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标准,助推创新发展 引领城市进步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刘荣富


2016年9月12日,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在致大会的贺信中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同志还明确提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

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和市容环境“两个环境”建设,都离不开标准化技术保驾护航。


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代表参加第39届ISO大会


一、以标准化理念树立红线意识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安全是城市管理的根基。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加强和创新城市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不断提高综合预防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以标准化理念统筹树立“品质”和“安全”的红线意识,在全行业形成“质量安全是最高标准”发展理念,促进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同步、产品品质与城市管理要求相匹配,将为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和监管水平筑起第一道防线。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标识、招牌等户外设施已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必备要素,发展成为展示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前沿阵地,不仅承载着保证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功能,其产品自身安全水平也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招牌坠落、失火等事件时有发生,成为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心脏病”。行业管理缺位、标准缺失和安全责任不清晰等顽疾使得行业底线被屡屡击穿。


市质标院代表在2016年上海户外招牌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标识行业协会通过人民来信、科研攻关、论坛研讨等形式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与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质标院”)联合开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从行业管理制度、安全资质、人员资质等关键环节分步推进落实。10月17日,2016年上海户外招牌论坛暨设计创意实景展成功举办,成为我国标识行业30多年来首次实现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代表共议创新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引起了全国行业内的热议和好评。论坛以“品质、安全”为主题展开,依据《上海市标识企业安全生产资质评审办法》及评审标准,审定并颁发首批上海市标识企业安全生产资质,开启了本市标识生产企业“分级制”管理的时代。


二、以标准化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积极探索绿化市容行业行政审批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节能减排标准化等标准化模式,对构建新型市容绿化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市容景观管理标准化方面积累了诸多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有责任和义务先行先试,为全国市容景观管理领域披荆斩棘、树立典范。例如,上海世博会前夕,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绿化市容局”)与市质标院承担的世博园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等标准化手段,确保实现了“环境,让世博更精彩”和“引领上海、示范未来”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市绿化市容局以标准化的“持续改善”机制为抓手,通过屋顶绿化标准化、市容环卫服务标准化等试点项目和绿化和市容领域国际标准化研究、绿化标准体系深化研究等课题研究等方式,在以标准化模式创新市容绿化行业管理服务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积极探索。

随着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在监管协助、市场协调和企业服务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因此,主管部门要切实抓住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与行业服务组织和科研院所协同建立标准化管理新模式,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行业资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产业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联合攻关,不断推动绿化市容管理工作的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科学化。


2016年上海户外招牌论坛颁发上海市标识企业安全生产资质


三、以标准化方法规范行业发展

标准对行业规范、政府监管、法规的制定有基础支撑作用,对产品设计、生产和制造等有指导和引导作用,有助于提升总体行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导市场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以标准化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创建最佳运营模式、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是治理行业市场“进门宽、制度松、资质软”等顽疾的有效手段。

对此,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行业服务组织的契机,建立行业门槛,树立行业准入的行为底线和道德底线,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首先,行业协会要扮演好政府助手的角色,协助政府明确监管主体,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有序运转、高效联动的监管体系;其次,加强行业监督和企业自律,整顿企业信用缺失、市场恶性竞争、工程转包挂靠等行业乱象,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切实保证行业和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做出积极努力;再次,一手抓资质建设,一手抓商业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推动行业资质的提升倒逼市场行为的规范化,通过弘扬商业伦理精神为规范行业发展筑牢道德防线。


四、以标准体系支撑产业升级

标准化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等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层面上看,逐步建立涵盖通用基础标准、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专业支撑标准和监督考评标准构成的绿化市容标准体系,并通过示范试点项目加以落地实施,将有效推动绿化市容行业政府服务能级和质量的创新升级;从行业转型升级层面上看,主管部门要管好、用好国家鼓励发展团体标准的契机,积极开拓以市场为主体的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迅速扩散和转移,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助力行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整个行业更具有活力和持久力的发展能力。

人们常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标准是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代表着规则话语权和产业竞争制高点。行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长期的积累和总结,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建立的是涵盖安全、质量和信用的基础管理标准。2016年11月,由市质标院起草的《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已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预计将于2017年1季度发布实施,这是导向系统领域首项评价标准,为建立城市导向系统评价标准体系打开了窗口。


五、以标准化发展保障常态进步

标准化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实现更高标准化水平的动力和源泉。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就是要以标准支撑和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标准化的要义在于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和方法,每经过一次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循环,标准化的水平和效益就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支撑政府服务和行业发展的持续改进。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标识行业各个环节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精专为上、强化主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成为未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结构基础。然而,标识行业的人才劣势仍然明显,行业人才需求已经从技工、技师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向工程师、建造师、规划师等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才扩展。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创新人才政策,建立适用于行业发展的资质体系,加强中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不断努力提高标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政策和社会认可度,促进行业待遇提升和均等化。


世博园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结 语

标准化所提倡的“最佳秩序”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度吻合,与“两个环境”建设要求高度匹配。标准化与绿化市容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为创新绿化市容监管、规范行业自律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水平等城市环境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高级专务、上海标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