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非完整记录:上海抗疫环卫故事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17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王家骏 


        从来没有一次采访,像这次这样艰难。线索几乎全部来自简报和自媒体的只言片语,采访对象不能见面,只能靠电话联系。一段采访内容,要分好几次拨打电话,因为对象都在抗疫一线忙于工作。几个故事,断断续续采访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即便这样,依然无法全面反映上海环卫工人在抗疫期间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是最平凡的人,却做着最勇敢的事。无数个像他们一样普通的上海人,帮助上海这座城市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50.jpg

■美都公司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保洁小组(郝明生/摄)


      消杀,并非84消毒液那样简单

      3月17日清早4点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李春巧起了床。她在凤三小区管公共厕所,每天早上5点,厕所要对外开放。凤三小区是个老小区,居住着数千号人,其中两栋楼没有卫生设施,居民方便全靠公共厕所。

      李春巧出生在安徽淮南农村,20多年前和丈夫一起来上海做小生意,5年前进入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海昕分公司,一直负责凤三小区公共厕所的管理工作。那几天,李春巧居住的宁武小区也发现了疫情,大家都在传可能要封控。起床的时候,丈夫叫住李春巧,说这几天危险,就不要去上班了,怕回不了家。李春巧有点恼火,一把推开丈夫,说:“我没有接到通知,早晨许多居民等着上厕所,你别捣乱。”

      赶到凤三小区大门口的时候,认识李春巧的保安说:“小区出了状况,你还是别进去了,进去可能出不来了。”

      李春巧感到问题有点严重,她赶紧打电话给班长,说明了情况。班长说:“应该没有问题,你还是进去吧。”早上8点多钟的时候,海昕分公司已经知道凤三小区要马上封控,赶紧找到控江街道的有关领导,商量如何处置问题。街道领导说,还有两栋楼的居民要用厕所的,希望厕所能如常开放。在街道有关部门和海昕分公司的协商下,对李春巧的安全、生活提供了保障。一日三餐由居委会派送,住在厕所的第三卫生间,防护服、躺椅和被褥由海昕分公司负责。早上9点多的时候,凤三小区被封掉了。李春巧接到了班长的电话:“你快到门口来。” 原来,根据海昕分公司的安排,班长前来凤三小区给李春巧送防护服、躺椅和被褥了。公共厕所的第三卫生间,平时对残疾人和老人开放。班长要求李春巧把第三卫生间关掉,打扫干净作为睡觉的房间。李春巧还有一个叫杨姐的同事,也住在凤三小区,听说李春巧被关在凤三小区,也赶过来帮忙。第三卫生间虽然不常用,但有一股刺鼻的异味。李春巧和杨姐商量后,考虑再三,把躺椅放进了狭小的值班间。杨姐说,居委会送的是盒饭,不好吃,中午饭和晚饭我帮你送吧。李春巧心里一阵温暖,真是中国好同事啊!

      防控疫情,消杀很重要。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上海就要求加强公共空间的消杀工作。在凤三小区封闭前,厕所配足了消毒药水。封闭后,宅家的人多了,前来如厕的人数激增,原来每天要发放4包卫生纸,现在增加到了8包,消杀工作更为紧要。李春巧想,既然已经被封在厕所里,那就要把消杀工作真正做到位。根据要求,李春巧把每天两个小时一次的消杀工作,改为10分钟一次,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有一天气温突然下降,海昕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宋改春特意派人为李春巧送来了帐篷、防潮垫和睡袋。3月22日,凤三小区解除封闭,待在厕所5天4夜的李春巧终于回到家中。她的经历成为此次上海疫情防控消杀工作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记忆。

      3月25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关于下发办公楼宇等十个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修订版)的通知》,精准推进指导全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油脂设施运行等行业的区管理部门和从业单位开展环境消毒消杀工作,实现“人-物-环境预防”,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一场全市范围内的环境消杀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51.jpg

■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职工在做公共空间消杀(蔡劲松/供图)


