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发挥新媒体优势扩大辰山影响力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14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王圣芹 寿海洋



  眼下,新媒体已成为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获取资讯的重要手段,各行各业极为重视新媒体的传播价值,作为新媒体之一的微博,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以及与读者互动上的优势,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作为全国和上海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专题性科普场馆,与时俱进,加强微博工作势在必行。上海辰山植物园官方微博自2011年4月开通以来,坚守“精研植物,爱传大众”的使命,为广大植物爱好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辰山发展、学习植物知识和获得植物研究最新资讯的崭新平台。经过4年多的努力,辰山官方微博团队不断地成长,在不断学习中前进,在探索中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微博团队不断壮大

  上海辰山植物园官方微博定位为:社会公众了解辰山植物园的平台,开展植物学相关科普教育的新载体。围绕专业性、趣味性、互动性发布内容,开辟了众多栏目,做好这些工作必须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微博平台管理队伍。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开通微博之初,仅1人负责,经数月运作,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发布数量及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为此,辰山植物园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并积极调派对微博感兴趣且专业强的人员组建微博团队,不断充实团队力量,提升了团队工作能力和效率。现今,辰山植物园的微博运营团队,是以科普部工作人员为主的日常微博管理人员及全园各部门、物业公司、经营公司等20多人的信息员队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可贵的是他们深深热爱植物科普工作。


微博栏目多姿多彩

  辰山植物园微博发布内容,围绕“植物”推陈出新,强调发布内容的准确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时效性。我们全年开设了“辰山花讯”、“看片识植物”、“说植解字”、“辰山秋韵”、“植物札记”等十几个常态化的图文栏目。同时,结合植物园专类展览开设了“兰花漫谈”、“鸢尾品种欣赏”、“莲风荷韵”等专题性较强的栏目。除了上述知识普及型栏目外,还开设了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如:通过“植物帮帮看”解答粉丝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植物鉴定和养护等问题;“我的葵花缘”与游客分享发生在辰山向日葵展上的故事;“植物猜猜看”栏目,粉丝可以通过“更准更快”地鉴别照片中的植物来赢取植物园门票。这些互动性栏目得到了粉丝们的普遍喜爱,关注度和参与度也不断提高。同时,我们还通过“微转发”分享微博平台上有关植物和植物园的精彩微博;“辰山电”及时播报辰山植物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些栏目的设立,使微博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形式更加灵活。

  此外,我们还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微博平台预告近期的科普活动,同时在线上进行报名;活动期间,我们还会及时在微博上发布活动现场照片,使更多未能现场参加科普活动的粉丝感受到科普活动的乐趣。



微博管理井井有条

  在微博的日常管理上,我们制定了《辰山植物园微博运营管理工作规定》,明确了组织结构、考核办法以及奖励机制等;我们每季度制定一份栏目发布表,安排并落实栏目负责人以及发布时间节点等,做到管理有序。

  我们严控微博发布人员的数量,规定发布微博须经专职工作人员严格审核,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除了在文字上下功夫外,每条微博还配上精美的照片,做到图文并茂,以适应当今“读图时代”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注重版权,尽量使用辰山原创的照片;如果采用网络照片,则在文中予以说明。


辰山科普活动——动手做树叶拼贴画


微博工作心得

  第一,科学与趣味相结合。

  作为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科学的、严谨的,这是官方新媒体的第一个属性;与此同时,微博是面向大众的,而且以年轻人居多,如果希望得到更好的传播效应,则在语言风格、版面形式上将活泼与时尚的表现手段相结合,适当使用网络化语言,以此拉近与网友之间的距离,但不能媚俗,保证一定的“格”。

  第二,实时与内容相结合。

  发布的内容质量是新媒体宣传的生命。合适的选题、实用的信息、吸引眼球的图文都是构成好微博的关键元素。在内容的选取上,应结合绿化市容行业的实际情况,关注大众关心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

  第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线上线下活动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系列的宣传效应,让粉丝有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提升用户的忠实度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重大节日开展加关注送小礼品或有奖转发等活动,可以更快地提高粉丝的数量,进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第四,统计与分析相结合。

  微博管理平台整合了很好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因此,定期利用数据做好统计分析,可以对发布形式和发布内容进行微调,以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进而树立科普宣传的社会口碑,“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总之,我们应该在保证准确性、增强趣味性的同时,放低身段,摆脱官方“高高在上”的形象,打造亲民的、接地气的、值得大家信任的、全新的交流和服务的平台。

  (作者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


(本文供图/寿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