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 “五化”举措落地有声 跨门经营破解有道 ——虹口区探索“六类”违章跨门经营顽症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2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李 磊


路边洗车点整治


  虹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以创建国家卫生区和上海市文明城区“双创”为契机,以“顽症项目化、责任明确化、资源整合化、信息平台化、目标成果化”等“五化”为抓手,采用“清道、掏窝、封门、拆违”等八字治理措施,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严格执法,消除源头隐患。年初,执法局从加强专项治理顽症入手,针对影响城区环境较大的铝合金加工、非机动车销售、物流快递、汽修汽配洗车、水果销售、餐饮等门店“六类”违章跨门经营,积极探索综合治理之道,取得阶段性成果:“六类”顽症逐个消除,沿街人行道畅通无阻,城区环境整洁有序,常态长效机制日趋完善,市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六类”违章跨门经营现状

  虹口属老城区,与杨浦、闸北、黄浦、宝山四区交界的区位特点,使得23.4平方公里区域内集聚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全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同时,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旧改为主的城市更新历史欠账较多,虹口城市的提能提级明显落后于其他兄弟区县。区域内旧式里弄和老式小区占相当大的比例,私自破墙开店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尤以“六类”违章跨门经营为最,呈现出范围广、“双无”多(无证无照)、反复性强和占比大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虹口文明城区创建和城市能级的提升。执法局曾历经几载几番整治,可收效甚微。“六类”违章跨门经营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城市管理魔咒中。



水果店跨门经营整治


铝合金加工店跨门经营整治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体会

  1.顽症攻坚项目化

  执法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首次将“六类”违章跨门经营综合治理,以项目化形式纳入2014年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和2015年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任务目标,并在区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年度工作中予以统筹安排。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区城管执法局组织街道所辖8个中队,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挨家逐户调查排摸,获得了一份涵盖“六类”违章跨门经营数的调查报告,这为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执法局主动牵头,按照政府部门法定职责和项目化的要求,制定详尽的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开展综合治理。

  2.责任明确化

  执法局主动提出了“整治我牵头、责任我承担”的工作态度,在“六类”违章跨门经营治理行动中,从方案、措施制订,到部门协调、现场指挥等,均有效地加以组织实施。

  在制订“六类”治理方案时,执法局和区政府其他职能部门进行协商,在区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依法依规对各部门工作主体责任重新明确:无证照“六类”违章经营纳入区无证无照专项治理平台,由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公安、房管等部门依法尽责;有证照“六类”违章经营则主要由执法局负责组织、牵头、协调;执法局以“责任网格”的形式,将综合治理的压力、责任传递给每一中队的每个队员。

  六类跨门整治实施定人、定岗、定时、定量、定责的“五定”管理。

  一是纳入勤务绩效考核重点。自2015年1月1日起,执法局将“六类”违章经营案件办理,纳入勤务实效考核,局勤务督察科、12345区网格平台也予以重点检查和督办。

  二是强化督察督办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督察组,每天从6:00时至24:00时,不间断地对虹口区道路进行全面检查,力争做到“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告知中队,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反馈。

  三是实施中队日常讲评制度。各中队在出勤前集合站队布置任务,撤岗前集合队伍总结讲评,这种“准军事化”的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执法任务的完成。

  四是落实机动应急队伍。全天候24小时发挥“哪里要支援就到哪里去”的作用,确保随时随地协助其他中队治理辖区内的疑难顽症。

  五是队员认真填写勤务日志制度。其内容既有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措施、取得的实效,又有个人的经验、随想和感悟。

目前,全区多次开展了“六类”违章跨门经营治理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车站北路专项整治47处,安汾路综合整治16家,邢家桥北路综合整治50余处,等等,“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消除。

  3.资源整合化

  一是发挥区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平台的作用。双周一次的区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发挥了“整合、督促、协调、指导”等的作用。执法局会前把“六类”违章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梳理总结,把日常治理中碰到的难题顽症等重大事项提交至区级层面,得到与会区领导以及多达40余家政府部门、街道领导的重视,对解决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如,非机动车占道销售,经营时间跨度长、数量多,解决难度很大等,通过联席会议的共商共议,执法局牵头,协调、整合市场监管、公安交警、房管等部门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实施综合治理,区综治办及街道则在后勤保障、维稳、善后托底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经过各方齐心协力,彻底解决了上述难题。

  二是依托区网格化中心。执法局利用区网格化中心“啄木鸟”的日常问题发现和工作推进监督作用,工作重点在于提升满意率和解决率,主要精力用于快答、快处、快复上,努力提高执法实效。欧阳中队结合网格化,进一步推行岗段责任制,如遇违章,要求所有队员5分钟赶到岗位。目前,执法局在网格化中心案件的满意率和解决率大大提升。

  三是依托跨区补位机制。按照“共治共赢”的原则,执法局与相邻兄弟区的城管部门建立了局、中队两级沟通补位机制。如:局层面城管部门定期互访制度、中队层面信息互通制度等,力求通过制度的建立实现共管共治。制度建立以来,区级城管部门多次开展区际结合部专项整治行动,曲阳中队联合杨浦城管对密云路沿线区际结合部流动摊贩和夜排档进行为期两周联合整治,使得密云路市容环境逐步好转;江湾中队联合宝山城管多次对安汾路、逸仙路周边道路进行专项整治,辖区市容环境情况稳步趋好。

