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舆论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黄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确是垃圾量激增,许多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尴尬。在填埋处理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已是大势所趋,但建立的垃圾焚烧厂因不被公众喜好,遭到了周围居民以及社会媒体的反对。如何在舆论不利的情势下,扭转社会公众及媒体改变对焚烧厂的错误看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其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尴尬。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但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或趋近饱和,且受制于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很多地方无法规划和新建大型填埋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已势在必行。


南京江北垃圾焚烧厂数据监测屏


学生参观南京江南垃圾焚烧发电厂


实际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处理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直接焚烧和热解气化焚烧。

直接焚烧是将垃圾的脱水干燥、热解气化、挥发分蒸发燃烧和固定碳燃烧放在同一燃烧设备内完成,又叫“单段燃烧”。直接焚烧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垃圾焚烧手段。

热解气化焚烧,将垃圾脱水干燥、热解气化、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燃烧分段进行,又叫“分段燃烧”。目前,国内外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较少。但从烟气污染控制的角度出发,热解气化焚烧作为一种对环境有好的焚烧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垃圾焚烧处理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垃圾成分、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机成分、可燃成分比例明显提高,生活垃圾只需进行初步处理即可达到焚烧要求。此外,基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将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我国各地对于垃圾焚烧处理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持续的关注,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正在或已经筹建垃圾焚烧厂,而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垃圾焚烧处理的可行性方案,以求尽快引入垃圾焚烧技术。总而言之,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已经势在必行。


当前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舆情分析

当前,垃圾焚烧已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推崇的一种垃圾处理手段,但它却接二连三引发争议风波,也引起了媒体的争相报道,社会大众对焚烧厂的建立普遍存有一种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是垃圾焚烧厂的选址、环评等环节,没有得到社会大众和媒体的广泛认可。

2009年9月,广州市政府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决定在番禺区大石镇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而距离焚烧厂选址两公里外的番禺华南板块有超过30万广州人在此定居。附近村民担心垃圾焚烧释放二噁英影响健康,因此强烈反对政府的选址规划,很多业主联合签署反对意见书,并且通过信访、上网等多种渠道,向负责此事的番禺区政府、广州城管委等部门表达诉求。11月初,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对垃圾焚烧厂规划地周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1%的人不赞成在选址地建立垃圾焚烧厂。12月19日,该事件引发了全国关注,广州市政府不得不紧急叫停该项目,但“垃圾围城”问题依然存在,于是2011年政府决定重启该项目,并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直到2012年7月,该项目才最终得以实施。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曾指出,公众对生活垃圾焚烧的认识存在四大误区。误区一:国外很多垃圾焚烧厂都已关闭。误区二:中国的焚烧技术落后。误区三: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不可控。误区四:国内对二噁英监测水平不够。这四大误区,加上民众原有的邻避情结,使得他们极力反对兴建大型焚烧厂,甚至以某些极端的做法,例如堵路、与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等来达到目的。除了公众对焚烧厂的错误认识、邻避心理外,媒体多次对垃圾焚烧厂的负面、失实报道也加深了公众乃至整个社会对垃圾焚烧的误解。一些媒体出于猎奇、跟风的心态,也大量报道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物质,进而使得反烧事件不断升级,反烧之声甚嚣尘上。

此外,政府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舆情应对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回应公众质疑,也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对立情绪。比如,政府在规划焚烧厂的建设项目时没有预先做好宣传工作,在整个项目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考虑各方的利益,从而引发误解和冲突。又如,政府不善利用新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时常处于某种冲突或对立状态,这就导致了政府在面对媒体质疑时,无法形成良好应对。


上海老港码头首创生活固废水陆联运(奚伟涛/供图)


如何加强垃圾焚烧的舆论引导

如何减少、消除公众对垃圾焚烧厂建设的邻避心理,使民众、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对垃圾焚烧的认识更全面、更客观,政府需付出巨大努力,多管齐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宣传引导,提高公众、新媒体对生活垃圾焚烧的认识和监督,从而尽量减少、消除误解。

(1)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升公众参与度。在焚烧厂建设项目规划之初,政府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大众对建设焚烧厂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好的意见、建议及时听取,这样可以在项目建设实施之初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2)与媒体做好沟通工作,使媒体成为政府信息发布、居中协调、交流沟通的平台。政府要深刻认识媒体作为政策宣传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邀请媒体参观焚烧厂,举行座谈会等方式,增加其对焚烧发电的了解,从而多对焚烧厂进行客观、公正报道,将舆论引向正面。

