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高标准保洁时代 精细化打造“席地可坐”的“世界会客厅”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6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李倩茜 张峰


“席地可坐”是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达到较高水平后的自然呈现,通过作业标准的优化、作业流程的再造、作业装备的升级、作业模式的创新,达到高效率的保洁、高水平的管理、高质量的效果。“席地可坐”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上海城市保洁最高水平,是道路保洁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最高追求。

第51页-83.jpg


第51页-82.jpg

南京东路精细化保洁后焕然一新

 

近年来,上海市道路保洁行业持续发力、市容环境持续向好、社会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以“三全四化”为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环卫精细化保洁,全面提升城市环卫管理水平。全行业始终以“国内领先、行业示范、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为目标,规范服务流程,突破管理瓶颈,变“脏乱差”为“洁齐美”,高水平、高质量的道路保洁工作得到了社会普遍赞誉。特别是两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上海的道路保洁对照最高标准、达到了最好水平、得到了最好评价,部分重要区域达到了“席地而坐”的效果。2019年,上海达到“席地而坐”保洁效果的区域达25个;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要街区要按照席地可坐的高标准持续推进”的重要部署,全面推进“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创建工作,计划70个(条)区域(道路)要实现“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要求,面积达到44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环卫保洁面积的2.5%。

一、主要做法

(一)有精准化目标

在有必要、有基础、有可能的区域推进“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重点在“美丽街区”区域、重要旅游景区、商圈、交通枢纽、重点道路(包括两侧)和重大活动保障等区域创建“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的区域,以点带面,实现市容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有细分化标准

1.平面精细保洁

推行以科技引领的精细保洁、智能保洁、无(扬)尘保洁,机扫率为100%、冲洗率为100%,达到“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的触摸标准。

2.立面一体保洁

推行区域内路面、人行道、广场、城市家具、绿化带等全方位保洁,着眼每一处细节、紧盯每一个环节,达到“目之所及、洁净如洗”的感受标准。

3.剖面深度保洁

推行沟底、窨井、侧石、墙角、树根、砖缝等剖面深度保洁,消除剖面存积灰尘、落叶、污渍、垃圾等,达到“底子清、无死角”的视觉标准。

(三)有专业化队伍

以文明行业创建为抓手,推进文明班组、示范文明班组及精品服务班组建设,深化业务培训,形成一批“形象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作业队伍。定期举办创建会、推进会、交流会,推进“六比一创”竞赛活动,加强作业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设施和作业服务的创新,助推城市市容环境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增强、行业职工队伍素质提高。

(四)有现代化保洁

1.机械保洁

推进装备升级,完善装备功能结构,多功能抑尘雾炮车、道路污染清除车、多功能洗地机等一批新型保洁设备投入使用;更新形象好、效率高、功能全的新型作业小推车、电动高压冲洗车、飞行保洁车等作业机具,改善作业形象、减少作业扰民,实现高效清扫保洁;革新精细化保洁小工具、小套件,如“美容九件套”“手推车11件套”、综合保洁手推车等,实现对不同污染情况、不同保洁要求的精细化作业需求;在封闭或半封闭区域探索推广使用“5G+AI”智能无人扫路机,运用智能化新技术,扔掉大扫把,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环卫智慧化变革,实现更省力的自动化、更实时的信息化、更科学的智能化。

第52页-85.jpg

广场保洁多功能洗地机

 

第52页-84.jpg

黄浦区首推链式六车联动保洁

 

2.一体保洁

按照“白天保持、夜间保洁、机械保面、人工保点”的总体思路,在南京西路、“进博会”主场馆、上海火车站广场等区域采用“一体化”保洁模式,贯彻“室外环境、室内标准”的“深度保洁”理念,即实现环卫统筹绿化、市政和七类八类设施(各类隔离栏、路名牌、地铁指示牌)保洁作业内容,打破行业界线、消除保洁盲区,道路所有可见元素处于可控可管的状态,实现“全覆盖、全口径、全要素、全天候、全方位”的保洁要求。

3.精细保洁

建立“一路一档”,即一条(段)道路建立一张信息档案表,全面掌握每条道路的保洁情况。落实“一路一策”,针对全市业态复杂、反复发生问题的中小道路,“度路定制”管理方案,实施差别化的管理。坚持“一题一解”,推行“飞行保洁法”,创新“雁行保洁法”,形成“组团式”保洁法。创新“一域一方”,按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堵疏结合,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容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例如,在主要道路推行链式保洁法;在扬尘控制重点道路采取清扫车、冲洗车、雾炮车等降尘组合保洁法;在“马拉松比赛”等重大竞赛活动后施行雁形保洁法;在景观区域采取专业化保洁小工具精细保洁法;在中小道路施行提级保洁、同步保洁、延时保洁、延伸保洁、托底保洁等,因地制宜、因时施策,提升水平。

