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春花秋实四十载 与时俱进环卫兴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02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陶渊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外单位调入环卫局工作,经历并目睹了上海环卫事业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前,上海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是:垃圾出路难,市中心道路两侧经常有垃圾堆积;粪便经常冒溢,臭气冲天,市民怨声载道;公厕严重不足,上厕所难成为社会一大热点;垃圾清运车陈旧落后,晴天车过满街灰,雨天车过一街泥;部分地区差乱脏情况严重,到了晚间全城昏暗一片……全系统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余人,那时的环卫工作基本可用“艰苦、辛苦、清苦”“三苦”概括。上海环卫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指引下,上海环卫系统全体职工艰苦奋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孕育“三次转变”,构建“三大系统”,实现“三大跨越”。

 

一、解放思想,孕育三次转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环卫系统既面临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的极好机遇,又面临行业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以及设施装备、人才匮乏等方面滞后时代发展的重大挑战。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党政班子敏锐地感受到这一切,明确提出:“上海环卫的新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必须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一致。”为此,必须打破条条框框,转变体制机制,探索适合环卫发展规律的新路。

(一)“九五”孕育十大转变

行业管理要从管事业向全社会,全行业转变;环卫作业要从人、财、物直接管理向依靠经济、法制、行政手段的综合管理转变;环卫机制要从单纯服务向服务和经营转变;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要从市单一承担向市区共同承担转变;生活垃圾处置方式要从单一填埋向填埋、焚烧、生化处理等多种方式转变;生活垃圾长途转运方式要以水运为主向水陆并运转变;队伍建设要从重数量扩张向数量和素质综合提升转变;经济运行要从封闭循环向开放,多元投融资转变;资产管理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机构设置要从政企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

(二)“十五”孕育新十大转变

政府职能要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行政管理要从直接、包揽向指导、服务、监管转变;管理方式要从条块包管向“三大三全”依法管理转变(“三大”:大环境、大卫生、大行业;“三全”:全过程、全社会、全覆盖。2000年市容管理职能划入市环卫局,组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政策思路要从单纯行业保护向与国际接轨,规范市场主体转变;作业管理要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作业方式要从小型分散,属地为主向集约、联合、规模化转变;收运方式要从传统、单一、粗放向系统、分类、三化并举转变;固废处置要从单纯无害化向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范化转变;基础设施建设要从财政资金为主投入向多元投资、国际合作转变;人才培养要从内循环、存量配置为主向存量增量共同配置转变。

(三)“十一五”探索构建三大体系

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建三大体系:

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垂直化与扁平化相结合的专业分工、职能明确的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加强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评估监管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

社会管理体系:用科学化、信息化、集约化、社会化手段构建市容景观、城市固废、公共保洁和水域环境卫生、农村环卫管理的“3+2”系统,加强社会宣传和社会动员工作,发动市民参与环境维护和治理。

市场管理体系: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特许经营、市场监管的作业和设施建设新模式,管理与作业分离,培育市容环卫作业市场竞争主体,市容环卫作业单位进行事转企改革,有序进入市场运作。建立招投标制度,推进价格形成和财政补贴机制,政府服务和市场监管不断加强。

 第19页-25.jpg

上世纪90年代环卫水上拖带化运输


第19页-24.jpg

环卫水上集装箱运输

 

二、管理创新,构建三大系统

市委领导曾经指出,环卫是个大概念,不仅是本行业的管理和作业,还要作为整个城市管理的有机组成,服务于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要求。根据领导指示,2000年前后,上海市容环卫系统逐步形成了“三大三全”的管理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上海市容环卫系统拓展内涵,创新管理,开始构建市容景观、固废处置和城市保洁三大系统。

(一)市容景观系统

形象地说就是给城市洗脸化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指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城市容貌要大气、洋气、雅气,不要土气、乡气、俗气,要体现上海的魅力和品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容环卫管理实现了从平面到立面,从突击到常态,从整治到建设的转折。上海亮起来了,上海美起来了。

(二)固废处置系统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当时上海垃圾出路难的突出问题,环卫系统大力推进“垃圾革命”,一是加快处置设施建设,变单一填埋为填埋、焚烧、生化处理多元技术并重;二是垃圾实现收运处全程管理,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投放,“垃圾要分类,资源可利用”的理念得到市民认同;三是更新发展环卫车船装备和配套设施建设。

