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打造奉贤垃圾分类宣传新模式 联合社会力量共谱分类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秦 颖


垃圾分类节目下乡


老师在农户家里宣传垃圾分类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贯彻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扩大垃圾分类宣传的社会覆盖面,自2017年起,奉贤区绿化市容局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教育手段,联手各职能部门,借助社会力量,多领域、全方位地宣传垃圾分类,积极营造全民发动、全员参与的浓郁氛围,有力助推全程分类工作。


一、专业融合,打造精细化垃圾分类宣传模式

自2010年垃圾分类推行以来,奉贤区绿化市容局一直致力于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的课堂宣传,但受到人手不够、形式单一、覆盖面小的约束,始终困于单打独斗的局面。2017年起,区绿化市容局拓宽思路,寻找可以合作的一切社会力量。首先考虑的就是具有专业师资力量的教育机构。在奉贤区教育局全力配合下,共同组建了垃圾分类面对面宣讲平台。这支由8名奉城成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垃圾分类宣讲队伍,经过前期对现场分类处置点参观、分类情况的掌握,制作了垃圾分类宣讲PPT,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账户、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及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三个方面。从垃圾分类趋势到具体分类处置末端设施介绍,老师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问题。同时,结合实际不断更新课件内容。通过由单位申请、区局对接、老师上门的形式,同时,根据申请,不同行业、不同要求调节课件,整个垃圾分类专业培训顺畅有序。
联合宣传队的8位老师从去年6月底开始,顶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中有年轻的教师骨干,也有马上要退休的老教师,共同的特点就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并合理安排本职工作,做到本职与志愿两不误。
培训课堂“不拘小节,因地制宜”,有区机管局召集的30多家委办局参加的综合性培训,也有属地经济园区开展的200多家企业第一负责人参与的大规模培训,更有直接设在农户家中的宅基课堂,摆上板凳茶壶,老师们围圈而坐,互动气氛更加热烈。老师们用宏亮的声音、风趣的话语,春风化雨般将垃圾分类知识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人心中。通过有限的45分钟培训,唤醒了人们深埋在心底的环保意识,培训中,当场就有企业老总发朋友圈宣布加入环保低碳行动。
截至到2018年8月底,共有56个党政机关、35个居委、80个村委、4个经济园区、230家企事业单位、3万多居民,参加了共计160多个课程的垃圾分类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各基层市容环卫部门与各单位及时进行分类收运工作的对接,已经开展的继续提升水平,需要整改的马上落实纠错。部分单位、居委在培训后续组建了自己单位、社区的分类小教员队伍,并组织参观了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使广大的居民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更加详细、深入地接触了垃圾分类,对环卫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分类宣讲团两年的历程,是业务工作和专业师资的完美融合,得到了各方面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区校联合、发挥所长,将一部分专业的教师队伍融入到社会发展、家乡建设的潮流中,成功助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又完美展示了成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奉贤区教育局还以此为基础,探索今后将此模式不断推广。


二、各方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党建联建等志愿团队作用

在垃圾分类大宣传格局中,奉贤区各属地政府也在不断延伸分类宣传渠道,以党建中心、妇联、工会、团青以及村(居)委等组织活动为载体,将垃圾分类培训融入了党课培训、工会之家、青年讲座、宅基课堂等一个个小团体。截至目前,全区设置集中宣传点185处。
同时,奉贤区绿化市容局利用各类社会组织资源优势,联同区内优秀的艺术团队,借助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国家园林城区创建、垃圾分类等重要工作为创作主题,通过短剧小品、表演唱、互动分类游戏等多种形式,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到市民文化大餐中。文艺汇演、“三下乡”和专场展示,所到之处,广受好评。其中,有一支由十多位处级退休干部组成的区管退休干部志愿者团队,他们以身作则、发挥余热,认真排练小品、说唱,深入各农村地区开展《再出发,绿色环保乡村行》等主题文化宣传活动,演出30多场次。通过这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本土本乡的老百姓“看到”了垃圾分类,了解了垃圾分类。


三、机制保障,发挥分类宣传工作联络员队伍作用

在社会力量不断融入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活跃在各个岗位的市容环卫人也在为垃圾分类出力。在去年开展的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试点工作中,奉贤区绿化市容局积极探索分类推进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联络员制度。通过区局三位副局长带队和区市容所中层以上干部划片包干,由区所22个在职党员组建联络员队伍,分成8组,至少每周下乡一次现场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做好督促工作。同时由区垃圾分类联席办牵头,每周一次召开联络组进展情况汇报会,总结进展,分析问题,统筹布置,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去年的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创建正值夏日,各联络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定期地穿梭在乡间小道,偏远的地方导航都导不到,只能挨家挨户一路问过去。找到了各地的根据地,就迅速掌握村情,指导村委工作组制定分类方案、开展分类培训、建立分类渠道、做好考核公示。向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一遍遍地讲解如何分类,手把手地丢一次茄子皮、玉米杆。从开始的两眼一抹黑,到慢慢地分类桶也放好了,宣传标语也上墙了,垃圾收集点的分类垃圾也越来越清晰了。一位年长的党员说,每次迎着朝阳出发,追着落日回家,虽然很累,但看到家乡变得这么干净整洁还是很开心,流下的汗水没有白费啊!这支农村分类治理的联络员队伍有个群名叫“燃烧的火炬”,象征着每一位联络员都是一束明亮的火苗,聚在一起就是一把燃烧的火炬。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央住建部督导考评下,奉贤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被列为A档区,在全市评分名列第一。这支“火炬”队伍也获得了2017年度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青年标杆突击队”的荣誉称号。


老师在委办局进行垃圾分类培训.jpg

老师在委办局进行垃圾分类培训


2018年,为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实效,奉贤区绿化市容局在联络员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垃圾分类五项工作制度,建立了全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联络员机构框架。第一,点评例会制度,每双周召开一次推进情况的点评例会;第二,联络员督导制度,联络员队伍每双周至少一次下基层督促指导;第三,第三方考评公示制度,城市化区域每月一次第三方考评,农村地区每双月一次全覆盖考评,考评结果直送区、镇主要领导;第四,“荣辱榜”公示制度,每月在村居显著位置公示《保洁员评比排行榜》和《农户(楼道)分类排行榜》;第五项制度,也是今年正在推行试点的“六大系统”,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透明化发展需求,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监督考评、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技术应用,着手打造电子称重系统、社会监督系统、预约回收系统、督察考评系统、宣传教育系统、生活垃圾收费系统,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效。
(作者单位: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