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保护自然 爱护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第38页-37.jpg

2020年8月28日,上海自然教育总校成立,并公布了首批上海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名单(孙卉/摄)

 

自然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以走进自然、回归自然为主要特点的自然教育成为公众的新需求。

近年来,本市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相关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社会功能,积极探索开展了类型丰富、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然教育,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本市自然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自然教育功能区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社会开展自然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教育机构和自然保护地、公园绿地、林地和湿地衔接不够;自然教育形式较为单调,教材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关注森林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上海市林学会自然教育总校提出“十四五”期间的自然教育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开放、自愿、合作、共享、服务”的工作理念,服务大局。立足新时代、新使命,讲好生态文明故事、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专业门类齐全、服务覆盖广泛、课程设置多元、管理平台智能的自然教育工作格局。大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引导体验自然生活、弘扬自然科学精神,为推动上海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之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标新时代国家战略

紧紧围绕国家关于生态建设和上海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要求和战略部署,开展社会化、经常化的自然教育工作。

(二)坚持服务生态建设总体任务

紧紧围绕上海城市森林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普及常识、宣传典型模式。

(三)坚持满足公众自然教育需求

突出公众对自然教育的多元化需求,突出都市和城市化进程对自然教育的需要,面向青少年和广大公众,运用各自然公园、保护区和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吸引公众主动参与自然教育。

(四)坚持典型示范和点面相结合

围绕不同区域自然教育资源的特点,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面向全市推广,形成上海自然教育工作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自然教育跨界平台。上海自然教育总校秉承“创新、开放、兼容、共享”的理念,着力培育自然教育事业共同体,目前有75家有代表性的社团组织和机构作为倡议单位,10个首批上海市林学会自然教育基地。平台广泛凝聚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公益基金会、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以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构建互联互通的自然教育网络体系,激活自然教育内在性能,提高自然教育在高校及中小学的普及率,形成优势互补、平衡协调、共同发展之势,为自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二是借助本市自然保护地、各大直属公园、郊野公园等优势,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在全市建立30个自然教育基地,建设一批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然教育场所,大力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串联形成覆盖全市自然教育网点系统,基本建成以自然保护地、公园绿地、林地和湿地为载体的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网络,建立多元化模式推进自然教育的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自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从人才培养、教材设置、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建立《自然教育行业准则》,制定《上海市林学会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自然教育标识设置规范》等团体标准,为自然教育基地提供借鉴,规范和指导自然教育基地、各自然保护地等开展自然教育的相关工作。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培养自然教育人员和自然教育工作志愿者,最终形成自然教育课程、教材、实施、管理、评价的自然教育标准化体系。每年举办一次全市的自然教育大会,交流自然教育先进经验,交流自然教育学术成果,表彰优秀自然教育对象,推动自然教育深度发展。

四是深度挖掘生态文化,全方位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协同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市民了解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打造10个以上的自然教育品牌和自然教育团队,扩大自然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唱响生态文明主旋律。加强长三角一体化自然教育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黄浦江二岸三地生态资源,融合不同层次的培训组织机构和松散性自然教育团队,打造一个在全国推动的自然教育工作模式,推动自然教育跨地区、跨界建设,增强创新性和主动性,补齐工作短板,力争推进上海市自然教育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作者: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上海市林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