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局交流:松江家庭林场模式 强化公益林地管护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2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杨文

 

松江区陈宇剑区长调研农业工作,区农委周留昌主任汇报林业家庭管护情况.jpg

松江区陈宇剑区长调研农业工作,区农委周留昌主任汇报林业家庭管护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林地管护成效,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松江区借鉴农业家庭农场模式,推行了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林地管护的家庭林场养护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实施家庭管护基本情况

 

松江区家庭管护自2014年开展试点以来已连续实施了近5个年头,实施规模从最初的10户增加到目前的69户,养护面积达1.3万多亩,基本涵盖了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生态片林等大型政府造林林地,是我区主要的林地管护模式之一。

家庭管护要求家庭成员中必须有1人是林业养护社在职职工,以林地所在村的人员为优先选择对象(管护就近原则),要求身体健康,男性55周岁以下,女性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责任心强,敢于制止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掌握必要的交通、通讯技能。每户家庭日常管护要保证有2人以上参加,不得转包或长期雇用其他劳动力。

每户家庭管护林地面积200亩左右。家庭人员中1名林业养护社职工工资来源渠道不变,一是按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年收入2.5万元左右,二是区财政按200元/亩标准发放管护经费,全年经费4万元左右,两项合计,家庭年均收入可达6.5万元。

目前,家庭管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巡护、林地保洁、沟渠清理、杂草控制等内容。各街镇根据区级考核办法的要求制定镇级考核管理办法,与管护家庭逐年签定管护协议,并定期考核。在每亩200元的管护经费中提出50元作为年终考核经费,对考核分数不达标的予以扣除;区林业站和各街镇签定林地管护责任书,明确街镇管理职责,每年二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管护经费。

 

二、实施家庭管护取得的成效

 

家庭管护实施近5年来,松江区公益林管护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许多林地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

一是有效提升了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我区前几年林业养护专项经费200元/亩,以经费补贴的形式下发给各街镇,无法保证100%落到林业养护工作上去。实行家庭管护后,这笔经费直接发放给了养护家庭,在不增加经费的前提下,提高了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林地的养护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是有效增加了养护人员的家庭收入。我区家庭养护社成员一般都为失地农民,其他收入来源较少,实行家庭管护后,收入从2万多元提升到6万多元,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对工作岗位也倍加珍惜。

三是有效提升了林地养护的工作效率。实行家庭管护后,每户家庭2个劳动力负责200亩林地的日常养护,其他家庭成员闲暇时可以帮忙,虽然人员配备相比原来养护社1名养护人员负责20—50亩比例低很多,但是家庭管护改变了原来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工作效率提升,林地养护质量也极大提高。同时实施家庭管护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全区养护人员的配备,节省了财政投入。

四是有效提升了林地的养护质量。实施家庭管护后,养护人员职责明确,养护范围固定,每天开展林地巡护和日常养护,对自己管护林地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根据林地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养护措施。通过几年林地管理,较好控制住了恶性杂草,林地卫生有了很大改善,林地内乱堆物、乱种植、乱养殖现象明显减少,林地内的沟渠、道路等设施维护得当,基本杜绝了破坏林地、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现象,消除了森林火灾等安全隐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能力有限。家庭管护模式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只能满足日常的林地保洁、杂草清除、沟系清理等简单养护工作,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林地抚育、病虫害防治、大型基础设施维护等难度大的工作,无法满足林地长期管护的需要。

二是精细化程度不高。管护家庭成员一般为失地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在提升林地质量、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等科学化管理方面能力不足。

三是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差。由于人力有限,也没有大型的设施、设备,各养护家庭在等突发性事件时缺乏有效的应对能力。

 

四、下阶段实施家庭管护工作的打算

 

随着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松江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已累计新增公益林地面积2万多亩,增长了近一倍多。为了切实管好这些林地,我区积极探索林地管护模式,采取相关措施,以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2018年我区根据市局发布的公益林市场化养护指导价格及周边区县的养护经费落实情况,结合实际,积极向区财政争取,将养护经费从原来的200元/亩提升到了550元/亩,为新的一年有效提升我区公益林管护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是扩大区级公益林养护补贴的范围。前几年我区生态公益林养护资金补贴只发放给落实公益林家庭管护的7个街镇,养护面积只有1.3万多亩,其余公益林地均由街镇自行管护,由于各街镇重视程度不同,养护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林地存在失管失养现象。2018年开始,经区农委和区财政局联合发文决定,将历年来实施政府造林的公益林地全部纳入区级公益林养护补贴范围,养护面积达到了近4万亩,养护经费也从原来的每年600多万元提升到了2200多万元。

三是开展林地抚育,提高管护质量。林地日常管护继续采用家庭管护模式,要求各街镇对新增350元/亩的管护经费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间伐、补植、修剪、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林地抚育工作,项目完成后根据项目实际发生费用发放补贴资金,这不仅弥补了管护家庭的缺陷,同时也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

 

(作者:松江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