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机关交流:目标引领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6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 徐志平(处长):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关注着这件事,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实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明确了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定位;明确了全民参与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对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

一、新时尚要有新目标

2019年,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一要全面增速: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进居住区分类垃圾箱房和分类投放点的改造合计约1.7万余个;全面推进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8000个、中转站170座,实现居住区可回收物的便捷交投;全面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二要全面提质:2019年全面注重质量提升,全面统一按照70%比例要求开展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在实效方面,2019年要求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000吨,湿垃圾分类量(含居住区、菜场和餐厨垃圾)日均高于5520吨;两网融合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

二、新时尚要有新举措

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 全面加强社区动员。形成社区党组织、居委、物业、业委的“四位一体”合力。特别要落实街镇联办及居(村) 委每1-2周的垃圾分类工作分析评价制度。

二是落实层层紧逼机制,强化全链管理。研究制定相关区“湿垃圾不收费,干垃圾合计成本收费”的垃圾费结算制度。加大对中转环节的湿垃圾品质、运输环节混装监管。鼓励市民参与混装混运举报监督。持续推进“两网融合”点、站、场建设。

三是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宣传。确保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垃圾分类课程能落到实处。同时继续发挥市局爱心暑托班垃圾分类课程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机制,将学校教育引入社区,发挥学生志愿者在社区的小教员、宣传员、监督员作用。进一步发挥好本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总队”及各类第三方的宣传动员作用。同时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带头,发挥好公共机构的引领作用。

四是严格末端设施建设监管,提升“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发挥市生活垃圾设施建设指挥平台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末段设施建设。修订全市生活垃圾中转、处理设施监管办法,全面提升本市生活垃圾大型中转和末端设施管理水平。

五是用好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将考核重点权重用在“源头”和“末端”。对各类表现突出、严重落后等典型案例及时通报,直送相关直属领导机构和责任人。

三、新时尚要有新成效

一是变盆景为风景。2019年,要继续总结提炼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二是全面实现全程分类,强化信息化监管,杜绝混装混运,实现不分类可追溯。形成信息化平台监管平台。实现居民与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人与收运企业、收运与中转企业、中转与处置企业的互相监督。

三是社会参与面极大拓展,尤其是年轻人身体力行,垃圾分类成为文明人的标志性生活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密集型的宣传网络。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是形成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为全国垃圾分类提供可借鉴的“上海案例”。


wechatimg6.jpg

松江泖港片林(蔡耀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