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从“等客上门”到“约客来玩” ——武汉公园创新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 2016年07月28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唐 闻


植物医生问诊日


武汉和平公园母亲节“给妈妈的鲜花速递”技师教孩子们认识月季



武汉中山公园插花课



武汉堤角公园孩子们手绘风筝


武汉青山公园智障儿童手指画


2016年初,武汉公园管理部门联合长江日报,推出两个公益服务项目:“公园大课堂”和“植物医生问诊日”。同时,组建团队,精心运营“武汉公园客”微信平台,由此将公园工作方式从“等客上门”升级为“约客来玩”,实现公园与公众、线上与线下的全方位互动沟通。


为何“约客来玩”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现存经济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似乎与公园管理没有多大关联。但是如果我们认同公园也是一种“产品”,一种服务于城市生态和市民生活的公共产品,那么它同样需要“降低无效投入,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为什么这样说?过去我们评价公园,通常会用到两个最主要的指标:一是园林养护水平高不高,能否达到园容园貌整洁美观;二是便民服务设施好不好,能否满足游园需求并确保安全。至于游客爱来不来,那是游客自己的选择。

这就是典型的“等客上门”。在这种思维方式主导下,我们很少主动思考:游客还有哪些需求?我们还能供给什么?也因此,公园似乎变成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练太极拳的场所,而对于很多年轻群体以及孩子们来说,显然缺少吸引力,他们可能了解国内外不少旅游名胜,却说不出家门口的公园有多少风景。

当我们站在“供给端”思考问题,不难发现:公园的社会价值和服务功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变“等客上门”为“约客来玩”,我们或将塑造公园新形象。


怎样“约客来玩”

约客来玩,首先要梳理盘点:公园有哪些资源是群众需求所在。结合实际,我们推出了“公园大课堂”和“植物医生问诊日”两款试验性产品,并通过“武汉公园客”微信平台来宣传。

1.公园大课堂:开启孩子们的“无电脑游戏周末计划”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如何发挥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研究并不深入,实践亦不充分。总结过往经验,今年初我们借力长江日报的策划与宣传优势,启动“公园大课堂”公益项目,全年计划在27个公园开设100节亲子特色课程,以“场景化教育”开启孩子们的“无电脑游戏周末计划”。

截至5月底,公园大课堂先后走进13个公园,开讲40余场,课程内容包括园林、历史、手作、绘画、体育、礼仪、情感素质等。

比如:3月17日中山公园大课堂,以“摩天轮的奇幻之旅”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参观摩天轮操作台,并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拼装一个摩天轮模具。

4月8日和平公园大课堂,围绕母亲节,以“给妈妈的鲜花速递”为主题,在园林老师讲解花卉小常识之后,开展“看谁最了解妈妈”的趣味抢答,获胜的孩子可以为妈妈赢得一支鲜花,并获评“最佳鲜花速递员”称号。

这种“在游园中学习”的个性化服务模式,让父母与孩子一起走进公园,共同学习,从中了解武汉公园和城市历史,潜移默化培育乡土情怀,提升综合素养。

我们并非教育部门,但是公园大课堂似乎在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跨界探究公共场所的教育功能。活动受到家长热捧,每场名额20个家庭,实际报名人数每每超过200个。


武汉沙湖公园观鸟课堂室内教学


2.植物医生问诊日:将养花种草的专业技术无偿输出

群众当中有不少养花爱好者,但是缺经验和养花技术,而公园里的园林工程师、技师不少,他们熟悉植物栽培和养护,用他们的一技之长服务群众,既是公园主动服务游客、与公众形成互动的具体方式,同时也让公园人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进公众视野。

4月初,我们推出“植物医生问诊日”活动,确定每月第一个周五,中心城区27个公园的园林工程师和技师走出花房和庭园,挂牌服务,为市民提供解决家庭花卉长势不良、花盆及土壤选择、肥水管理与肥料选择等问题。

活动推出后,养花爱好者踊跃参与。有的把家中花卉带到公园现场,有的用手机拍下植物照片,现场与植物医生交流踊跃。据不完全统计,每次“问诊”时间两小时,27个公园平均接待市民1500人左右,解答200余个问题。

3.武汉公园客微信平台:提供全新的公园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部智能手机为公园管理者“约客来玩”创造了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

2015年11月,我们推出“武汉公园客”微信公众号。今年初,组建团队,精心运作。这个平台,向公众提供全新的公园信息服务,包括全市主要公园的名录、分布图及基础信息;公园花期预报、便民服务指南、公益活动组织等。

比如:我们组织公园大课堂活动,市民通过“武汉公园客”第一时间了解课程时间、地点、内容和授课老师情况,然后根据个人兴趣自由报名。

再如:植物医生问诊活动,自今年4月初推出以来,除了每月一次各公园的现场咨询以外,“武汉公园客”同步开启线上问诊通道,市民只要在微信上提问,园林专家48小时内回复。截至5月中旬,两个多月时间,线上植物医生已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180多个市民提问。

新媒体的公开性和交流性,使公园与公众之间搭建起一个无缝对接平台。公园管理者通过这个平台,为市民提供即时服务并了解市民反馈。


“约客来玩”的成效

不论是“公园大课堂”“植物医生问诊日”这两项公益服务项目,还是搭建“武汉公园客”这一新媒体平台,实施效果特别好。

于公园管理者而言,这些试验性工作迫使我们对全市公园资源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盘点;对公园人再一次进行了服务意识总动员和服务技能总培训,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进步,特别是很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出任公园大课堂的“园林导师”和市民家庭养花的“植物医生”,找到了职业自信和个人价值,并重新燃起学习热情。

于市民游客而言,公园零门槛主动“约客来玩”,使他们有了“武汉公园深度游”的机会,在这里认识公园、交结朋友、充实生活;于孩子们而言,走进大自然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我们要主动满足社会需求,真正让游客成为公园的引路人和指挥棒,就是要解放思想,从供给侧思维出发,办实事办好事,树立公园“公园·公共·公众·公益”的新形象。


(作者: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园广场处处长)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