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以“精细化”为引领 全面提升道路保洁和公厕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第27页-15.jpg

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图为五角场周边“席地可坐”区域

 

“十三五”期间,是上海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工作“浓墨重彩”的5年。本市道路保洁和公厕服务行业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为引领,以进博会为契机,以创建文明行业为抓手,持续推进市容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以提升重点区域城市保洁质量为突破口,通过创新作业模式、统一作业标准、优化作业流程、革新作业装备,全面推动上海城市保洁的跨越式提升,努力实现最高标准、最优服务、最美环境。上海的“厕所革命”持续、有力、向好地推进,公厕行业以四最(最干净、最方便、最美观、最先进)为目标,逐步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从注重城区到延伸郊区”“从专业为主到社会为主”“从新建为主到改建为主”“从建设为主到服务为主”的五大转变。截至“十三五”末,本市道路机扫率和冲洗率分别达到92%和82%,道路整体优良率达到95%,文明公厕创建率达到90%,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2015—2018年连续两届、公厕管理与服务行业2013—2018年连续三届创成上海市文明行业。

 

一、以绣花般精细的管理水平,提升道路保洁水平,打造高标准保洁示范区域

上海环卫保洁清扫面积约2.09亿平方米,保洁企业19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十三五”期间,抓住“进博会”契机,以提升重点区域城市保洁质量为突破口,通过创新作业模式、统一作业标准、优化作业流程、革新作业装备,提出了“居家式”“全方位立体式”“机械装备组合式”相结合的多元保洁模式,采取“作业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精细化保洁方法,不断提升道路环境的洁净程度,在人民广场地区、南京路步行街等25个重点区域达到“席地可坐”的保洁标准。

1.创新作业模式,“一路一策”因地制宜

结合区域环境特点、人流情况和保洁要求等,本市道路保洁形成了“一路一策”的工作方法和多元化的精细保洁模式。根据人流量较大的景观窗口区域(如南京东路步行街)、车行为主的城市主干道(如西藏中路)以及空间相对狭小的中小道路的不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形式的人机结合、不同阵列的组团式作业方式,实现了“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保洁要求。

2.细化作业标准,构建城市精细化保洁标准体系

制定了《道路和公共广场及附属公共设施保洁质量和服务要求》地方标准,下发了《关于提升本市道路精细化保洁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本市城市精细化保洁水平的通知》等文件,细化作业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提升作业质量,初步建立了城市精细化保洁标准体系。

3.提升作业能级,大力推进装备升级

全市大型机械化作业装备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完善装备功能结构,多功能抑尘车、道路清污车等一批新型保洁设备投入使用;同时小型保洁机具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保洁小推车、电动高压冲洗车、飞行保洁车等作业机具适用于各种保洁场景,改善了作业形象、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作业扰民。“十三五”期间全行业对一线班组人员开展全面培训,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作业规范、机具使用安全知识和应急保障意识,确保保洁人员熟悉标准流程,进一步提高保洁质量。

4.落实长效管理,共管共治共享新格局初现

每月定期开展“大冲洗”行动,对全市道路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冲洗作业,确保道路见本色,设施光亮如新,人行道干净整洁。落实“责任区”制度,开展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示范道路(街区)和社会自律自治组织建设工作,初步形成区域环境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二、加强公厕精细化管理,提升人性化便民服务

截至“十三五”末,上海城镇化区域共有环卫公厕2850余座,配建有第三卫生间的公厕达580余座,智慧厕所达200余座。近年来结合周边市民需求和区域实际,持续推行公厕24小时开放或合理延长公厕服务时间,适当建设独立的通用厕间,最大程度方便周边群众。目前全市2000余座一、二类公厕已经实现免费提供应急厕纸,今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开始,一、二类公厕将提供热水洗手。行业将逐步实现布局合理、环境协调,功能完善、生态环保,洁净舒适、安全卫生,智能创新、人性关怀等功能需求,展现上海“厕所革命”带来的人性化便民服务特色。

1.高标准、严要求,“小厕所”中体现“大文明”

上海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始终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标准,着力提升公厕建设人性化、景观化、智能化、生态化,让方便之处更方便、文明之所更文明,彰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上海公厕服务行业以市民满意为目标,以文明行业创建为载体,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措施,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能级。

