常管理、养护、更新改造经费的政府投入比例;三是加大对科技、节能减量等新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四是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建立以财务信息化监管平台为主体的资金使用安全监督制约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4. 广泛宣传动员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管理。完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围绕市民关心的公园管理热点问题,开展有声有色的新闻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舆情的收集、监测和研判,加强舆论监督整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精心组织各类社会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引导社会公众对公园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精心培育和大力宣传绿化行业各类先进典型和品牌,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提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5. 注重能力培养建立高素质公园养管队伍。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一线劳动生产者为主,落实职业培训政策,创新职业培训体制,创造和建立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环境,整体有序推进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工作机制。既要重视理论培训,又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实践性的培训方法,着力提高公园养管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结合公园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培训制度,规范和激励公园养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着重提高公园养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5年是“十二五”冲刺年,需要市、区两级绿化管理部门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抓进度、保质量,确保“十二五”老公园改造计划按时、保质完成。

  (作者:吴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共绿地处调研员;刘宏,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共绿地处主任科员) 

  (本文供图/张明 刘宏 郑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