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坛:探索有害生物治理新思路打造生态安全型城市森林
发布时间: 2017年01月09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张 凯


夏季蜜源植物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森林生态安全问题时强调,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承担着调节城市生态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上海森林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在城市中心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作用,如何在管养护过程中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如何提高森林质量,始终是公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公园管理者在应对森林出现有害生物时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


一、排摸调研为基础,理清公园虫害特点

作为一座具有60年历史的人造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有植株30多万株,近400种,大部分树种为上海本地树种;经过几十年的营造,园内物种丰富,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系统,植物、病虫害、天敌三者之间也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关系。由于共青森林公园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绿地,其内部的生态系统因此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问题,如:(1)园内树木树龄较大,生长势逐年下降,抗病虫能力变差。(2)近年来引进了不少植物新品种,带来了不少新的病虫害。(3)单一树种集中种植,容易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猖獗。(4)部分地方栽植密度过大,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为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公园内各种病虫害发生特点出现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蛀干有害生物危害日益严重,园内危害较重的蛀干性害虫主要有星天牛、桃红颈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长足大竹象、亚洲玉米螟、木蠹蛾等。二是刺吸式害虫全面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成为煤污病发生的主要虫源。三是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四是病害危害逐渐加重,近年来,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以及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病害比较突出,如香樟黄化病、重阳木丛枝病等,治理起来较为困难。


人工挖除天牛


美国白蛾性诱剂监测


释放捕虫螨防治水杉叶螨


二、生态治理为根本,优化公园防控理念

公园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特点,对其有害生物的治理也必须考虑生态安全以及游客安全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可持续控制公园植物病虫害来实现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坚持以生态治理为理念,强调维系生态系统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抗性品种栽培和有害生物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包括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避免二次污染。


三、多措并举防虫害,提升治理防控能力

近年来,共青森林公园在城市公园有害生物生态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在和病虫害的斗争中主要采取了以下7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摸清动植物资源本底。在森林公园各生态因子本底调查方面,园方开展了系统而又全面的工作,除了摸清现有的植物资源外,对园内的昆虫及鸟类、陆生动物类等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自2013年调查以来,共发现公园节肢动物10目,60科,165种。其中常见种类有60余种,天敌昆虫有23种;鸟类108种。通过对这些生物数据进行采集建档,对下一步因地制宜采取各类防控手段奠定了基础。

2.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近年来,园方在公园内建立了多处预测预报观测站点,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监测,观察和调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结合气候、环境条件,定期不定期地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准确预报病虫害发生数量的多少和危害的轻重,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将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及时通报交流,为管养人员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了准确而又及时的情报。


树洞修补


太阳能杀虫灯监测


3.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对公园原有植物进行规范有效的抚育式管理,使园内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势态,有效地提升植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二是根据公园植被更替的要求,进行人为的更新演替,结合公园枯木、朽木、染病死亡树木、台风损伤树木以及品种种植栽培抽稀等生产活动,根据对有害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植被种类搭配进行种植,防止害虫的转主危害,减少病虫害发生。三是对新营造的植物景观进行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花卉、地被植物等多种植物的合理配植,减少单一植物过密造成的病虫害集中爆发情况。

4.积极实施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害虫的特殊习性和趋性,应用机械工具以及光、电等物理技术来防治害虫,对多种具有假死性的鞘翅目成虫进行人工捕杀,通过效果比对,逐步筛选出最适合共青森林公园的针对特定病虫害最佳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5.合理利用生物源农药。在重大灾情发生的前夕,开展集中性的生物源农药防治,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动物源农药(如昆虫性引诱剂)、抗生素类杀虫剂(如阿维菌素),构建无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的农药控害技术体系,力争药剂防治的同时,避免对人畜、植物、天敌、环境等形成危害。

6.构建害虫天敌生态保育基地。在对公园内原有天敌种类,包括昆虫、蜘蛛、鸟类进行详尽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公园人为干扰较少、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养护区域,通过植物调整,种植害虫天敌的蜜源植物、栖境植物、诱集植物、储蓄植物、指示植物、护卫植物等,构造适宜天敌繁育的生态保育基地,使天敌种类增多,数量增大,加大外援天敌投放量,每年按时投放花绒寄甲、周氏啮小蜂、肿腿蜂、捕螨等天敌昆虫,促进生态平衡。

7.积极做好园林绿地有害生物发生档案管理。通过构建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常见有害生物的发生时间、应对措施等档案信息,及时确定病虫害的分级管理防治策略。

综上所述,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近年来结合公园自身植物景观和定位,逐步探索出一种通过合理调节有害生物、控制因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生态治理技术进行有效治理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今后,公园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有害生物治理模式,通过现有生态治理技术和新的生态保护理念,进行二次创新,为建设更加生态、自然、可持续的公园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本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