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08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图片1.png


5月5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颁发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决定,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以下简称“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大禹奖是水利工程行业优质工程的最高奖项, 是以工程质量为主,兼顾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优秀工程,由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评选。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典型河口潮滩湿地之一,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和水鸟迁徙、越冬的重要敏感地区,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影响力。由于上世纪引进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快速扩散侵占,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系统,并威胁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的栖息。为有效控制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的扩张态势,改善湿地质量和修复鸟类栖息地环境,经批准实施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规模最大的以控制外来物种,修复、恢复迁徙水鸟栖息地功能为主要目标的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面积达24.2Km2。项目于2013年9月29日开工,2019 年 8 月 27 日全部合同工程通过完工验收,2020 年 6 月 12 日通过竣工验收。治理后区域内互花米草的生长和扩张得到有效控制,灭除率达95%以上,治理后形成近4万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修复区,营造形成岛屿、漫滩、开阔水域、沙洲、潮沟等多样化生境,成为鸻鹬、雁鸭、鹤类三类水鸟的主栖息地,区域内生境得到明显改善,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东方白鹳、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以及大量雁鸭类越冬水鸟飞抵东滩,形成了芦苇摇曳、雁鸭齐鸣、鱼翔浅底的和谐美丽景象。工程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显著,为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打造上海生态之城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为湿地保护和控制外来植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履行《国际湿地公约》、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建设世界一流自然保护区做出重要示范。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