      3月27日晚上8点半,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海浦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蔡劲松从电视里得知,浦东第二天要封闭实施核酸检测。他和岳父母住在一起,家里还有一个在上海海事大学读本科二年级的女儿。但蔡劲松顾不上了,他住在浦东高桥,几个小时后,从浦东到浦西,所有的通道将被切断。蔡劲松下楼发动汽车,赶到浦西公司。海浦分公司承担着杨浦区平凉街道和江浦街道24个公共厕所、22个倒粪站、210个自然小区、48条(段)马路的保洁消杀工作。如果自己被封闭在家里,单位的许多工作就难以落实推进。

      疫情封控期间,最缺的是人手。海浦分公司有359名职工,但在4月1日浦西封控期间到岗的,只有103人,其余的不是因为小区有阳无法出门,就是自己也成为阳性患者被隔离在家。103人中,有一部分住在公司的会议室、值班室和办公室,他们怕被封控在小区里,再也无法出门上班工作。蔡劲松买来了200箱方便面,1000个酱蛋,还有盥洗用品和被褥床垫。公司没有食堂,这些物资只能解决职工的早餐问题,中午饭和晚饭还要依靠社区食堂派送客饭。

      “103人干了359人的活,而且工作量要比平时翻好几倍。比如说公共厕所规定是二小时消杀一次,现在改为一小时一次。还要跟踪消杀,就是有一个人出厕所,就要进去消杀一次。所有的倒粪站和废物箱,原来每天消杀一次,现在要消杀两次。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二,工作量增加了一倍还不止。”

      蔡劲松知道,干活靠大家,但大家都是有家庭的。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帮助大家解决后顾之忧,也就是稳定了军心。在4月1日浦西封控前,公司为家住杨浦的职工送上了大米、面粉、鸡蛋、榨菜、海带丝和蔬菜大礼包,确保了团队的战斗力。 

      和蔡劲松一起住在单位宿舍的,还有卜胜家。3月27日晚上,正在加班的卜胜家听到电视里播放新闻,浦东从第二天开始封江检测核酸。这个从江苏宿迁来上海打工的汉子,借住在浦东洋泾街道的苗圃路上,他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从那天开始,卜胜家晚上就睡在单位值班室的小床上,一睡就是一个多月时间。

      在海浦分公司,卜胜家就是做消杀的。每天,他要负责公司几十辆三轮车的消杀工作。做好三轮车消杀后,还要配备84消毒液,然后和同事们一起骑着三轮车,带着喷雾器和药水出门,去做倒粪站和马路废物箱的消杀工作。这一路,卜胜家要管19个倒粪站和16个马路废物箱,原来只要求对倒粪站和废物箱进行消杀,现在要求周围三、四个平方米都要消杀,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走一圈,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完成消杀工作后,还要出门负责马路的清扫工作。大约需要3个多小时。吃过中午饭,还要进行第二轮消杀。“一天工作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现在人手少,大家只能先顶着,这一顶,就是一个月!”

      蔡劲松很欣慰,在他的团队中,像卜胜家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憋着一口气,像爱护自己家园一样爱护上海,才把不可能完成的消杀任务变成了可能。


      保洁:“四叶草”边的日日夜夜

      在沈彩华的背后,是一座庞大的现代化建筑,上海人亲昵地称它为“四叶草”。这就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建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集展览、会议、活动、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中国进口商品博览会的举办地。

沈彩华是青浦练塘人, 2012年,到上海美都环卫服务有限公司做保洁工。2018年,美都公司承接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8平方公里的保洁业务,沈彩华也被单位派到徐泾来工作,一干就是4年。

      4月1日浦西封控前,美都公司在安排人员时,特意征求了沈彩华的意见,是不是愿意在封控期间继续工作。

      沈彩华所做的保洁工作,按照美都公司的安排,是做一天休两天。每天从早上5点干到晚上11点,然后休息两天继续轮班。三个班头一共有90多名职工。美都公司统计,封控期间大约只有一半的职工能够按时上岗,许多职工被封闭在小区做核酸,有的职工所在的小区还有阳性患者,就无法出门上班,造成人手十分紧张。沈彩华住在青浦城区的万寿小区,离徐泾有20多分钟的车程。那时候,万寿小区还没有发现疫情,沈彩华能出门。她是保洁组的班长,就选择了留下来工作,丈夫和孩子则去了练塘老家,这样,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几天后,万寿小区发现了阳性患者,沈彩华只好住进了公司为大家租借的佳丽宾馆。  

