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猗园将开展沉浸式中秋习俗体验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28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中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与希望。中秋节是属于亲朋好友的节日,简单而快乐。人人都会在庭院中祭月、赏桂、做灯、吃月饼及桂花食品……中秋民俗的仪式感流传至今,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个中秋,让我们重温庭院中的月下雅事,穿着传统服饰,走入精致的盆景园,在不同的“节俗”展示体验区,遇见明代仕女、文人、嫦娥、玉兔等NPC,踏着历史的青石板,感受400年前的中秋仪式感,共同演绎明人中秋习俗长卷。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9日 14:30——17:30
活动地点:上海古猗园盆景园

温馨提示:请市民游客着中式传统服饰参加活动。

一、月中有桂

中秋祭月,簪桂,亲友彼此相馈。(《罗山县志》

中秋除了吃月饼,更有赏桂簪桂的习俗。心灵手巧的中国人会在节日前夕亲手制作桂花元素的饰品或物件送给重要的人。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仪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中秋的手作礼物里,栩栩如生的缠花总是备受青睐。

缠花源于明代,盛于清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小”、“巧”、“精”、“活”为特点。

这个中秋,将由非遗手艺老师现场为大家带来桂花缠花体验,更有本次“寻月猗园”特别定制款“月中有桂”可供选择制作。

温馨提示:缠花体验为招募活动,活动名额仅限15人,先到先得。报名详情请前往古猗园官方微信号相关推文。

二、珠翠点额

闺人赏月戴珍珠花。(《节序同风录》)

走进园中园,打开400年前的时光之门,眉心间增添的那抹亮色,是属于我们的美丽暗号。

现场将为穿着明制传统服饰的游人们提供独家明代珠翠面花体验,身着其他传统服饰的游客也可感受传统花钿绘画体验。

三、玩赏月筵

赏月筵,前悬羊角灯、红纱宫幢,曰“灯月交辉”。 (《节序同风录》)

中秋赏灯,人间灯火与月下群星交相辉映,带着亲手制作的传统灯笼走月亮、逛园林是独有的仪式感。而这小巧可爱的灯笼带回家中也是今夕美好的见证。

只要是身着明制汉服的大学生,参与打卡拍照活动,并对上暗号,就可获得手作灯笼材料包(限量40份)。可以现在与NPC一起制作,也可带回家中与家人巧手共做。

四、同心寄语

取彩线于月下,结为同心续命丝。(《节序同风录》)

将祈愿的红绳挂在桂树上,虔诚地向天地许下心愿。

五、猗园心谈

设楸枰玉子,为“围棋会”,谓之“心谈”,胜者终年有福。( 《节序同风录》 )

三场定时五子棋对弈游戏,现场以具体时长为准调整,获胜者可得古猗园周边礼品。来与帅气的明代文人小哥哥一决高下吧!

六、寻秋掠影

游寺观园馆有百花处,曰“寻秋”。(《节序同风录》)

中秋有寻花之习俗,入园着传统服饰者皆为人间花,应记录此刻人面百花相映美景。

游客们在园中偶遇持拍立得的NPC,即可5元/张获得拍立得相片(亦可自拍)。

七、祭月中秋

中秋夜,陈瓜果于庭,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岁华记》)

祭月,是中秋节对月神的祭祀活动,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这个中秋,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古人仪式感,与同袍们一起,拜月祈福,心想事成。

八、走月亮

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浮生六记》)

中秋游园、过桥有去百病、祈福的美好寓意。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结伴,谈笑风生。经过了一天沉浸式体验,我们也成为了彼此难忘的记忆,于是一起提着灯笼游园祈福,将园林美景、良辰佳友一一印刻在心里,随着一步一景,记忆也流淌在心底。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一起穿上传统服饰,邀上亲朋好友,共赴古典园林的雅致盛宴吧!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