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简讯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全国乡村绿化行动将启动 

近日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对社会资本利用荒山荒地集中连片进行植树造林,以及开展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


杭州“垃圾分类”写入小学地方教材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推出新的小学地方教材《最忆杭州》,首次将“垃圾分类”等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写入其中。《最忆杭州》目前在三年级和七年级版本中专门设置了“垃圾分类”的章节。三年级教材主要涉及垃圾来源、垃圾分类等;七年级教材则开始普及杭州的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知识,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

摘自:环卫科技网


成都首个“有害垃圾收集日”收集有害垃圾0.8吨

成都市将每月最后一天定为成都市“有害垃圾收集日”。2018年10月31日,是首个“有害垃圾收集日”,成都有900余个小区开展了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和宣传推广活动,累计收集有害垃圾0.8吨。现阶段成都市环保部门确定的居民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包括五大类,根据不同方式进行科学处理。目前,成都市设有275个有害垃圾暂存点,配备了102辆有害垃圾收运车。

摘自:封面新闻


广东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出台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该名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和广东省野生植物资源状况选定,目的在于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并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法律依据。第一批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涉及13科10个物种。

摘自:广州日报


北京“建筑垃圾”铺上乡村公路

日前,北京实验性地使用了建筑垃圾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铺设道路底基层,实现变废为宝。这两条路施工的完成,为今后大面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提供了经验及相关数据。相关政策正积极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优先使用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的再生骨料,应用于像修路时使用的水稳层、公园建设的一些地基垫层、园林铺装、广场及微地形景观地面形象、铺道砖、植草砖等多个领域。

摘自:北京日报


海南致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海南以问题为导向,自我加压,用更科学的规划,更严密的保护,更严格的治理,致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海南通过“多规合一”加强统筹,推动解决生态功能区划与相关部门规划交叉重叠问题,坚持陆海统筹,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分别占海南陆域面积、近岸海域面积的33.5%和35.1%。 

摘自:人民日报


西藏1/3以上国土建成自然保护区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1处,总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面积居全国第一。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西藏森林面积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14%,森林蓄积量228254万立方米,各项指标与第八次连清相比均明显增加。日前,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已挂牌成立,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成果将渗透至西藏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

摘自:中国绿色时报


江西一高校生为植物打造专属“身份证”

为科普树木知识,12月17日,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城规15级学生为该校200株植物制作了专属“身份证”。

据介绍,“身份证”是一块木板,上面有植物的基本信息和二维码。学生只需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链接到《中国植物志》的页面,进而了解该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植物文化等相关信息。

摘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