2.重品质、优服务,提升细化展现上海模式

一是推广更温馨的服务。合理延长公厕服务时间,推行更多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推进厕纸免费、冬季热水洗手等便民服务措施;固化防疫期间经验做法,研究公厕清洁消毒行业技术标准,固化防疫期间诸如定期消毒、取消男厕间纸篓等措施;促进《公厕建设管理百问》《公厕绿化百问》《公厕保洁百问》《公厕服务百问》等系列丛书成果经验的转化与应用;推广跟踪式保洁模式、居家式保洁模式、“四件套三步法”保洁模式等保洁经验的应用;推广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应用,因地制宜试点建设各类环保、节能节水和生态型公厕。二是推进更精细的管理。合理调整提升公厕设置等级,新建改建公厕以一、二类为主。优化公厕内部结构,按比例配置男女厕位,因地制宜配建第三卫生间,最大程度方便市民群众,展现上海的人文关怀服务特色。三是制定更“管用”的制度。继续加强公厕法规标准的建设,按照“拓展”“提升”“细化”的要求,贯彻落实《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更新修订《公共厕所保洁质量和服务要求》,完善上海公厕法规标准体系,使公厕管理有规可依、有据可循。

3.高层级、特色化,智慧生态体现上海水平

以全球一流的高度、全市一体的宽度,谋划上海公厕的建设、服务、管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进一步缩小社会公厕与环卫公厕的差距、农村公厕与城市公厕的差距。宣传推广行业内外公厕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案例汇编、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厕管理水平。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提升本市公厕管理水平。着力推进设计系统化、建设品质化、设施人性化、功能多元化的厕所,运用上海的民族风俗、城市特色等元素,实现公厕设计与周边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了一批古典式、花园式、现代风的示范性公厕,成为上海人文特色景观和地标性建筑。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上海智慧公厕管理服务体系,做好数据的对接与应用,依托物联网技术,推进智慧厕所平台功能开发和硬件设施建设,推进微信“智慧寻厕”小程序的发布。

 

三、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谋划“十四五”规划布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抓手,对标国际“最严标准、最高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创新综合治理体系,提高道路保洁和公厕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上海城市品质,建成与“世界会客厅”相适应的整洁、有序、美观的城市保洁体系。

1.打造高标准高品质城市保洁示范区

进一步强化道路保洁的精细化管理,深化“进博会”保障措施,持续优化道路保洁模式,全面提升道路机械化作业水平,至“十四五”期末,全市道路机扫率达100%,道路冲洗率达95%。持续推进高标准精细化保洁区域创建,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三全四化”要求,进一步强化道路保洁的精细化管理,以最高标准为引领,全面提升本市道路和公共广场保洁水平,不断拓展“席地可坐”区域范围。持续提高保洁整体服务水平,针对道路保洁的盲区、死角、中小道路等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补齐短板,建立深度保洁作业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道路环境的整体水平,至“十四五”期末,道路整洁优良率达98%。

2.提升公共厕所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

优化公厕布局,消除服务盲区,不断优化公厕布局。公厕建设将主要遵循以社会公厕开放为主,以环卫新建公厕为辅的布局原则,中心城区及新城、新市镇侧重以一类为主,郊区中心镇村以二类为主,农村地区以三类为主。打造智慧厕所,依托物联网技术,推进智慧厕所平台功能开发和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全市公厕数据联网全覆盖,推进公共厕所向智能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提高公厕人性化服务水平,推进无障碍厕间/第三卫生间覆盖及男女厕位比例调整,深化便民服务举措,一、二类公厕免费提供厕纸并在冬季提供热水洗手,结合周边市民需求和区域实际,继续推行24小时开放或合理延长公厕服务时间,适当建设独立的通用厕间,最大程度方便周边群众,加强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人性化如厕设施建设的推进,展现上海“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服务特色。提升公厕保洁水平,按照“厕所革命”的发展理念,加快配备公厕除臭装置,探索建立无臭公厕,达到国内“最干净、最方便、最美观、最先进”的整体目标,实现环卫公厕服务优良率95%。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处长)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