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芙蓉开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01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1.jpg

2.jpg

3.jpg

单瓣芙蓉.jpg

牡丹粉芙蓉.jpg

微信图片_20221027150920.jpg

植物小档案:

中文名:木芙蓉、芙蓉花、拒霜花、木莲等

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分布:原产于我国,在四川、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广泛分布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

 

木芙蓉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蜀梼杌》记载:“蜀昶广政十三年(950)九月,令城上植芙蓉,尽以幄幙遮护……九月间盛开,望之皆如锦绣。”成都得名“锦城”或“蓉城”。一方面,木芙蓉提升了成都景观特色,另一方面,木芙蓉盘根错节,须根多,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较大,可以起到固土护坡的功能。1983年,成都人将木芙蓉定为市花,银杏为市树,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市花市树节。

然而“芙蓉国”说的却不是成都,而是湖南。湖南湘江栽植的木芙蓉较多,“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的诗句让湖南冠上“芙蓉国”的美誉。其后,毛主席两次引用这首诗,也让“芙蓉国”称为湖南的代称。

不论是“芙蓉国”还是“蓉城”,喜爱木芙蓉的心是不变的。但木芙蓉绝不仅仅在民间流传,同时也是皇家园林常用的优良材料。“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是杨贵妃被刺死后,唐玄宗回到华清池,看着木芙蓉,思念着爱人。

在绘画上也可以看出古人对木芙蓉的喜爱。宋代李迪的绢本设色画《红白芙蓉图》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现收藏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红白芙蓉图》(百度文库)

木芙蓉作为一种优秀的园林观赏植物,花生于枝端叶腋间,花大色艳,单朵花朝开暮落,但整体花期可从8月到11月。《中国植物志》中,木芙蓉有2类:木芙蓉(原变型)(Hibiscus mutabilis Linn. f. mutabilis) 和重瓣木芙蓉(变型)(Hibiscus mutabilis Linn. f. Plenus)。现在常见的木芙蓉传统栽培品种包括单瓣和重瓣的红芙蓉、白芙蓉、鸳鸯芙蓉、七星芙蓉、醉芙蓉。醉芙蓉因为花瓣中含有花青素和酸,其花朵可以随着温度和酸碱度而变化颜色,清晨初开为白色或浅粉色,中午时分转至粉红色,到傍晚转为深红色。清代刘灏在《广群芳谱》是这样描述芙蓉“朝白午桃红晚大红”。

木芙蓉具有集观赏、生态、文化、药用、食用、造纸、纺织等为一体的优良价值。

木芙蓉小枝、叶片、叶柄、花萼密布星状毛和短柔毛,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漂浮颗粒物,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加上根系可以吸附铅离子,常常被应用于工厂和高速公路。

一代名伎薛涛写给元稹的诗“长教碧玉深藏处,总向红笺写自随”寄托着自己的情谊,诗中的“红笺”又名“薛涛笺”,在那个时代代表着一种先进的造纸技术,也开启了中国制笺之风。这种红色的纸是添加了木芙蓉的皮和芙蓉花末汁制成。“薛涛笺”及其名贵,“也知价重连城壁,一纸万金犹不惜。”到唐末,“薛涛笺”被皇家垄断收藏。此外,木芙蓉的花也当作染料染色做帐,名曰“芙蓉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一句“芙蓉帐暖度春宵”,说明在那个年代,芙蓉帐是帝王用的高端布料。

 

薛涛笺(百度)

木芙蓉的药用价值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体现:“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

华南地区一些农家喜欢在院子里种上几株木芙蓉,夏秋开花之际,摘一些鲜花和豆腐一起烧汤。木芙蓉和豆腐在一起烧汤叫“雪霞羹”,彩色很好看,红白相映,其实木芙蓉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