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把风水看做朴素的环境学,还是“迷信”,或是从地理、物理到哲学的观点做分析,均是窥视天地如何给养生命。然,古人并没有在几千年前建造房屋时,刻意表现对大自然的浓厚感情,而是整个中国文化由始至终就洋溢着这样的情调。
从前建造住宅,要看方位、算三代风水等,造一所房子动辄十年八年甚至一两代人,都是很正常的。在房屋布局上,以北方四合院为例,院落形状方正,方位多为坐北朝南,北房、南座、东厢、西厢,体现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念。并且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现代建筑中大多没有院落,但户型的形状也以方正为好,以免某位家人的运势受损。另外在房屋装修前,要看房子的位置定五行,一般房子五行只能占一行,不可能都占,再顺着五行相生的路子装修设计,以便宜居。
门是房屋的脸面,旧时建筑只要一看大门,就知道主人的等级地位。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的“巽”位,民间称此为“抢阳”。门与门是不能相对的,否则会有煞气进入,称之为“门冲”,容易出现家庭纷争。有些人家,进去就感觉不舒服,令人觉得“不顺畅”,磕壁撞门的,那一定是有问题。现代居家中,首先注意避开“门冲”的情形,居家和谐,和气是生财的根本。
古时四合院中,置于门外的叫照壁,门内的叫影壁,这些都是风水墙。风水讲究导气,《水龙经》中有“直来直去损人丁”之说,所以气流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而且,气流直冲主不聚财。影壁、照壁就是起到阻挡气流的作用,使冲煞气流放缓,协调住宅内外之气;照壁、影壁还可遮蔽视线,保持气畅,这点又与“曲则有情”的风水原理相吻合,有助于钱财的积聚。
在古建筑中,卧室面积都很适中。面积太小不聚气,会影响主人的财运;太大则过分空旷,对主人不吉。旧时无论民居还是帝王居处,都遵循这一理念。古旧建筑中的正房(即北房),是家中最重要的房子,一般由家中的长辈或尊者居住。正房是整个院落中采光、通风最好的房子,对长辈或尊者的健康有益。
风水理论讲究“明厅暗房”。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也为家庭成员经常共聚之所,光线当然要开朗通透才合适。睡房是休憩的私密之地,应当安静,光线柔和。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光线在对人体睡眠、细胞修复、免疫力和衰老等健康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