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是江南园林中少见的活泼因子,“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鹤冲天 杜安世 )。
红艳的石榴是江南园林中的一抹亮色,如一个俏皮的女子,踮着脚尖在一丛绿意中跳跃,令人心动。
在江南园林中,梧桐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造景意象,然而由于它作为一种高大乔木,并未引起人们相当的关注。梧桐是落寞的植物,它是如此符合赋闲在家的园林主人的心意,这些文人墨客们一遍又一遍的回味自己曾读过的那些诗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李煜)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采桑子 李煜)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更漏子 韦庄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菩萨蛮 耿玉真)。昔日的一切辉煌都已成云烟,唯有秋色萧索,梧桐叶落,这一切的一切,正是园林主人落寞情怀的心酸写照。
生命之柳每当隆冬刚过,万木乍醒之时,垂柳已抽出万缕长丝,真可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唐贺知章《咏柳》诗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对环境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对严酷环境的抵御能力赋予了柳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这不息的生命力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所向往追寻的。由此看来,一株株柳树,给了园主人们莫大的精神安慰。
《诗经·东方未明》中有“折柳樊圃”,古代文人深以此为然,在众多诗文中柳这个意象均为此意——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陶渊明)此夜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朝中措 欧阳修)。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心中,异乡是无柳的,由此可见,江南园林中遍植柳树便是十分应当了。因为江南园林多为住家之园,园林即是家,用杨柳强调家的感觉,与古典文化相照应,在不知不觉中,其共同的文化情怀得到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