      4月3日,随着新冠病病毒阳性患者越来越多,上海市政府决定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改建成能容纳4.5万人的最大方舱医院,因为疫情被封闭的“四叶草”再次沸腾起来,来来往往的施工人员络绎不绝,有的甚至居住在“四叶草”周边的马路上,产生了很多垃圾。美都公司总经理田爱萍决定跨前一步,积极做好“四叶草”方舱医院建设的配合工作。


52.jpg

■美都公司职工在负责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环境保洁工作(郝明生/摄)


      美都公司原来负责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红线以外的保洁工作,随着“四叶草”方舱医院建设的启动,又增加了包括停车场和停车场上的临时厕所保洁和消杀工作。“四叶草”方舱医院开建的时候,原来留下来的近50名保洁人员,因为疫情封控原因,只剩下不到20人了,每天只能保证8个人工作。工作时间还是从每天早上5点多,延续到晚上11点多,但工作量更大,只能做一休一。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只有4名保洁工,4名驾驶员,负责整个8平方公里的保洁消杀工作。围绕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外围车道,开车一圈要20多分钟。沈彩华和她的同事们,每天要在路面清扫车工作后,骑着三轮车再人工补扫一次,每次要一个多小时,每天至少扫三次。

      “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没有什么人,后来开始建方舱医院,工人开始多起来,最多时候有上万名工人在这里工作。P1停车场临时搭建了10个移动厕所,也要我们负责。作业时,我们既要穿着大白的服装,又要避免和工人接触,强度就很大。” 沈彩华甚至不知道那些日子自己和同事们是怎么挺过来的。

      4月10日,“四叶草”方舱医院正式对外开放。一车车轻症阳性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被接送到这里,接受隔离治疗。美都公司副总经理周亚军很着急,因为患者的下车区保洁工作也由他们负责,这样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

     “我们采取了最严厉的防护措施。比如大白防护服,每工作一次,就替换一次,一天一名职工大约要使用三、四套防护服。在停车场阳性患者下车期间,我们就停止作业,等待他们进舱完毕再继续工作。我们还加强消杀工作,防止气溶胶感染。”

对于周亚军来说,人手紧缺是第一位的。好在美都公司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附近的环卫作业,投入的现代化设备数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手的紧张。

     “我们有抛雾车、高压冲洗车、路面养护车,这样减轻了保洁工人的工作强度。但是,车也得人开,许多驾驶员出不来,工作也没有办法做。”周亚军的担心,在美都公司职工的努力下,一一被化解了。

      吴永华住在徐泾,他就是开机械车作业的美都公司职工。4月12日,吴永华居住的小区发现了阳性患者。儿子在浙江当兵,家里就父母亲和妻子。吴永华怕自己感染到新冠病毒,影响家里人的健康,便向领导汇报,要求住到公司去。美都公司借住的佳丽宾馆在青浦城区,吴永华不想去,因为这样路上往返很费时间。周亚军把吴永华安排到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P17停车场的道班房里。这是用8个集装箱拼装起来的临时建筑,平时供保洁工人休息所用。吴永华住进去的时候,同事顾金华已经住在里面。道班房里放了几张行军床,这就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和沈彩华他们居住的佳丽宾馆一样,吴永华和顾金华的用餐是美都公司组织第三方派送的。但是,道班房毕竟不是宾馆,洗澡十分困难,最多烧点开水,上下胡乱擦洗一下。

     “和沈彩华相比较,我们作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但也面临着困难,就是人手少,工作量太大了。” 吴永华说,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围的车道,正常开一圈需要20多分钟,如果开路面养护车清扫,大概要两个多小时,每天要至少开三次。“我们坐在车里面,遇到有阳性患者接送,还不能开车窗开空调,往往跑一圈就是一身汗。”在吴永华的记录里,一天开车跑的里程数大约为150公里左右,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9个小时,这在平时是无法想象的。

      围绕150万平方米会展区域、4.5万名隔离患者,做好8平方公里区域的保洁工作,最少的时候每天8位保洁职工,整整一个多月时间。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田爱萍和她的同事们,选择了坚持,作出了奉献。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离不开这些可爱的环卫工人。

      

      (作者:本刊特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