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探索大都市野生动物保护的途径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和极小种群恢复简介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张秩通 薛程



  上海是一个人口稠密、高度城市化的特大型城市,正处于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更关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渴望宜居的城市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成为了公众的共识。近年来,在本市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上海已在城市外围的生态敏感区域建立了4个自然保护区,确立了城市生态保护底线,保障了城市的基本生态空间。但是相对于城市外围敏感区的保护,本市大陆地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则更让人担忧。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上海的发展重心已经从中心城区移向郊区新城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郊区野生生物适宜的栖息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片段化或破碎化,导致极小种群物种的最终灭绝或迁移。

  2008年,相关科研机构对全市自然保护区以外的40余块野生动植物分布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环境评价,发现鸟类201种,陆生兽类15种,两栖爬行类动物27种。这些区域保存了上海近一半的物种种类,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贡献较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也是目前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仅存不多的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但近两年的跟踪监测结果发现,以上栖息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正面临着建设开发、偷猎、围垦、水质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一系列威胁,甚至部分栖息地已经被破坏,部分本市乡土物种濒临灭绝,它们的有效保护具有相当的紧迫性。根据中共十八大报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013~2015年,上海市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和极小种群恢复项目纳入了上海市林业三年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确保抢救性保护一批城市重要栖息地和几个重要的乡土濒危物种,探索一条适合发达城市化地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新途径。



  一、实施目标

  根据《上海市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管理“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使上海受保护管理的基础生态空间达到10万公顷,约占全市面积的10.64%;自然湿地保有率维持在30%以上;综合物种指数从目前的≥0.4提高到≥0.5的目标,制定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和极小种群恢复目标为:一是有效保护生态空间,使2000公顷左右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提高自然湿地保有率0.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使1000公顷的自然湿地受到有效保护管理,提高自然湿地保有率0.5个百分点;三是提升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确保在重要栖息地内可监测到100种以上植物种类和100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包括30种左右的濒危物种),保障综合物种指数提高到0.5;四是恢复濒危乡土物种极小种群,通过引入、圈养、放归、繁育等恢复工程,期望能在本市形成较为稳定的扬子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獐(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狗獾(本市重点保护动物)等极小种群物种的半野化种群,形成4处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保育地。


  二、实施范围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结合区县栖息地林地、湿地管理的实际情况,确认8个本市重要栖息地建设项目和4个极小种群恢复项目,分别是浦东新区金海湿地、嘉定区浏岛、宝山区陈行-宝钢水库周边、崇明县西沙湿地公园、青浦区大莲湖及周边湿地、金山区边滩湿地、闵行区浦江片林和松江泖港湿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以及崇明县明珠湖公园獐重引入、松江区新浜林地獐重引入、奉贤区狗獾物种恢复与野放、东滩湿地扬子鳄种群恢复与栖息地改造项目。



  三、实施主要内容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有: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本底评估工作;栖息地生境改善和栖息地适应性改造;设置监测样带、样点并开展定期监测;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质量监测评估;勘界和警示系统建设;巡护和保护管理建设;编制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与管理导则或指南(滩涂湿地、湖泊库塘湿地、林地等类型)等。

  极小种群恢复项目实施主要内容有:种源引入;物种野放前栖息地生态容纳量评估和本底调查评估;野放栖息地适应性改造;物种野放及后期环境评估监测;勘界和警示宣传系统;制定极小种群栖息地适应性改造标准(扬子鳄、獐、狗獾)等。

  未来几年,上海市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极小种群恢复项目将切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形成一批集保护恢复、科研监测、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等多重功能的野生动物保护新阵地。

  (作者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本文供图/方国政、李玉秀、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