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生态修复,打造栖息地管理典范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吴杰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处于长江口的核心部位,主要保护对象是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代表物种主要是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鹤类5类鸟类类群。东滩保护区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水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历年共记录到各种鸟类300余种。一直以来,东滩保护区都注重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治理以及鸟类栖息地的修复优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栖息地质量不断提高,鸟类种类、数量持续增加,生态效益显著。


WechatIMG706.jpg

优化栖息地管理,为鸟类提供优质的食源地(贲前方/供图)


       一、打造生态修复区,建立鸟类栖息家园

       为控制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态势,修复鸟类栖息地,2013年9月底,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通过中央、市级等财力资金的支持,东滩保护区持续开展互花米草治理以及鸟类栖息地优化工作,累计投入11亿元多的资金,形成了近4万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生态修复区。项目建成27公里围堤、44公里随塘河、4座涵闸和1座水闸,清除互花米草25367亩,种植海三棱藨草2000亩、海水稻427亩,营造具有栖息地效应的生境岛屿56个,修复营造河漫滩优质生境近450000平方米,形成了20个相对独立且可调控的生境单元,沙洲浅滩、池塘、潮沟以及开阔水域、芦苇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等适宜鸟类栖息的各生境要素散落其中,人工种植的海三棱藨草为植食性鸟类增加了食物来源。新建成的排涝纳潮涵闸、灌水泵站、排水闸等,为整个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用水调度、闸外冲淤减淤调度及防汛调度等功能提供了有力条件,使该区域能根据互花米草治理的水位要求和鸟类栖息要求对水位进行调控管理,也为区域内进行灌浆纳苗,保持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二、加大修复栖息地的管理力度,营造适宜鸟类栖息的生境

       2018年以来,东滩保护区积极争取栖息地维护资金,不断加大栖息地管理力度。大规模的栖息地生境管理,国内外都无先例,为了更好的管理栖息地,东滩保护区主动谋划,举全保护区之力,成立方案编制小组,积极邀请生态专家献计献策,不断修改完善运行管理方案,完成崇明东滩栖息地运行管理方案编制,为后续栖息地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保障。结合当年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计划,进一步细化工程量清单以及工作内容。栖息地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生态修复区的水位、植被、滩涂维护以及生态监测设施运行和水工设施等的维护工作。

       不同鸟类对于水位要求不同,为了更好地调控水位,各区域设置水位标识,定期现场检查水位情况,严格按水位要求进行调水,以满足鸟类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闸外冲淤减淤、灌浆纳苗,还要每月按潮汐情况,进行引排水,保证修复区内水质以及水生动物的多样性。关注生态修复区内植被芦苇的占比情况,及时做好海三棱藨草种植和杂草清除工作。积极做好随塘河、潮沟、池塘的清淤,青坎的维护,生境岛屿分隔堤的维护。同时做好生态监测设施运行以及水工、电力、宣教、管护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保证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黑尾塍鹬群(臧洪熙摄).jpg

■黑尾塍鹬群(臧洪熙/摄)


       三、总结栖息地管理经验,形成东滩范例

       通过多年来栖息地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东滩保护区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栖息地管理工作流程,为修复受损湿地及鸟类栖息地、优化保护区生态系统质量、提升本市湿地及鸟类资源保护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东滩保护区的受损湿地得到了修复,并且受损湿地修复优化后,通过日常管理,形成适宜鸟类栖息的生境,每年的鸟类监测数据显示东滩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加。

       2021年,保护区记录到水鸟已由2016年的75种93867只次,提升到91种226959只次,增幅明显。小天鹅、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白头鹤等23种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已在生态修复区栖息,近几年连续监测到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鸟类在其中繁殖,栖息地修复生态效果显著。

       随着东滩保护区栖息地管理的日趋成熟,生态修复区各项设施技术的逐渐投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将会显著提升,这将为实现国际重要湿地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上海生态之城建设提供东滩范例。


       作者: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社区事务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