4.深度保洁

运用人工和机械结合交叉作业,实行“白天巡回养护、晚上深度保洁”的精细化作业模式。此外,定期使用“美容九件套”等工具,对沟底、侧石、砖缝等剖面部位进行无死角的深度保洁;定期运用道路污染清除车对主干道进行深度清洁,达到路见本色的效果。

(五)有立体化监督

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反应、迅速处理的长效管理体系,达到市容环境问题15分钟内处理的应急处理能力,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五个一”的市容环境质量监管的框架,即一个考核体系、一套考核办法、一支检查队伍、一个管理系统、一套检查考核机制。同时,接受市民监督、加强专业监督、邀请媒体监督、重视社会监督,形成立体化的监督体系,确保“席地可坐”高质量的常态长效。

(六)有智能化管理

上海近年来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卫”模式,我们建设了“陆域环境质量监管系统”,并根据业务实际需求陆续建成包括道路保洁、公厕、车辆清洗、责任区管理工作等业务内容的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加快建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市容环卫信息化平台,努力实现市容环卫条线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整合。

二、阶段成果

一是管住了污染源头。

定期开展“大冲洗”行动,对全市道路路面、中央隔离带、机非隔离带、人行道、路沿石、城市家具等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冲洗作业,确保道路见本色,设施光亮如新,人行道干净整洁;定期开展“五大十清”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消除死角盲区、治理背街小巷,整治乱堆物、违规设置指示牌、无主飞线等环境脏乱问题;全面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平台化保障、特色化门责、多元化自律”,做到“我的门前我负责,我的区域我保洁”;深入推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做到全面实施、分类收集、自律自治、有序有效;持续推进道路扬尘治理,管住污染源头,用好“共治”平台,完善应急机制,提升管控效果。

二是加强了协调协作。

城管等部门抓好占道(跨门)营业、乱丢乱扔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乱停车、渣土车及泥浆车的整治;市文明办和公安部门等开展高空抛物、车窗抛物的专项整治;环保、住建、交通等部门抓好工地、码头、搅拌站等场地的扬尘治理;市容环卫部门推进上门收集工作、落实责任区管理制度,多管齐下,加强与物业的沟通协调,跨前一步,推进“一体保洁”。

三是形成了多种模式。

科学组合保洁工艺流程,创新作业方式探索“差别化、精细化、多元化”作业法,提高保洁质量。如黄浦区在外滩风景区实施“链式六车联动”机械化作业法,强化机械化联动作业,采取“一洒、二洗、三扫、四冲”的作业联动,对路面进行全方位的“洗颜美容”。在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日间实施“2+3+4”保洁模式,实现365天专业化保洁。在豫园区域推行“犁式”深耕作业法、人机作业“麦浪式”渐进保洁的“豫深度”保洁模式;静安区根据区域(道路)特点、周边环境、车(行)人流量等因素,创新一体化保洁、分类化保洁、潮汐化保洁、针对化保洁等保洁模式;虹口区北外滩区域实施“公交发车式”作业模式,保障精细化保洁作业同平台、同水平、同质量;青浦区在进博保障重点区域实施人机结合“七步法”,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杨浦区采用“作业+自治”的管理模式和“每日一保洁、每周一联动、每月一深度”的保障机制,推行以机械保洁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叠加法”;宝山区吴淞码头、邮轮港区域实施“5+5+X”定制化组合式保洁法,即“五大人工作业流程”“五大机械作业流程”和“定制化作业流程”的科学组合保洁工艺流程,根据道路属性配置“深度保洁”“超常规保洁”“袋鼠保洁法”等全方位作业模式;浦东新区在陆家嘴、世纪大道区域创新人工固点、小型机械画线、大型机械铺面的点-线-面“360度”全方位保洁模式,滨江大道创新“腰带保洁+推行车保洁”作业方式;松江区创新“一二三”工作法,实施“链式作业”保洁模式,多种工艺流程齐上阵,全面提升“席地可坐”区域整体洁净度。

四是实现了初步成效。

“席地可坐”高标准保洁区域创建工作以来,特别是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明确了目标、指标,完善了“法制”“机制”,推出了典范、示范,凸显了重点、亮点。“席地可坐”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了中小道路整体环境提升,推动了全市市容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上海市道路保洁行业既要突出重点,聚焦重点区域、重大活动、重要节点,进行差别化管理;又要突破难点,持续加强城市难题顽症治理,不断适应城市管理过程中的新的变化和挑战;还要凸显亮点,努力营造“白天看花、夜晚赏灯”的魅力城市景观。我们将对标日本东京等国际一流城市管理保洁水平,持续提升本市道路市容环境面貌,在优质服务和创新管理上下好“苦功”、用好“巧劲”,让市容环卫设施率先“绿”起来,环境卫生持续“净”起来,行业形象不断“靓”起来。

 

作者:李倩茜 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道路保洁科副科长;张峰 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主任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