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城市森林供给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14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陈幸良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我国城镇碳排放是碳排放的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推动我国城镇化的绿色化、低碳化,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扩大城市森林供给是关键的战略选择。应从城市森林供给的新理念出发,同步规划城市森林建设用地,同步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效益服务多元化。



一、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城市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对文明生存的最大挑战。2014年11月2日,IPCC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未来气候变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报告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在95%以上。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5摄氏度,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

  IPCC评估报告已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制度、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最重要的科学基础。该报告将对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谈判产生重要影响。

  最近,中美、中国和印度政府分别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声明,欧盟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方面形成一致意见,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好消息。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2014年10月,欧盟确立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80%—90%。2015年5月15,中国和印度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决定进一步加强双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深化双方在清洁能源技术、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事实上,每一次IPCC评估报告的发布都是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的重要推进。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在“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规划中,突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我们期待,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谈判能达成新气候协议,为全球生态改善带来福音。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城市问题成为首要问题。全球城市占土地总量的1%,容纳了地球上50%的人口,碳排放总量却占全球总排放的2/3。据预测,到2030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到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4年的54.77%。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高碳排放,碳排放总量增长至35年前的6.2倍,人均碳排放增长至35年前的4.4倍。从1978年后,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强度和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城镇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主体,城镇化率对碳排放的正面影响最大。城市化带来人口聚集,造成地区气候变暖,产生热岛效应;随之而来的是污染物排放,造成雾霾天;全球及局部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侵蚀海岸线;夏季城市极端高温更高,空调排出更多制冷所需的热量。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处于中期发展阶段。据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8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发展状态,如仍旧按照原有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我国将无力承担这样的碳排放总量增长。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城市一方面要做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材料,倡导低碳消费;另一方面,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发展城市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自然边界林、物种保持林,以及多类绿地、公园、湿地、草地等,确保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990-2013我国城镇基本建设情况


二、扩大城市森林供给的机制分析

  城市森林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目前,世界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依据外部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等,应着力研究构建城市森林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

  经济学中的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森林供给(forestsupply)的概念是,在一定时期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森林对人类的服务效用。森林供给“服务效用”的实现,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森林“产品”服务者有出售生态产品或提供生态服务的愿望;二是生态“产品”和服务者有提供某种生态产品或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全球碳汇CDM机制就是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角度出发,以森林的“服务效用”换取排放权交易的良好机制。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子系统,在“服务效用”上可以提供净化大气、改善城市小气候、降温增湿、固碳释氧、降低噪声、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产品”功能。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建设,是森林直接服务人类、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的最显著体现。扩大城市森林供给,关键问题就是需要构建“服务效用”生产者、消费者、受益者以及政府、企业利益攸关方的良性运行机制,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要完善城市森林碳汇交易机制。2011年10月,发改委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截至2015年3月31日,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累计成交量约2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近13亿元。但目前林业碳汇项目在CCER中所占比例不高,分析其原因,一是成本问题。CCER的项目申请文件,前期需要几十万元,项目定期审核,每次成本10万元左右。以一个20年林业碳汇项目期为例,需要5次审核,需要花费50万元左右。二是方法学研究滞后。目前,我国森林碳汇还存有很多空白。城市森林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和社区发展,应着力研究开发适宜的方法学。



  其次,要增强城市生态用地的供给。城市寸土寸金,如何使城市宝贵的土地能用之于林地、绿地等生态用地,这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其基本思路,第一是立法,在城市规划中明确生态用地,画出生态红线,在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中要留出城市森林建设用地;第二是完善市场供给机制。在土地征用、郊区城镇化、拆迁等城镇化建设中,创新生态产品供给机制,用于生态用地的,通过CCER交易以及碳储备库建设等机制得到收益;第三是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刺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城市生态。如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第四是建立城市森林多元投入供给机制。鼓励个人投资城市公共绿化建设,鼓励认建、认养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城市公共绿化建设或认建、认养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的,采取授予其冠名权、颁发荣誉证书等多种形式予以鼓励。城市小区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对小区绿化进行管理,负责落实养护责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居民参与绿地建设的诚信体系,提高居民参加义务植树和绿地建设的积极性。


1949-2013我国城镇化发展情况


三、扩大城市森林供给的技术政策

  1.制定合理的城市森林建设规划

  要针对城市目前存在的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现实的环境问题和城市景观的分布格局,考虑城镇发展的趋势,做好长远规划。根据自然特点、山形水系等统筹规划,考虑“风、水”的作用,缓解城市雾霾、热岛效应等影响。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和居住布局。

  2.提高城市建成区林地的生态效能

  城市建成区要增加乔木树种的比例,挖掘林地潜力,见缝插绿,遇土植绿,优化植物配置模式,大力提高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要以空间上的多层次配置来实现森林绿地植被的多功能发挥。



  3.加强生态环境敏感区的防护林建设

  对城乡结合部等生态敏感区,要建设具有净化、美化、防护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环境保护林。在城市边缘区建设以城市森林为主的绿色隔离带,避免城区范围的无限扩大,减少城市内人口过多和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4.完善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建设

  加强城市范围内以河流、公路铁路等主干廊道沿线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构筑以防护林带为主的城市周围村镇、水体、农田、公路铁路沿线的防护林网。城市森林建设要与城市水体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森林净化地表径流、吸收重金属等污染物功能的作用。

  5.加快核心林地建设

  在城市森林中构建结构稳定、达到一定规模的各种功能林,使其成为城市的“肺”。核心林地要有足够面积,郁闭度高、乔灌草结合、有近自然结构。

  6.保护原生植被和原生地形地貌的生态价值

  城市森林建设要保护原有的森林植被、林草植被,古老的林木和原生的地形地貌,确保城市森林与它们具有互补性,使它们的生态价值能完美地表达出来,丰富城市森林群落在整体上具有更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7.按照区域特点配置城市森林体系

  不同气候带的森林建设,应将地带性植被作为城市森林的首选,尽可能按照天然森林的分布特征,在生态适应、视觉、美感等方面达到差异化的效果。平原区的城市森林建设,要大力增加绿量,加强城市周围片林、水体、农田、公路、铁路沿线的林网建设;山地城市森林建设,则要突出山形水势,地貌山川、森林景观层次,构筑自然秀美的山地城市森林画卷。

  (作者: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在5月25日召开的“森林生态功能,让城市和我们更美好”国际论坛上,作者就本文观点作了报告。)


(本文供图/蓝风 李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