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驾驭大数据 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曹龙


徐汇滨江


  城市管理呼唤大智慧。那么,智慧的来源在哪?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于作为信息载体的看似冰冷枯燥的数据(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等等),而不应简单归结为人的主观判断(人的直觉、创意、冒险精神、意识形态,如能基于实证的事实即数据,将减轻经验和偏见对真相的扭曲程度,发挥出更大作用)。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世界在本质上都可以用数据来表示和描述,数据可以记录、分析和重组任何事物,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各种数据的相互关联之中隐藏着事物的秩序和规律。通过集成和分析数据,挖掘和释放数据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我们可以更精确预测事物的走势走向,形成更智能与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务。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收集、存储、分析、处理等技术技能的客观限制以及意识、观念、思维的人为束缚,城市管理主要局限于经验和直觉,而非主要基于数据。这种粗放式、经验式的城市管理往往导致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和潜在需求存在显著落差。当然,我们也决不否认,远在数据信息化以前,人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将数据引入应用于城市管理,而且他们在测量、记录和分析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还有意无意促成了一定数据的产生(也许并不同步,也未形成良性循环)。毕竟“量化一切”一直以来都是包括城市管理人在内的所有人类对世界的强烈渴望和不懈追求。

  大浪淘沙始见金。历经蕴含着正反经验教训的历史沧桑,我们愈加真切且深刻地感到,如果不能被量化,就无法真正被理解、控制和改变;如果能观察的更全面更细致,我们能做到的就更多。正如现代质量改进之父威廉·爱德华·戴明(W. Edwards Deming)与管理学之父彼得·费迪南德·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共同指出的,“不会量化就无法管理”。数据,就像土地、石油、资本之于经济运行一样,是城市管理的根本性资源和重要基础设施。我们应该有“数据至上”的意识和自觉。我们需要推动城市管理更好地数据化,用更多的数据说话、让数据更好地“发声”。

  我们是幸运的。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城市管理人手上的时候,伴随着数据技术的革命性发展进步并持续演进完善,我们恰好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转折——世界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从它的产生、存储、分析、处理、应用、互联互通等整个生命周期,已被计算机和数学模型所理解和驯服,过去不容易被数据化的很多东西都可用数据的形式被记录、存储、分析、处理、共享和展现了。城市管理当然也不例外。现有的物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已经让我们前所未有地具备了对城市管理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的全程能力。我们不仅拥有与传统小数据性质截然不同的大数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指“有根据的数字”,统称一切通常由计算机生成的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等各种全新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本身有潜在价值但价值比较分散、数据高速产生需高速处理等特性),而且更令人激动的是,可以从大数据中获得以前无法达到的全新认知和深刻洞见,并据此采取具有前瞻性的精确行动来创造新的价值。这是基于经验直觉和小数据基础所不具备的。


陆家嘴中心绿地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大数据为我们理解城市管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已经站在了全面量化和重新认识城市管理的革命性转捩点上。但是,转折不可能也不会自然而然轻易发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并付出艰辛的长期努力。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城市管理的大数据化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远未实质性启动,面临众多巨大障碍和突出瓶颈,包括大数据战略缺失、大数据专家稀少、大数据文化淡薄、大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滞后、大数据技术技能运用不足,直观表现为大数据本身严重不足(城市管理未充分数据化)和各种现有数据被严重分割、封锁、并存(未充分开放、无障碍流通、实时互联共享、可视化呈现)。但是,我们知道,观念影响思考,思维决定行动。问题的根子在于城市管理思维未跟上数据技术划时代变革的步伐。我们仍然习惯和局限于以经验和小数据为中心实施城市管理。

  我们必须进行一场思维的大变革。尽快将以经验为中心的城市管理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城市管理,进而再实现从小数据向大数据的历史性跨越。我们要习惯于从一个个数据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管理,而不再是一个个人和一个个物,一切凭数据来说话。同时,我们也要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的小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而立足于更多数据甚至和某个特定现象相关的全部数据,并不再热衷于数据的绝对精确性和因果关系,而真正接受混乱不确定性和相关关系。通过看数据、看整体、看关联,我们将在宏观层面拥有更好的洞察力、更好地掌握事物的全貌和细节。

  思维的根本转变无疑是最困难的(在一定意义上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包括其他方面的改变也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能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有所行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先易后难”,通过“以行促知”进而再“以知促行”,最终“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寻找代价小、见效快的途径和方法,向政府、企业和社会证明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包括对传统小数据的全面收集、高度整合、深度分析和充分利用,以让人们对这一过程保持持续兴趣,为继续后续行动赢得支持。

  尽管我们只处于大数据时代的早期,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只要显著提高大数据全程能力,成功驾驭大数据,并与传统小数据有机结合,从而充分释放整体数据蕴藏的巨大红利,对城市管理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流程程序进行优化乃至重塑,就能极大加速城市管理现代化。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催人。让我们抓紧行动、持续努力,尽快占据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本文供图/徐正魁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