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上海市城市行道树景观及养护需求调研
发布时间: 2019年06月20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唐瓴 梁晶 季德成 施凯峰 陈攀

 

行道树是城市彩化的风景线,它的栽植需要考虑适生性、抗逆性、观赏性和林荫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上海市常见行道树有悬铃木、香樟、栾树、榉树、朴树、无患子、银杏等,其中悬铃木和香樟占比较大。随着新优树种引进、“春景秋色”和绿化特色景观道路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推进,以及一大批景观道路的相继建成,行道树网络已成为上海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地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聚焦上海城市行道树建设案例及树种应用情况,一方面了解市民对上海行道树景观营造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调研案例,发现行道树建设养护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及不足。

课题组面向绿博士公众号粉丝群、绿化行业从业人员、调研路段随机抽取的市民以及特定人群开展问卷征集,基本覆盖全市16个区。问卷结果显示对行道树的科普宣传还有待加强;颜色方面除了绿色,黄色比红色更受市民喜爱。在实地调查中,课题组走访16个区,共计48条道路,涵盖至少21个树种。在对48条道路的养护调研后发现,现阶段行道树养护仍存在地下根系生长空间受限、土壤条件较差、修剪养护不到位、枝条处理不规范、老旧道路行道树盖板老化破损情况突出、竖桩绑扎管理不到位和更新不及时、病虫害防控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整体景观面貌呈现出树种品种和色彩较单一、不同树种适生性差异较大、部分植物配置合理性欠缺、区域效果不凸显、土壤裸露和保洁等问题。

 

二、典型案例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对上海市以及其他城市行道树建设的优秀案例进行整理:

(一)打造城市道路新亮点

林荫道的建设主要是选好树,养好树。为了打造城市道路绿化特色,要注重行道树树种的整齐划一和景观特色,还要考虑隔离带、花境、花坛等空间的景观布置效果、考虑绿化附属设施的样式选择等内容。

徐汇区的云锦路作为本市“2015年林荫道示范点项目”,绿化布置设计上,单侧机非隔离带新增行道树同人行道行道树呈“品”字形交叉种植。根据中央隔离带现状,设计双排行道树呈现“品”字形交叉种植,形成五排行道树种植区域。绿化景观设计上,人行道和机非隔离带树种选择无患子,中央隔离带树种选择实生银杏,树下配置兰花三七等新优地被植物,打造出“春景秋色”的林荫道示范道路。(图1)


(图 1)徐汇区云锦路.jpg

(图1)徐汇区云锦路


浦东新区的阳光大道及树阵广场采用规整式种植形式。阳光大道及树阵广场以高大落叶乔木为骨干树,中间层辅以灌木色块,主要种植有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禾女贞、瓜子黄杨、紫薇等多个品种。最下层以草花花境和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总体形成上中下三个层次,且层次分明、色彩缤纷。下层草花景观每季度更换一次,创造出地被的多样性和空间视野的开阔性。(图2)


(图 2)浦东新区阳光大道.jpg

(图2)浦东新区阳光大道


普陀区新村路道路板式较好,中央隔离带12米宽,但一直存在色彩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的缺陷。2016年初,普陀区绿化部门对中下层植物进行调整优化,将紫薇定为特色植物。在土壤改良后,自2016年春季至2017年春季,先后两次新增福建紫薇、美国紫薇、矮生紫薇以及紫薇12860株,形成了以紫薇为特色、多层次的绿化景观。松江的园中路,在两侧种植悬铃木的基础上,中央隔离带选用1米~2米高的造型常绿苗木(罗汉松和红继木等),夏季绿意浓浓,秋季黄绿缤纷。(图3~4)


(图 3)普陀新村路.jpg

(图3)普陀区新村路

 

(图 4)松江区园中路.jpg

(图4)松江区园中路


(二)探索生境改良新模式本市部分中心城区道路行

道树树穴狭小,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制约。同时,由于城市道路行道树种植土壤普遍存在压实情况,对树木根系发育生长影响较大。因此,改善行道树生境将成为未来的突破点。

静安区平顺路(近临汾路)在道路实施改建提升项目中,开展行道树种植树穴形式改良的应用研究,选用生态栽植模块应用示范:在种植穴中,将种植土回填均匀,中央留出一定规格的种植空间。该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树木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促进行道树健康生长。目前,该项技术应用处于初步研究探索阶段,种植的无患子配合日常养护,树干通直,枝叶广展,绿荫稠密,秋冬季满树叶色金黄,树木长势较好。(图5~6)


(图 5)静安区平顺路.jpg

(图5)静安区平顺路

 

(图 6)生态栽植模块.jpg

(图6)生态栽植模块

 

(三)构建林荫片区新体系

良好的林荫道能够形成林荫片区,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

花溪路作为全市首批被命名为林荫道的道路之一,周边道路也陆续被提名。为提升区域绿化道路整体面貌,普陀绿化管理部门围合枣阳路、桐柏路、花溪路、兰溪路和杏山路这5条林荫道,改建口袋公园(街心花园),营造一路一景,扩大绿荫花景的规模效应。同时,将曹杨环浜周边的曹杨公园、兰溪青年公园和枣阳园的公园围墙打开,打造环浜水系滨河景观,提升区域生态空间生物资源的连通性。(图7)

 