(3)将焚烧过程透明化,组织市民到焚烧厂参观,了解垃圾处理的各个工位、垃圾焚烧的全过程,提高社会大众对垃圾焚烧的正面认识,从而减少对焚烧厂的邻避心理和抵触情绪。为此,焚烧厂可以设置专门的焚烧发电展厅,供市民参观。可印制垃圾焚烧宣传手册向市民发放,提高他们对垃圾焚烧知识的了解。还可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开展垃圾焚烧知识的专题讲座,例如“如何科学认识二噁英”“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等,向市民全面普及垃圾焚烧知识,减少公众担忧。

(4)垃圾焚烧厂可设立专门的烟气分析检测室,对排入大气的烟气、污染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时间和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屏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在垃圾焚烧运行管理上的改进,也可以增强民众、媒体对垃圾焚烧的信任度。同时,邀请权威专家和具有检测资质的社会机构到焚烧厂进行现场指导,检测相关数据,并及时通过报纸、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公布检测结果、环评报告等,便于社会大众及时知晓相关信息。

(5)与垃圾来源地、处理地所在行政区(社区居委会、街道、当地政府)做好协调、沟通,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民情民意的调查了解,尽最大努力降低垃圾运输及焚烧过程中给周边居民带来的损害。此外,还可对焚烧厂辐射范围内受到影响的居民进行相应的照顾和补贴,如可优先向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等,从而减少冲突,缓和与周边居民的关系。

(6)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与舆情应对机制。对于突发事件,焚烧厂要及时应对处理,时时报告处理进度,并对处理结果及造成影响及时通报,保证公众知情权。此外,还可专门安排舆情应对人员,接待参观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并及时了解、实时掌握和认真反馈社会大众及媒体对垃圾焚烧的看法意见。

2.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研工作滞后,自主开发能力差,焚烧易产生二噁英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只有真正提高垃圾焚烧的技术水平,引入先进的焚烧设备,确保焚烧后排放的烟气符合环保要求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舆论不利的局面。

(1)增加经费投入,改进垃圾焚烧厂尾气净化技术,特别是要减少或消除屡受诟病的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焚烧垃圾,对烟气、污水、炉渣、飞灰、臭气和噪声进行控制和处理;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烟气;预处理和单独处理垃圾贮坑内的渗沥水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以便多方面、全方位提高焚烧技术,减少焚烧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升级焚烧发电设备,增强焚烧处理能力。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垃圾焚烧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说明,目前,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大体可分为4类:机械炉排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及热解气化炉。其中,机械炉排焚烧炉中的往复式炉最适合生活垃圾的焚烧及资源化处理。它主要采用层状燃烧处理生活垃圾,具有对垃圾的预处理要求不高、对垃圾热值适应范围广、运行及维护简便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处理量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它的原理是,垃圾在炉排上通常经过三个区段(预热干燥段、燃烧段和燃尽段),垃圾在炉排上着火,热量来自上方的辐射、烟气的对流以及垃圾层的内部。炉排上已着火的垃圾通过炉排的翻转作用,使垃圾层松动,透气性加强,有利于垃圾的燃烧和燃尽。我国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时可引入这种设备,并结合实际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使它更符合焚烧需要。

3.舆论引导的成败,显然离不开舆论载体的支持与否。鉴于垃圾焚烧有被“妖魔化”的倾向,只有媒体加强问题意识,强化责任观念,完善舆论宣传及监督工作,客观、公正地做好报道工作,才能将对垃圾焚烧的舆论导入正轨。

对此,记者、媒体需恪守职业道德,不跟风、不推波助澜,理性地分析,做出客观报道。在这方面,《中国环境报》的编辑记者们向我们作了良好的示范。他们以刊发“推进垃圾处理尽快破题系列报道”的形式,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引导读者认识到垃圾焚烧的必要性。如调查性报道《垃圾处理向左向右?》设立了一些问题供读者思考:垃圾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垃圾问题现在究竟处于什么阶段,是“围城”还是“危机”?等,最终让读者理解为什么说焚烧是最佳解决办法。又如,专题报道《如何看待正在升温的反烧浪潮?》通过援引环保专家的观点,告知公众垃圾焚烧厂与癌症发病率提高之间毫不相干,也呼吁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应本着对公众负责的原则,更加科学严谨地报道真相。

总之,经过多方引导,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对垃圾焚烧的不利舆论导向,促使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得到迅猛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


(本文供图/黄璐 奚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