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业:持续改善质量 全力推进“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20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陈立民


黄浦  外滩外白渡桥(“扬帆启航新征程” 大型立体花坛)张海忠.jpg

 外滩外白渡桥“扬帆启航新征程”大型立体花坛(张海忠/摄)


上海是一座具有质量基因的城市。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正成为其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持续改善上海绿化市容质量,全力推进“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建设,既是上海绿化市容全行业的使命,也是政府、企业、社会、全民的责任和追求。


一、“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含义

近几年,我国提出了振兴“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战略。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对上海 “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要求,结合上海创建“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提出创建“上海品牌”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以及上海人的共同追求。

上海绿化市容的产品,就是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整洁、美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而公园绿地、林地和湿地生态环境营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容貌及其所衍生或呈现的公共服务水平体系,构成了上海绿化市容的质量。


二、“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建设概况

1.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稳中有升


image001 副本.jpg


2.2017年星级公园占比接近半数


image002 副本.jpg


3.2017年公园游人量明显上升


61.jpg


4.2017年星级公厕占比趋于合理


61-2.jpg


2018年,由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旅游委、市精神文明办、东方网、市市容环境监测中心、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全民参与的评选活动,全市280家优秀公厕中有20家公厕脱颖而出,荣获“最美厕所”称号。

5.2015年~2017年质量发展指标持续改善

城市公园总数增至243座,其中,开放夜公园总数达133座,新建郊野公园7座。森林覆盖率从14% 增长到16.2%。新建林地4580公顷(约6.87万亩)、绿地1200公顷、立体绿化40.45公顷、绿道216公里(全市累计绿道总量达447公里)。创建林荫道24条(全市累计总量达198条)。

 2017年,上海林地面积达10万公顷,其中,果树面积23.5万亩,主栽树种有桃、梨、柑橘、葡萄,全年果品总产量达30.7万吨 ,总产值22.9亿元。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行果品质量“三认证一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开展上海“信得过果园”培育与评比,至今已有69家企业获命名。

“补短板、治五乱”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率达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从95%提高到100%。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35%,末端处置能力达24650吨/日,其中,焚烧处置13300吨/日,全年清运生活垃圾899.5万吨。静安、松江、崇明等区率先实现了强制分类全覆盖。建成三个全国农村垃圾分类示范区,300个垃圾分类示范行政村。

6. 标准化支撑品牌质量提升初显成效

目前,全系统建有五个全国性及四个地方性专业机构:“全国城镇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国家林业局花卉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上海)” “国家林业局花卉品种DUS测试中心——‘一品红’和‘绣球’”“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市容环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园林绿化质量检测中心”。


2016年1月,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jpg

2016年1月,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张明/摄)


全系统完成了《上海园林绿化标准体系(修订)》等6项标准(定额)体系,160多项现行有效标准公布于绿化市容科创平台共享。修订了《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确保每年标准化专项投入100万元以上。全行业累计1500余人获得了标准化岗位证书、50余人获得了上海市标准化工程师职业资格。将上海市区长质量奖考核与各区绿化市容发展挂钩以加强质量考核激励。完成《绿化用有机基质》等6项国家标准、主编全国《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上海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化试点》和《生活垃圾集装化运输服务管理标准化》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地标《固体废弃物水上集装化运输通用要求》被列为首批长三角地方标准互认实施协议。完成《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设计导则(试行)》等12项标准化预研究项目,发布并实施《城市容貌规范》等15项地方标准,完成《上海迪士尼农田表土保护再利用》等12项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了“上海东林方杉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为“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累计开展标准化宣贯30余场次、受训职工5000余人。累计获奖项20余项:长三角标准化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级标准化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三、全力推进“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建设的思考

对标卓越全球城市目标和上海品牌创建要求,需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全面加强培育质量品牌文化,全力推进质量品牌管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对策如下:

1.需求导向,调整战略

上海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愿与日俱增,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解决“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应引入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摒弃“补短板、打补丁”追求数量增长的习惯思维,通过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创建,锲而不舍、持续改善上海绿化市容质量。

2. 适应环境,明确定位

基于上述品牌战略和所处的内外社会经济环境和行业产业转型实际状况,“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定位应突出“开放、融合、精致”。观念和政策上应比以前更开放、更敢于担当,更勇于实践。管理和科技创新上应急起直追,善于融合国内外一切可应用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价值取向、行为偏好和格调上应更追求人性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精致品质和卓越的工匠精神。

3.明晰角色,理清关系

政府:应在关乎民生、公益、安全质量、市场监管、保护创新和营商环境方面,依法改善监管和引导的制度环境。比如;市局近年来持续参与全市“双打”和开展林业植物新品保护行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实行了更严格的企业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参与了国家、省市、区县的政府质量奖推荐和考核工作,同时,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为改善营商环境,释放了社会和市场活力。在主导公益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标编制和实施的同时,服务并引导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和骨干企业自主编制和实施市场主导竞争性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1212121212121.jpg

在今年植树节上,李强书记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要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宿根花卉以其管理养护方便、品种资源丰富、花色叶色多样、药用、食用价值兼具等特点,而成为推进上海市“四化”建设的重要苗木材料(陈立民/供图)


企业:“上海绿化市容”品牌由所有从业的企业品牌所构成,不问所有制和区域,只要参与和承担上海绿化市容建设和运行事务的企业,都是“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创建的主体。企业是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和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在依法经营,自主经营,以重合同、守信用的前提下,需要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提质增效的动力机制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机制,创建企业的质量品牌,以适应消费需求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近年来,上海环境实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荣获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及配套设施(一期)项目》承建单位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等。

社会:凡是社会能办的事,应当由社会自治。比如,小区的绿化及市容问题可由居住小区业委会、居委会自主处理。凡是第三方能做的事,应当交由第三方承担。绿化及市容的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合格评定)等服务需求潜力大,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化、专业机构介入,如法国必维公司多年来开展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检测认证业务。

市民:市民是绿化市容品牌的终极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监督者,市民的保护环境意识和爱绿护林、不乱丢垃圾、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等良好行为以及合理化建议和投诉,对绿化市容品牌的创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创建的根本动力。近年来绿化市容市民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告别陋习的市民日益增多。为大力推进“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创建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4.协力推进,共享卓越

由于绿化市容行业的相关产业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群众性和系统性、辅助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品牌创建不同于工业企业的路径,而是需要城市建设和管理全产业链企业参与和支撑,需要城市的主人全体市民的自觉参与,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全民在合理有效的机制安排和角色分工合作中携手,面对绿化市容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变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去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上海绿化市容”品牌。

总之,“上海品牌”创建,需要“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创建的全体实践者用全面质量管理行动和业绩去丰富、去诠释,更需要上海政府、市民和企业、社会各界在理念上的转变,在每一项政策文件、每一件产品、每一项服务、每一件工作,每一个行为习惯和细节中去改善、去展现。

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决定,明年会议主题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因此,高度重视“上海绿化市容”品牌创建,全力推进“上海品牌”创建,恰逢其时,时不我待。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副调研员)


参考文献:

① 《营销管理 分析、计划和控制》【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②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③ 《上海市绿化市容统计年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