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对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定价模型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冯文瑰


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实践,从定价模型建设切入,通过对现行调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分析,针对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定价模型建设,从原则方向及机制保障视角作出思考。


一、定价模型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大型垃圾处置设施由于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大多采用PPP模式进行开发和运营。在特许经营的垃圾处置设施项目中,社会资本参与整个过程,从开始的设计施工到后期的运营管理、设备保养等,都要通过使用者付费或政府付费获得合理的投资利润,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垃圾处置合理定价重要性:

(一)增强垃圾处置价格的弹性,合理确定垃圾处置价格

在实际运营中,项目面临政策、资金多重风险,也有货币贬值、成本波动等多种因素,因此构建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的垃圾处置定价模型,有利于应对由于风险因素和成本变动因素带来的垃圾处置价格变化,增加垃圾处置价格的弹性,发挥价格的调控和杠杆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垃圾处置价格体系。

(二)合理调节项目的利润水平,平衡垃圾处置项目利益

建立合理的垃圾处置价格定价模型,可以防止不合理的处置价格使垃圾末端处置企业产生暴利或亏损,同时保证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

(三)提升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增强末端处置能级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定价模型的探索和研究对于垃圾处置行业的管理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生活垃圾资金管理绩效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大型垃圾处置项目多采用PPP模式的趋势下,探索定价模型和科学的定价方法,建立完善合理的价格调整和定价机制,是保证项目稳定、持续运营的保障,也是推动垃圾处置PPP项目成熟和完备的重要内容。


二、定价模型建设的基本面

(一)现行定价模型理论基础

目前,垃圾处置项目主要采用PPP模式运营,其中运用最多的为BOT方式和委托运营方式,垃圾处置结算定价主要采用综合物价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等模型。

1.综合物价指数模型。综合物价指数模型是指将全国价格水平作为定价模型因子,同时对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垃圾处置价格上涨和下调进行测算,但为了避免价格细微变化带来巨大的价格调整反应,通常对综合价格指数进行界限划定,对于波动较小的价格变化不予以考虑。在项目调价的条款设立时,通常会设定综合价格指数的变化区间,当综合价格指数的变化超过该区间时,则进行调整定价,其数学模型:


57-1.jpg


2.内部收益率定价调整模型。内部收益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率,或者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我们可以通过“插值法”找出使垃圾处置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计算项目可以达到的内部收益率。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公式:


57-2.jpg


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当垃圾处置价格未达到项目的预期收益水平时,需要调高价格保持项目的收益水平;当项目的垃圾处置价格超出项目的预期收益水平时,就需要调低垃圾处置价格,降低项目的收益水平。

(二)现行定价模式分析

从上海市现有垃圾处置设施整体来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分析等都由政府主导完成,由于欠缺参考数据、缺乏运营经验,并不能很好地估算出项目的实际效益和现金流量水平,由于垃圾处置价格存在相对稳定的需求,原则上价格使用周期为5年,项目投入使用后,会发现项目实际财务成本、盈利水平与估算偏离较大,且短期内很难调整价格,导致公允失衡,这些问题主要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处置项目的运营合同期一般为15~20年,合同在签订初期,针对投资收益的约束性条款往往比较笼统,对价格调整条件等要素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定价调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定价的前期评估属于较强的前瞻性预测,且涉及财务定额又具有较强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当缺乏较完整、系统的参考数据支持时,很难做到精准定价,进而形成价格及相关参数定额的偏离和失衡,同时在项目可持续经营利益和社会公益利益上也比较难以统筹和平衡。

3.由于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垃圾处置价格调整模型,没有相应的价格调整细则和执行流程,定价调整工作缺乏标准和参考依据,加之缺少统一的定价调整方法,尤其是在运营方提出需要提高垃圾处置价格时,无法合理确定调价和调整幅度的可行性。


三、定价模型建设的思考

(一)定价模型建设原则方向

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定价模型是指在定价原则的基础上,约定了定价的条件、周期和调整周期等,以原有的垃圾处置价格为基数,衡量垃圾处置项目中运营产生的风险因素和成本因素等会对垃圾处置项目的利润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适用于垃圾处置定价调整的模型,定价模型的建设原则方向:

1.社会可承受性。垃圾处置按照社会产品的划分类型,它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营利性,不是纯公共物品,但是它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日常社会生活垃圾处置的需求,具有公益性,因而垃圾处置项目带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同时由于垃圾处置项目具有一定的外部性,需要一定的政府补贴,我们在进行垃圾处置项目定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垃圾处置项目的公益性质,测算社会公众和政府财政部门的可承受力,发挥垃圾处置项目的公共服务属性,提高垃圾处置的经营效率,不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


b1_1.jpg

b2_1.jpg

定价流程


2.可持续经营性。垃圾处置项目带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并不是完全的公共物品。同时,垃圾处置项目建设投入上亿,大多采用PPP或者委托运营的方式进行建设和运营,我们在保证垃圾处置项目的公共属性时,也应当合理测算项目的投资支出、处置收入和成本,制定合理的处置价格,维持项目的持续经营,提高项目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也是项目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3.定价模型的周期性。当前的垃圾处置项目运营周期普遍较长,通常合同期都在15~20年,而垃圾处置项目处置价格的调整周期也相应比较长,通常在5年左右。由于在整个运营周期中,垃圾处置项目的风险和成本因素在不断变化,垃圾处置价格的调整周期应当具有阶段性差异。在项目运营的初期时,由于价格在前期测算时,缺乏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对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和利润水平等测算定价通常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项目的运营周期初期调整时间应当短一些,通常在1~2年比较合理。在项目中后期,由于项目运营的成本趋于稳定,可以适当调整成本调整周期,通常2~3年周期比较合理。但是,由于各项目运营特点不同,在项目定价调整模型的周期确定上也应结合实际确定。

(二)定价模型建设机制保障

1.完善项目定价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随着近年来垃圾处置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政府的权力逐步下放,在垃圾处置项目的推动中,起着政策建设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规范垃圾处置市场,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促进整体垃圾处置行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为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处置行业建立服务平台,加大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规范项目招投标、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运营的流程。

政府作为垃圾处置项目中的一方,承担着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布局、建设筹划、运营监管等众多职能。需要加大对项目建设运营的监管力度,在注重社会资本回报收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益,特别是针对垃圾处置设施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要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置定价管理机制,密切关注项目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及时纠正偏差,为项目决策做更好的建议和指导。由于垃圾处置项目是基础设施项目,其项目的性质决定了项目的社会性。特别是目前在PPP模式下,价格与项目主体的权益关系非常密切,项目各主体有各自的定价目标,服务企业希望利润最大化,而公共管理部门则希望在某个既定的区域内,使定价尽可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PPP模式下定价始终考虑项目主体的目标平衡,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政府部门应当定期核价评审,合理规划控制成本,并逐步形成项目的成本、定额、目标标准,并以此形成定价标准清单,构建合理的动态定价体系,同时,政府应当定期监管垃圾处置设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时检测其所产生的各种排放物的指标,发现问题要及时责令企业整改,提高企业的自我监管意识,更大程度地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推进项目绿色和健康地发展。

2.建立项目评价机制,提升项目管理运营能级。

在垃圾处置项目市场的准入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资质和运能,后期往往忽视了项目的定期评价和绩效考评,导致垃圾处置成本不断上扬、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现象时有发生。健全的垃圾处置项目需要清晰的评价机制,通过财务评价、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垃圾处置价格实行合理定价和调整,并通过对项目分析,形成定价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效率,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重视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革。

建立有效的项目评价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明确:一是依托财务评价、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多元化评价方法,深入应用垃圾定价模型,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跟踪分析;二是建立分级、分责目标管理制度,将项目评价按责任主体和风险分担结构等进行分解、考核,深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以适应当前垃圾处置项目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升垃圾处置价格优质化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垃圾处置项目的价格定价标准体系,理清处置价格定价的内容、方法、流程,完善项目定价流程标准。应明确评价对象、主体和定价方法,确定定价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的定价标准流程,强化项目定价工作的规范性、持续性、有效性。对照项目定价标准,企业定期自我评价、自我核查,在已有数据的分析预测基础上,明确垃圾处置项目各个环节中的主要价格成本构成项目、成本结构、预算、人工、费准、耗材等定额和定量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通过定期审查预算资料、项目成本,核实收入和支出资料等绩效评价工作,及时扭转偏差,并依此相应调整项目,提高评价工作分析和预测能力;四是提升项目评价的系统性,全环节全过程动态评价。PPP项目从项目筹划、项目招投标、项目设计与建设、项目运营到项目移交,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全环节、全过程、全覆盖动态评价,全面掌握项目的运营情况,有效调控项目的经济效益。

3.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项目人才培养

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也是垃圾处置项目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垃圾处置项目法规制度建设中,我们应当理清思路,细化项目的操作规范,明确定价方式和价格调整口径,从项目的发起筹划、项目的招投标环节、项目的开发与项目的合同终止和移交全程规范,同时应当对项目产生的争议进行法律上的解释和解决,避免因为法律规定不清而引起争议,为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政府作为项目的参与方,应当承担项目的政策和法律风险,保障有关政策的连续性和持续性,给予项目一定的政策保护和支持,在社会上推行建立契约精神,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建立良好的社会与公众部门的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垃圾处置的整体水平,我们应当加大对PPP融资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培养专业的垃圾处置项目定价评审人才。垃圾处置定价和评审工作涉及项目管理、项目融资、公共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研究、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等多方面的领域研究,需要我们垃圾处置定价的研究与各个领域的研究合理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我们的项目科学发展提供支持。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综合监管系统(张静/供图)



(作者: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生活垃圾处置费结算办公室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