  四是依托物化措施。针对“六类”违章跨门经营门面依附着违法经营、违法搭建、违法出租等“三违”现象,执法局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采取“清道、掏窝、封门、拆违”八字物化措施,力求源头治理。即:区城管部门负责对道路和沿街墙立面障碍物进行清理;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缔违法食品加工窝点;房管物业部门对各类破墙(门)开店(居改非)采取封门措施恢复原状;区拆违办对区域内各类违法搭建予以拆除;市政和绿化市容部门对整治好的道路实施市政改造或绿化。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了“六类”违章跨门经营行为发生的依附条件。

  4.信息平台化

  执法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手机、对讲机、微信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信息平台,协调商量沟通城市管理工作,第一时间做好“双创”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如:“虹口城管执法微信群”,班长以上干部皆为微信群成员,巡查人员发现“六类”现象,立即拍摄照片发至群里,责任中队和责任人迅速处置,再将处置照片反馈至微信群;提篮桥中队通过街道微信平台“提篮城联”,了解辖区管理状况,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回复。“指尖上的城管”,使违章和处置处于大家监督之下。高科技、新机制使得“双创”工作事半功倍。

  5.成果标准化

  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促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在整治486家“六类”跨门经营门店中,已达标355家,达标率为73%。“六类”跨门经营门店将于年底前全部整治达标。通过“六类跨门”减量化行动的实施,四川北路商业街、国际客运中心、虹口足球场、龙之梦商圈等主要道路和场所市容面貌整洁靓丽,东余杭路、七浦路、安汾路等中小道路区域由管理难点变成执法“亮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非机动车跨门经营整治


夜排档整治

三、治理工作取得成果的举例说明

  1.“钉子户”变遵纪守法“楷模”

山阴路176号违法跨门经营水果摊位于虹口区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自2006年开业经营以来,一直处于违法跨门经营的状态,甚至延伸到车行道上,给往来行人和车辆通行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城管川北中队曾多次上门宣传教育,但摊主依然我行我素。当执法人员上门执法时,摊主又玩起“猫捉老鼠”游戏,甚至发展到习惯性暴力抗法的地步。

  执法局依托区联席会议平台,周密调查,联合区政府市场监管、房管、规土、公安等部门及街道,对该水果摊违章跨门经营开展“清道、掏窝、封门、拆违”八字综合治理,铲除顽疾。目前,该水果店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在整条山阴路及周边,乃至虹口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水果店违章跨门经营由杂乱走向规范统一

  水果店违章跨门“摊大饼”,可谓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了。摊主往往误以为法不责众而心存侥幸,越摊越大。针对这一乱象,执法局堵疏结合,选择部分路段开展水果摊违章跨门经营规范化试点工作,对天宝西路、密云路、祥德路等部分违章跨门营业现象较为集中的路段,由街道出资,统一规格,统一颜色,集中设计订制了一批水果货架柜,免费发放给水果经营者使用。试点工作开展9个月以来,共有18家水果商铺使用这种统一货架柜。在虹口,如今已难觅水果摊违章跨门经营的现象。

  3.引导成立自治组织和先行先试“区级标准”

  在合法经营门面较集中的道路,结合门责制度,引导成立自我管理组织。建立管理对象自律机制,明确管理标准、措施和责任。如在东余杭路,就是由沿街经营门店自愿选出代表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针对铝合金加工门店、非机动车销售门店等普遍存在跨门营业等现象,先行先试,会同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上海率先牵头制定了“六类”违章跨门经营门店经营标准规范。


四、跨门营业治理的思考

  多年的执法实践使我们感到,要彻底根治跨门营业治理,尤其是无证无照跨门营业治理,必须与相关部门加强源头管理,形成整治合力。

  一要拓展“六类”违章跨门经营治理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虹口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虹口区位特点、适合老城区治理的违章跨门经营治理之道。一是加强管控。保持对道路环境的执法高压,加强对我区道路、区域沿线机动车占道销售、夜排档、占道设摊、跨门营业等违章多发区域的重点管控,露头就打,确保实效。二是形成常态。对严禁区、严控区和控制区的各条道路实施分级管控,按照当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以责任网格为单位的定人、定责、定路段的网格责任制,使“点控、路巡、面查”机制全面落实到位,形成治理跨门营业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要完善基础数据,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沿街商户“门责”信息库,采集我区沿街商户店面经营情况信息、经营人员信息、证照信息、场地信息等,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为城管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三要强化督察督办,健全追责机制。按照“责任到人、有查必果、督办有力、常抓不懈”的督查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健全和完善问题查找、整改、通报、处理的督察工作机制和追责机制,推进“六类”违章跨门经营门店治理,使之落到实处。

  四要加强联勤联动,共享信息资源。在跨门营业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管理与执法两主体间应实施有效衔接。一是联勤联动。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环保、房管、街道等部门要加强联勤联动,对无证无照经营要多管齐下,采用掏“窝”取缔的方式,对有门店的无证无照经营坚决依法取缔,切实有效根治跨门经营等顽症。二是畅通信息。通过《双向告知》等形式及时告知相关事项,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共享执法、管理资源,避免违章现象蔓延。

  五要强化门责执法,探索自治自律。首先,切实提高门责“履责率”,对违反“门责”制度又不听劝阻的当事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屡教不改的个别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当事人,由街道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业态调整。其次,提高经营户自觉遵守的意识,探索形成城市管理“自我监督、社会监督和网格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督促店主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再次,我们将进一步与街道协调,街道针对夏季特点和辖区实际,适当延长夜间固守时间,共同解决夜间跨门设摊经营扰民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的体会是:只有充分认识跨门营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的危害性,认真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积极研究探索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并与市场监管、房管、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综合治理,就能真正治愈“跨门营业”这一困扰城市管理工作的顽症。

  (作者:上海市虹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