(三)城市公共保洁系统

从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入手,围绕城市道路保洁、居住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车容车貌管理、建构筑物清洗,投诉受理和环境卫生质量监督等六大板块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丰富拓展“文化、品牌、服务、添美”的城市保洁精神内涵,探索有上海特色的城市保洁新路子。

第20页-27.jpg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


第20页-26.jpg

上海老港固体废弃物处置基地

 

三、打造“第一印象”,实现跨越发展

有人把市容环卫行业比喻为打造“第一印象”的行业,因为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看上海之今日,市容市貌整洁、有序、美观,干净的道路、靓丽的灯光、规范有序的广告牌、勃勃生机的街头绿化、整洁的公厕、焕然一新的车船容貌——赢得了市民和国际友人的赞许和认同,“巨变”来之不易,是上海环卫人积跬步以千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苦干加巧干的结果。

四十年间,市容环卫事业经历了三次跨越历历在目。

(一)上世纪90年代迈步,形成市容环卫新局面

固废处置:老港一、二、三期先后竣工;江镇扩建;垃圾集中填埋处理;处置方式变化,单一填埋转向焚烧、生化等综合处理,粪便经无害化预处理到纳管处理。

垃圾运输:改善运输设备,相继改扩建码头、停车场,提高机械化技术水平;陆上运输形成封闭式运输系列;水运大吨位机动船取代小吨位拖驳。

设施建设:公厕、倒粪站、便池、化粪池、露天堆点“五小设施”改造新建;公厕由“解困性”向“舒适型”发展;市区开始建造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取代部分生活垃圾箱(房),20%居住小区开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装备改进:改进更新扫路车,提升保洁水平,市容实现主、次干道无违章占路,主要干道、高架两侧、建筑立面、店招店牌、灯光设施、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景观灯光快速发展,形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夜景灯光群和灯光环线;户外广告健全管理机构、审批制度,规范有序发展。

(二)进入新世纪,市容环卫再跨越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系统推进固废收集处置工作。拆并沿街垃圾箱(房),以小型压缩收集站取代,全部拆除苏州河、黄浦江沿岸水运码头,建设小型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生活垃圾由散装运输到中转运输,水陆集装化运输改变。

实现填埋、焚烧、生化处理综合利用等多种技术集成的处置。形成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工程渣土、泥浆等分类收集运输系统,城市粪便基本纳管排放。

城市保洁形成平面、立面、空间、移动“四位一体”的保洁系统,推行道路新型保洁,实行收、拾、冲、清扫、扫、磨、运、处置组合工艺,提升道路保洁水平,部分广场、步行街实现“席地而坐”。

水域环境保洁管理覆盖全流域,重点水域基本无水葫芦等漂浮物;公厕布局合理,等级、配套设施、使用功能等进一步提升完善。

市容市貌全面提升,“三区”(示范区域、规范区域、达标区域)创建全面展开,实现城市形态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和谐、动态有序。

景观灯光建设由“添彩”向“生态”转变,体现高雅、和谐、生态的要求。

户外广告控制总量,丰富形态,达到设置规范、安全可靠、管理有序、环境协调。

(三)世博带来新机遇,市容环卫又腾飞

世博会的成功精彩,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上海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更为市容环卫工作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和财富。

世博期间环卫作业推行“夜间作业、白天保洁”作业法,创造了最好的保洁水平。

公厕服务全面提升,完善应急保障,规范操作和人性化服务。

夜景灯光为大都市增添魅力,观灯区域拓展,形式得到丰富,联网联控初步实现,广告设置更加规范。

市容环卫工作乘势而上,道路保洁全面推广“吸、冲、洗、磨、刷、扫、巡”综合保洁法,“席地而坐”区域继续拓展,公厕建设管理逐步由舒适向生态、智能、人性化提升;垃圾分类收集逐步由干湿分开分类投放向“两网融合”发展(环卫系统和资源再生系统网络融合),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固废处置初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进一步拓展焚烧、生化、多元技术组合模式,垃圾运输在水陆联运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压缩化、密闭化、集装化水陆、陆陆联运模式;市容市貌引入平面、立面、空间、流动“四维”管理理念,景观灯光大气、雅气、洋气,体现大都市风貌,实现智能化管理。

四十余载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积跬步、迈大步、不停步,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回顾走过的历程,市容环卫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怀指导,离不开广大市民支持参与,是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规律,不断改革创新、谋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日益增长需求的过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的责任更重,任务更艰,前景更灿烂,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作者: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正局级巡视员)

(本文供图/冯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