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第十三届中国菊展四大特点彰显创新融合生态理念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6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唐文斌


第十三届中国菊花展览会于11月26日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1个月里,菊展主会场共青森林公园观展游客达到100余万人次,菊展分会场嘉定汇龙潭公园、松江方塔公园也是观者如云,游客人次同比往届明显增加,充分体现了全国菊展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

本届菊展精品荟萃,有代表国内菊艺最高水平的精品菊花和菊艺景观形成12大主题展区,展现了各地的精致菊艺、推广了先进的菊花栽培技术、传递了深厚的菊花文化底蕴。菊展采取主、分会场联动,区域协同参展的办展模式,以苍郁的自然森林、浓郁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为背景,在7万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为游客营造出缤纷多彩、韵味独具的观赏体验。


醉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jpg

醉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本届菊展可谓匠心独运,总的来说有四大特点:


一、一届景点与公园环境有机结合的生态菊展

主会场共青森林公园以“自然、野趣、宁静、粗犷”的建园理念,成为上海市中心区域极具森林特色的生态绿肺。在此次布展中,公园巧妙利用自身大量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形成天然背景,将30余万株、200多种本底植物以及15万平方米水系与各种菊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空间,使展区间布局疏密有致,呈现出“看似林尽水缘处,又是万花丛中来”的独特观展体验。分会场嘉定汇龙潭公园以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汇龙潭为核心,形成“一园、一轴、多点”的布展思路,将菊艺景观融入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等古建筑,与亭、台、楼、阁、花廊、水榭亲密接触,尽显秋菊雅韵。分会场松江方塔园以方塔主广场区域至亲水坪园路为主要环形园路连接各个景点,形成一带一环多点格局,充分考虑游客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视觉变化,创造出符合人行视觉与行为心理的植物景观。


京华菊韵.jpg

京华菊韵


二、一届展点、展台制作工艺最为精细的艺术菊展

本届菊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和要求,巧妙地将一亭、一楼、一树、一草都设计成菊艺最佳的天然载体,使粗犷的自然景观与精致的菊艺布景有机融合,让游客充分领略现代菊艺的迷人魅力。而室外菊花造景更是体量庞大、视觉震撼,如以燕京八景为主题打造的浮雕立体画卷,呈现一幅精美绝伦的三维立体山水风景画;以菊艺打造的步入式江南园林,精致细腻足以乱真。


三、一届主、分会场联动,异彩纷呈的和谐菊展

本次展览采取“一主两分”,主、分会场联合办展,区域协同参展的模式,有效调动各区参展积极性,更好地满足全市市民游客观展的需求。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主会场,依托园内丰富的植物群落与水系,营造出璨菊满园、树染秋霞的自然氛围。嘉定区汇龙潭公园和松江区方塔园为分会场,汇龙潭“潭起”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方塔园“建塔”始建于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3年),两者都浸润着浓郁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与菊花这一源自中国的传统名花相得益彰。主、分会场将菊花与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景观特色有机结合,打造出本届菊展独具韵味的菊艺景观。同时,上海各区积极参展,将各自标志性元素巧妙融合于景点之中,既展现了上海各地菊艺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又在进博会召开之际让全国人民通过菊艺,了解上海,爱上上海。


丝海梦航.jpg

丝海梦航


四、一届科技、文化、艺术创新融合的魅力菊展

本届菊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贯穿展览始终。通过VR、AR、智能语音导航等信息技术,将菊艺与潮流科技相结合,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全方位烘托出菊花多元之美。在手机智能终端,游客可以通过微信上的“菊展导赏系统”和“赏菊小助手”小程序,在线上体验从预约活动到景点介绍等10余项服务内容;在展出现场,百米长的“AR新媒体艺术展”将光影与科普合二为一;7场菊文化主题活动将文化、趣味、时尚、运动等元素有机整合,为市民游客打造出一届可赏、可玩、可学的魅力菊展。

菊展秉持“以菊为媒、文化搭台、艺术融合”的办展理念,举办了包括“咏菊书画艺术展、插花艺术展、森林时尚秀、长三角戏剧演出、公益暖心游、环菊海花漾跑、摄影大赛”等在内的多场主题文化活动,并专设市民菊花展台鼓励游客积极参与。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上海菊花文化内涵得到有效提升,市民群众的爱菊热情进一步升华。

 

作者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办公室主任)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