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中心城区社区花园营造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14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刘悦来  尹科娈


百草园的自然笔记观察课程.jpg

百草园的自然笔记观察课程


目前,在上海有近20 处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社区花园,分布在各个区的街区、社区、学校和园区内,本文主要选择同在上海市杨浦区的企业支持的“公共开放街区型”创智农园和街道支持的“住区内部自治型”百草园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在当下中国高密度中心城区中的社区花园营造策略。


为什么要研究社区花园

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仅依靠政府力量或者市场调节很难有效地解决众多社会性问题,而依靠组织民间力量、调动民间资源来进行社会治理成为有效途径。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事物繁杂,需要借助一定的活动空间载体和治理支点来为社区居民赋能以及便于串联其他相关社区事务。近年开始出现地方组织,一方面在努力通过游说城市决策机构,争取能够在城市空间开展结合自然教育活动的农园建设中获得政策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有其自主性,借助自由多元化的景观特性,不以商业目的为主的景观模式化批量化生产,而是更多地从市民的需求着手,结合每个地块具体的特征来进行社区花园营造,并有部分权利去整合多方资源和组织市民参与农园的建设和维护。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末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2015年上海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3145平方公里,意味着建设用地增量只有40平方公里。《规划》表示,新增建设用地中着力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和民生、公益类项目用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存量土地更新优化成为主要方式,社区空间已然成为优化存量的绿地空间、提升城市隙地与小微空间品质的前沿阵地。在追求高效经济发展的过去,居住区绿地中心花园的空间生产逐渐成为商品化的配置,呈现出景观元素单一和设计理念相似的特征。


社区花园实现的要素是什么

以创智农园和百草园为例的两类社区花园的基本概况如表1 所示,针对这两类社区花园有3 个核心的要素需要确定:


p43.jpg


1.土地权属的确定。街区型社区花园面积相对较大,周边用地性质较为复杂,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具体地块的建设权管理权会有调整;住区型社区花园面积相对较小,周边多为住宅建筑,内部居民比较稳定,土地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由居委会或业委会管理。之所以需要确定土地权属是因为居民长期没有形成自觉的空间参与管理意识,不了解自己的权责,自然也就拱手将绿地托管给物业或是居委,“集体所有”就成了“集体没有”。

2.资金预算的到位。街区型出资方一般是政府和企业,拥有比较强势的话语权,一般是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来运营管理。住区型有两个重要资金渠道,一是街道出资,居委会负责引导政策资金进入,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支持业委会和社区自治组织开展工作;二是业委会使用自筹金或是自治金建设(上海众多没有业委会的老旧小区居委会代行这一职能)。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宽集资渠道,例如企业的社区责任部门、基金会的资助、社区商家的反哺、居民个人的出资等,融资渠道越丰富,社区花园的参与性就越多。

3.营造主体的分工。社区花园的营造主体各不相同,街区型花园一般是由出资方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来运营管理;住区型社区花园则可以以居委会、自治组织或者社区积极分子来作为主导运营管理。


百草园鸟瞰.jpg

百草园所在鞍山四村片区鸟瞰图


社区花园的分类及营造主体分析

1.综合街区型社区花园。由若干个不同属性的区域组合,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业、学校等类型用地,所以社区花园的营造主体依据其用地权属结合专业托管的形式可以灵活变动。在一定的区域内存在较多的利益集团和权属方,各方团体之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需要组织方反复的沟通协调,谨慎推行,甚至是妥协。这类社区花园的使用人群构成较为复杂,既为场地创造了多样化的人流,又对其复合功能组合提出要求,需要考虑到服务范围多种使用人群的需求。



创智农园小小梦花园.jpg

创智农园小小梦花园


2.园区型社区花园。产业园区的权属明确,土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归属企业,使用人群多为园区内工作人员,整体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使用时间多为工作时间,但户外活动时间少。园区对社区花园景观和内容的品质要求较高;可与园区内企业形成共建关系,共享资源。

3.住区型社区花园。住宅土地归全体业主所有,商品房住区由业委会和居委会召开居民大会讨论通过,老旧社区由于上个世纪住房制度不完善,导致目前没有统一的业委会和管委会,主要由居委会负责社区事务。商品房住宅区由于建成时间晚,绿化品质相对较高,社群关系疏离,对公共事务关注参与度低,但业主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较高,适合居民内部小团体自发组织社区花园的建设。老旧住宅区由于建成时间早,设施老旧,景观品质差,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经费,居住人群多为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园艺兴趣爱好者多。

4.校区型社区花园。校区内部统一化管理,成立相应的部门统筹管理花园,对于社区花园的景观性维持有一定的保证。社区花园扮演着户外教室的作用,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参与自然实践,具有自然体验和科普教育的功能。这类花园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可以与教学课程、果蔬种植相结合。


社区花园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1.政府层面。政府层面呈现一定的立体化。具体而言,该项目涉及的政府层面有:绿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园项目的政策监督、指标核准;五角场街道办事处,行使区政府的综合管理派出职能,形成了以街道自治办为主要渠道的社区自治实验机制,街道政府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多渠道地推动民众参与社区建设;居委会从法律上来讲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实际操作中行为类似政府。创智坊居委在项目之初,就组织参与和发起支持,对社区融合与空间互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智区位图.jpg

创智农园区位图


2.企业层面。农园作为企业代建代管项目,其中瑞安集团创智天地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农园的策划设计到建设运维,主体经费由创智天地提供,并保证空间持续地开放共享。在管理层面,创智天地以社会招募的方式,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运维。在实际运维中,企业通过管理区域的大平台系统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执行。

3.社会组织。农园日常运维由社会组织——四叶草堂旗下的运营机构“留耕文化”负责,对农园进行专业技术、日常管理、运营组织的工作。四叶草堂(全称为“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作为一家致力于自然教育与体验、永续设计以及社区营造的民办非企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以青少年为主,藉由公众的高度参与,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与社区互动融合。

4.民众层面。社区民众以各种方式使用农园并参与农园的管理维护,其中认养认建是关键的动力支持。在企业的支持、政府的引导及社会组织的悉心培育下,目前农园的社区自组织正在建设中。可以预见,类似以老年人为主体的花友会、以幼童为主体的小小志愿者团队,以及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时尚园艺等群众自发的社团组织,将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悦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尹科娈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