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0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王祥荣 等


黄浦区南园滨江绿地


生态文化小区是指通过调整城市小区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因子与生态文化的关系,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规划布局协调、示范作用突出的城市行政小区。其内涵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延续及拓展生态文化村建设内涵以及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一、研究意义

生态文化小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能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化教育,改变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从而大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其二,能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满足新型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同时又能增强对于新型城镇人口的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其三,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扩大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化小区的建设将为相关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郑惠国/摄


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的构建,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立足自身特点,在特定的范围内将生产、生活与小区文化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发展形成经济状况良好、小区居民生活舒适、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生态环境和谐的新社区。其创建应基于生态文明、生态伦理学、文化生态学、复合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等理论,以小区为单位,注重生态环境、文化建设,推动现有社区的生态化转型,最终建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效益高度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小区。


二、国内外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经验研究

1.国外生态文化小区研究进展

国外生态社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为注重自然生态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者并重的阶段。欧美发达国家在生态文化居住区的建设上一直比较先进,这些居住区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生态方面。支持有机农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维护原生环境。第二,社会生态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维持生计的工作;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和居民团结。第三,文化生态方面。尊重不同文化;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主要代表性社区包括加拿大Windsong社区、德国Vauban社区、澳大利亚Halifax生态城、英国BedZED社区、法国ClichyBatignolles街区和Lyon Confluence汇流区等。

纵观国外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经验,对国内生态文化小区建设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拓宽城市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公众参与;增强生态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研究;开展生态文化小区的示范工作。

2.国内生态文化小区研究进展

生态文化小区是生态型住区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相关原则或评价标准,这标志着中国居住区规划已经跨上新的台阶,正逐步向生态文化小区方向发展。上海市关于生态社区建设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关于生态文化小区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关于生态文化小区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化小区的实践案例主要有以下三类:特大型城市生态文化小区(北京北潞春小区、上海万里社区),中小规模生态文化小区(常州北港小区、大理海东一期社区),以及生态文化村(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各小区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的生态策略。

我国在生态文化小区上已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但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重硬件,轻软件;重自然生态,轻人文生态;缺乏公众参与意识;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后续跟踪研究少;生态文化小区的评价缺乏量化标准。


三、上海市社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不同时期的社区建设是一个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缩影,按照上海市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征,将上海开埠以来的社区划分为里弄住宅(开埠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工人新村(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大型城郊居住区(1978—1992年)、多元化城市社区(1992—2010年)和绿色生态社区(2010年至今)五个阶段。总体看来,上海市社区发展演进可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住区规划模式。从小区规划向社区规划转变。二是住区文化发展。从“一元、同质”向“多元、异质”转变。三是住区生态环境。从“远离自然”向“回归自然”转变。

上海市生态文化社区生态建设可分为五类:传统街坊小区、单位公房社区、高收入商品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及低碳生态住宅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社区住宅设计不尽合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社区住宅室外环境生态化程度不够;邻里交往与社区建设缺乏;社区公共服务仍难以有效满足居民需求。


四、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评价指标体系


小区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市域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小区又有着不同需求。这就要求研究上海市小区的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采用适宜技术策略来构建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因素为基础,社会经济因素为主导,生态文化因素为支撑。


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指标评价标准(试行)


指标筛选秉承科学性、代表性、可获得性等原则,参考相关评估标准,基于上海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现状,以核心与拓展指标模式为基本框架,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等,建立起反映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生态状况及其建设方向的指标体系框架并明确评价标准(见左表)。该框架内所含指标划分入绿色环境、绿色文化、绿色消费和绿色示范等四个主题层中。

基于该指标体系,以综合指数和分级指数的形式,对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建设进行评估,并从不同层面来反映生态文化小区建设进程及关键领域的情况,以“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综合指数(ECI)”这一指数来衡量生态文化小区建设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按照指标体系的结构设置,依据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对参评小区各项指标和主题进行评分,从而计算出反映生态文化小区建设总体进程的ECI指数。计算得到的ECI指数介于0—100之间,指数越大,表明生态文化小区建设水平越高;指数越小,表明生态文化小区建设尚需加强。ECI指数得分达到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


五、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

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管理机制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获得“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荣誉称号的行政小区每年年底需向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提交书面年度总结报告。

二是,搭建配套的协调机构。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对生态文化小区进行统一管理尤为重要,建议设立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专项领导小组。

三是加强强制性技术规范的执行、监督、管理。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对“上海市生态文化小区”实行社会监督,动态考核。

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建立生态文化小区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保护和促进生态型住宅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推动相关立法的发展,加强生态型住宅的行政立法,制定促进生态型住宅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及技术规定;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实施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等。

第二,完善生态文化小区的法律保障制度。在生态文化小区建设中,要形成一个开放、规范的生态型住宅产业市场,通过市场把建筑生态技术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态型的产品、设备和材料等,还必须依靠以生态文化小区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评价体系等进行控制和保障。

第三,加大生态文化小区的资金投入保障。上海市政府要抓住国家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申请重大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将生态文化建设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同时建议设立生态文化小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的环保投入,加强环保专项基金的监管与管理。

第四,健全生态文化小区的道德保障措施。生态文化小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合作,生态文化小区建设的社会机制就是要建立和推动公共参与机制的建设;小区环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相对于城市建设的其他领域而言,在小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开展公众参与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也最能调动居民积极性的。

(作者: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摘自上海绿化市容局2015年调研课题《上海绿化市容行业智库建设研究》,作者为课题组组长)


(本文供图/郑惠国 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