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突破“小”局限 营造立体绿化特色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黄彩娣  章栋贤

  

鏉傚織鐢ㄥ浘鏂_2-B-2.jpg

静安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屋顶绿化


静安区占地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绿化总量少,受制于土地资源瓶颈,发展绿化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困难,在市局和市绿委办指导下,我们没有囿于“小”、馁于“小”,而是因地制宜在“小”字上做文章,努力挖掘绿化空间,不断创新立体绿化形式,营造了立体绿化新景观。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建成屋顶绿化126957平方米,垂直绿化2207平方米,沿口绿化1767米,棚架绿化353平方米。

 

一、在创新中赢得发展动力

1. 创新立体绿化机制

实践告诉我们,立体绿化工作不单单是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比如屋顶绿化、窗阳台绿化、工地围墙绿化等都需要业主单位的积极配合,并在资金上以及后续管理上的支持。在区绿委的统筹协调下,区绿化办积极动员,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机制。社会参与渠道的拓宽,体现了政府积极引导和社会积极参与的统一。

2. 创新立体绿化形式

我们率先发展了形式多样的立体绿化,打造了中心城区“小、巧、高”立体绿化品牌。多年来,不断挖掘立体绿化载体,除了屋顶绿化、透墙绿化等形式外,还尝试在窗阳台、工地围墙、道路隔离栏、灯柱等布置花卉,形成了以花箱、花球、花墙、花架组成的立体花卉景观,繁花似锦的环境面貌显著提高了重点区域景观品质。为丰富屋顶绿化形式,我们在2012年将园林造景和农业技术相结合,在花园式屋顶绿化中融入田园元素,种植露地和水培蔬菜,营造别具特色的屋顶田园景观,受到了各方关注和好评。

3. 创新立体绿化科技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课题研究,建立了园林废弃物收集点、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心,并研制出针对不同用途的营养土。营养土产品直接运用于屋顶绿化、花箱、花格、花墙,满足了立体绿化用土的轻质、营养、保水等要求。我们通过屋顶绿化技术和材料的研究和创新,指导推进屋顶绿化建设,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经专业部门测定,静安区热岛效应明显低于周边区域,平均气温比周边低0.6摄氏度。

 

鏉傚織鐢ㄥ浘鏂_2-B-3.jpg

南京西路街道阳台绿化


二、在探索实践中再接再厉

经过前几年快速发展,静安区绿化建设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后几年如何发展?我们感到,作为中心城区的静安要进一步发扬“小、巧、高”特色,积极发展立体绿化,提高城区绿视率,优化城区景观品质。

1. 发挥区绿委统筹协调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生态和谐、常态优良、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绿化环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发展立体绿化,要在政府推动下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我们要努力形成区绿委统筹协调,各部门和街道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

2. 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进立体绿化建设

相对于地面绿化,立体绿化的植物生长受立地条件限制较多,发展立体绿化就需要因地制宜,并借助技术进步与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并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

3. 丰富立体绿化形式,打造新景观新亮点

在区域绿化建设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立体绿化新形式。2014年,区内开展试点工作,建设5个阳台绿化示范点,从绿化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样板示范,为推广家庭阳台绿化做好技术支撑。通过宣传,推动静安区居民家庭绿化活动的开展,鼓励更多市民从自家阳台绿化做起,拓展家庭绿化空间,提升居家环境,营造绿色生活空间。

4. 加强行业指导监督,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立体绿化形式丰富多样,养护管理技术要求较高。要进一步发挥绿化办的协调职能和绿化部门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作用,确保绿化面貌常态、成果长效。

实施立体绿化,是静安区增加城市绿化空间景观的有力举措,也是完善城区绿化布局的重要手段,我们将立足区情努力挖潜,在探索静安特色绿化发展道路上再续新的篇章。

(作者:黄彩娣,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局局长;章栋贤,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鏉傚織鐢ㄥ浘鏂_2-B-1.jpg

南京路石门路绿墙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