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管放结合 推进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曹龙



  加快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时至今日,最应当直面的是,我们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转型升级,为什么迟迟难以如愿?

  首先,城市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在本质上是一个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类要素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与动态组合的复杂过程,显而易见其中的核心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两者关系。与市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类似,政府参与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从来不缺少合理原因,诸如向公众提供一定水平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支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追求行业新的竞争力、促进有潜力的本土企业扩张等。与此同时,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城市管理历史还告诉我们,恰恰是在政府参与下浦东城市管理行业才能在短短20多年间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蓬勃发展,快速进入行业成熟期。

  我们之所以在时下节点上来特意回顾和重新审视城市管理行业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绝不是为了质疑和否定政府的地位、作用和贡献。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与市场一样,政府对城市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始终举足轻重、须臾不能离开。进一步说,市场与政府从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分道扬镳,一方永远无法代替另一方起全部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政府的作为和作用可以一成不变。所谓“彼一时,此一时”,“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政府参与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必须随势而变,根据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成熟程度、政府财政状况等因素,作出对应的调整和适时的改变。如果教条主义地沉湎和固守过去既定的规则和已经实施的政策(哪怕在当时确实行之有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不考虑变动不居的现实情况,参与过度和参与不足,都将不断将自身置于被动位置,对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违背而不是顺应、是阻滞而不是促进。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初基于市场缺乏规模等“市场失灵”现象,政府顺理成章、众望所归地主导了浦东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全过程。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市场目前在浦东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城市管理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瓶颈在哪?答案呼之欲出,一言以蔽之,恰恰在于政府仍“执著”和“固执”得与之前一样继续在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当前,正是政府同时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越位”和“缺位”,包括价格干预、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双重限制和扭曲了市场作用和市场秩序,导致信息失真、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时机决定成败。依据客观的外在条件、顺应市场的内在需求,政府当下推进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也就是参与城市管理行业资源配置的“看得见的手”一如既往地不可或缺,但必须因势顺时调整“手法”,除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通过简政放权来切实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直接管制外(包括减持国有企业股份),还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加强服务和保障上,以更好地创造一个由公平规则、激励税收、廉价土地、丰富熟练劳动力等组合而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系统,做到既从“越位点”退出把该放的放掉,又将“缺位点”补上把该管的管好,形成管放结合双轮驱动转型升级的生动局面。

  需要特别强调,政府“放”或“管”都是在参与资源配置,都应出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而不是限制市场作用的善意。但是,政府不负责、不适当的“放”或“管”(提前退出或过度干预),都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道德等多种风险,都将对整个行业转型升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无论“放”或“管”均涉及到政府自身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当下,围绕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合理发挥政府作用毫无疑问是知易行难。但是,惟有政府自身真正发生与市场要求相一致的变革,成为具有社会敏感性、能够动态反应、与市场为友的胜任政府,才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行业转型内生动力。

  政府与市场绝不是简单的谁多谁少、谁强谁弱、谁进谁退的关系,尤其在市场越来越走向无国界化、技术进步不断拓展市场能力以及政经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趋势下,我们必须在政府“为何”、“何时”和“如何”参与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这些相关问题上,开展更深入的思考、作出更精准的回答,并付诸更坚决的实践,真正“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实现政府与市场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共赢共生,不断将城市管理行业转型升级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本文供图/郑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