(图 7)普陀区花溪路林荫片区.jpg

(图7)普陀区花溪路林荫片区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林荫片区建设基于周边建筑的风貌保护和商业业态统一的良好条件,种植有悬铃木、香樟和乌桕等乔木,整体的林荫覆盖率较高。种植时统一了与周边建筑的种植间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街头绿地和绿化隔离带种植花灌木和宿根地被,为行道树良好生长和道路景观营造创造更好的条件。行道树树穴基本统一为弾石盖板,颜色尊重周边建筑的色调,选择了灰色。在衡山路、淮海路等重点道路选用复合式石材盖板,设计徐汇区的特殊标识,在细节上体现了对树木的尊重。(图8)


(图 8)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jpg

(图8)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

 

(四)重视道路景观新定位

城市道路景观的总体规划是展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一面镜子,北京、杭州、青岛、厦门、贵阳等城市在城市整体景观提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杭州绿化部门一直在研育适合杭城生长、符合杭城气质、独属杭城美景的城市花色植物。针对道路绿化种植的实际情况,以打造夏季木本花卉景观为突破口,选择适宜生长且色彩统一的紫薇和月季等木本花卉,潜心科学实验,研究花期调控,改变养护管理模式,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强化考核手段,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夏秋季花满杭城的盛景,为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打造了新样板。(图9~10)

 

(图 9)杭州道路中央隔离带的紫薇.jpg

(图9)杭州道路中央隔离带的紫薇


(图 10)杭州墙面绿化的爬藤月季.jpg

(图10)杭州墙面绿化的爬藤月季


贵阳市道路的行道树树种中银杏种植量较大,9月~10月秋色景观丰富,彩化的规模效应凸显。在诸多种植银杏的道路中,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作为新城区的主干道,长度约10公里,中央隔离带种植观花观叶的银杏、玉兰、海棠花搭配常绿的雪松和红叶李等植物,并种植低矮的开花地被和整型绿篱;机非隔离带种植广玉兰和悬铃木,行道树多种植在植被覆盖物之上。适宜的种植密度,饱满树木冠型,让这条近40米宽的道路绿荫、花朵和色叶并存,景观效果达到一年中的最佳时段。(图11~12)

 

(图 11)贵阳市林城东路春季的樱花.jpg

(图11)贵阳市林城东路春季的樱花

 

(图 12)贵阳市林城东路秋季的银杏.jpg

(图12)贵阳市林城东路秋季的银杏


三、调研总结及建议

本次调研聚焦上海市行道树建设和管理的重点路段,从行道树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从了解到参与,让道路绿化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关于行道树景观及养护认知的科普宣传应当从宣传内容、宣传途径、宣传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梳理和重点突破。

内容上,“讲好上海行道树故事”。用各方媒体、媒介对行道树的日常工作及相关内容进行宣传与科普,逐步让社会、市民理解并支持配合行道树养护工作。

途径上,加强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平台的宣传优势互补。关注老、中、青多个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引发社会大众对于行道树保护的共鸣。

形式上,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互通。线上组织行道树相关的春景秋色摄影比赛、行道树树种科普系列推文等。线下通过“绿博士”微信公众号地推活动,组织市民体验参观优秀案例,提升市民义务护绿意识,共同爱护身边的行道树。

(二)从点缀到绽放,让道路绿化装点城市之美

行道树景观的提升可以从树种筛选、规模种植和创新配置三个方面着手:

探索城市景观规模效益提升。注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重点打造某一个或者两个季节的效果。新建道路选择冠型良好统一的苗木,多考量乔灌木的搭配,从建设初期根据植物品种特征,考虑种植密度,不应为实现短期效果而忽略长远利益。加强林荫片区创建工作,在现有规模的林荫道基础之上,带动其周边道路,使林荫道连线成片,形成一块块林荫片区,逐步提升社会感知度和满意度。

挖掘新优品种自身景观优势。引导各区编制行道树树种规划,推广一批新优树、改造一批弱势树种、淘汰一批不适树种,引导新优树种连线成片,形成一路一景的景观格局。挖掘秋色红色系植物资源。引导“适树适地”的理念,通过养护管理切实改善树木地下生长空间,有效控制观赏期,提升观赏效果。

创新城市绿化景观新的配置方式。新建道路绿化树种要注重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常绿植物衬托落叶植物,落叶植物点缀常绿植物,发挥景观效益最大化。改建道路要在现有乔木生长良好的情况下,丰富配置层次,关注花灌木和宿根地被的配置,增加中层和下层开花色叶植物数量,打造隔离带自然式配置方式。

(三)从常规到精细,用匠心养护行道树健康生长

行道树养护质量的提升应当从标准制定、细节管理和工匠培养三个方面着手:

让标准结合实际。重视相关标准规程的制定修订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养护质量、行道树栽植和养护规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和优化,以适应本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用细节决定质量。制定“一路一养护”工作台历和养护月历。按照标准和规程规范日常养护,适时开展行道树施肥工作,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推进绿色防控、抓好设施保洁、构建行业内外的信息化平台,探寻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监督模式,拉近行道树养护与周边居民的距离。

将工匠培养作为目标。在经费保障到位的前提下,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组织推动行道树专一养护队伍建设。通过市区联动,举办行道树修剪培训班,打造一支人员稳定、技术过硬的专业养护队伍,为行道树养护精细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