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依法赋能,提升东滩管护执法水平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庚志忠


       随着鸟类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区合二为一,崇明东滩保护区面积从原241.55平方公里扩大到约697.40平方公里,监管范围从陆域扩展到水域,监管对象从鸟类为主转变为既管鸟又管鱼的跨界,监管难度越来越大。2020年以来,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东滩管理中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崇明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市、区农委、渔政、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对保护区范围及周边水域的涉渔“三无”船舶及非法捕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治,通过采取入户宣传、近岸驱离、出海巡护、联合执法、封闭港叉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取得了积极成效。


东滩管理中心巡护管理人员在清理保护区内的地笼(袁赛军摄).jpg

■东滩管理中心巡护管理人员在清理保护区内的地笼(袁赛军/摄)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各部委有关加强长江水域禁捕等通知精神,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出发,不断加强“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东滩管理中心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管护执法科成员为组员的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组,负责专项行动统筹协调工作和具体措施的落实与实施。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由70名安保人员组成的巡护员队伍,进一步充实了管护力量,在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巡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活动

       根据国务院相关部委、市区公安、农委、渔政以及市局执法稽查处工作部署,东滩管理中心不断加强保护区巡护值守和打击非法入区捕捞工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技防设备和人力配置,利用气垫船、租赁船、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强化监控中心和机动巡逻队伍,对保护区40公里陆域边界和近岸水域滩涂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巡逻过程中发现的违法捕捞网具立即予以破拆。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水域监控,发现可疑船舶,出动无人机抵近甄别、搜证、警告驱离;对拒不驶离的船舶,及时通报相关执法部门处置,并配合做好扣押回港等工作。

      (三)加强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结合“长江禁捕”政策,联合市区两级渔政、公安等部门连续奋战,不留死角,严厉打击以中华鲟保护区水域为重点的非法捕捞活动,东滩管理中心与市、区两级公安、渔政、市局执法稽查处等部门通力协作、沟通信息、联合执法,积极参与市农委渔政牵头开展的“江海一号”“江海二号”“江海三号” “江海四号”以及“清网行动”等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注重发挥联合执法机制作用,各部门对照职能分工抓落实,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开展中华鲟保护区水域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各类“三无”船只非法进入保护区和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对在保护区近岸水域停靠的非法渔船进行驱离,对各类网具进行了及时清理。

      (四)加强监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随着对“三无船舶”、违法入区等打击行动常态化,东滩管理中心采用岸防监控、AIS跟踪、无人机驱离、海域巡护等综合手段形成高压态势。目前区内非法捕捞活动几近于零,长效管理机制初见成效。

       为应对区域广阔、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保护区在改进装备、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管理上下了大功夫。以“智慧东滩”信息化为依托,建立道口管控、边界防控、视频监控为一体的监控中心;购置和租赁了无人机、气垫船、巡护船等技术装备,使违法入区事件的发现和处置效率不断提升,分时、分区、分类管护措施越来越精细化。


东滩管理中心依托”生态警务室“,联合东滩湿地派出所开展保护区水域集中整治清理行动(宋健摄).jpg

■东滩管理中心依托“生态警务室”,联合东滩湿地派出所开展保护区水域集中整治清理行动(宋健/摄)


       二、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铺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及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工作全面启动,昭示着崇明东滩的自然保护事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自然保护区的三大核心任务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摸清资源家底、开展自然教育),管护执法工作首当其冲,既是其他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终极目标。当前正在开展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对保护区来说是一项全新的重点工作。东滩管理中心在知识储备、人才引进和基本设施装备投入等各方面,均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另外,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的行政管理成效亟待提升。目前我国涉及自然保护区的专业法律法规仅《自然保护区条例》一部,相关性较强的有《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对于崇明东滩所处的长江口区而言,由各条线法律法规主导、长期延宕下来的“九龙治水”的管理局面仍将长期存在,面对近700平方公里的滩涂水域,东滩管理中心本就薄弱的执法管理权限和执法队伍更显捉襟见肘。如何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用好用足相关政策规定、充分整合行政资源、重新搭建区域管理框架、真正夯实依法行政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必答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以及聚焦高水平的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工作合力,深化横向部门联合联动工作机制。继续以“东滩生态警务室”“法官工作室”为依托,根据关于做好自然保护管理有关工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继续加强与地方林业、水务(海洋)、渔政、农业等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保护区鸟类栖息地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力争取得阶段性突破。

       第二,强化执法监管,继续巩固提升依法巡护管理水平。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和管理措施,严厉打击涉及保护区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2017放牧整治、堆场清除及水产养殖退出等三大治理整顿成果不反弹。同时,防堵结合,持续加强保护区边界管理,借助保护区生态监控系统,持续加强保护区陆域边界巡护和道口值守工作,坚持技防和人防有机结合,分区域、分重点开展专项巡护执法行动,抓住典型案例,扩大宣传影响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入区行为。

       第三,以信息化为依托,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以“智慧东滩”信息化为依托,优化道口管控、边界防控、视频监控为一体的监控中心。继续对“三无船舶”、违法入区等实行常态化打击,继续优化岸防监控、AIS跟踪、无人机驱离、海域巡护等综合手段,不断形成高压态势。在应对区域广阔、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等方面,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推进技防升级,为提升巡护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管护执法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