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为行业科技创新引航护航——《关于加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解读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钱杰


垃圾集装箱码头(奚伟涛/摄)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上海市先后出台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等文件,推出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不断推进上海市的科创中心建设进程。

2016年4月27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总体构想,并提出了尽快落实《关于加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6年7月14日,《实施意见》印发,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精神,同时,在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域、机制、保障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从而不断做强行业创新特色,破解行业科研难题,提升行业创新合力,为行业科技创新引航、护航。


一、《实施意见》的编制依据

《实施意见》编制依据局“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局“十三五”科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行业特色、重点、难点领域的原则,通过创新:一是切实形成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与政策;二是把握方向,起到对行业具有引导、引领作用。

《实施意见》的编制,主要参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8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上海市绿化与市容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等国家、上海市及区县和其他省市、局系统文件20余份。

《实施意见》共分为六个部分,共计十八条实施意见。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把握总体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导向,聚焦行业创新领域”“提升科技转化能力,打造成果转化平台”“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加快创新人才培育”“深化科技创新改革,完善创新转化机制”和“优化科技创新氛围,形成良性机制环境”。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详细阐述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体要求

《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行业的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梳理现状聚焦创新、整合平台服务创新、培育人才带动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优化环境激活创新,全面建立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相适应的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和发展格局。

行业科技创新要坚持“六个原则”:坚持视野开放是前提,坚持聚力突破是重点,坚持平台共建是基础,坚持用好人才是关键,坚持政策突破是动力,坚持环境宽容是保障。《实施意见》对六个原则进行了阐述,从而为科技创新建设的落实与突破提供了指引。

(二)发展目标

从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与奖项、科普基地及丛书、创新人才及团队、创新政策五个方面细化了“十三五”期间的量化奋斗目标。

至2020年努力实现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如下:

1.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平台,建设行业技术联盟和示范基地。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攻关,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和创新技术联盟,通过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证基地)等形式,彰显上海生态建设最新科技成果和科技支撑能力。

2.形成高附加值的行业创新成果,争取科技类重要奖项。获批以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权等为主要载体的知识产权120项,制订、修订各类行业标准30项,力争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奖项10项。

3.打造品牌化的科普基地,出版主题化的科普丛书。结合行业特色,发挥品牌优势,建成以植物、动物、湿地、环卫等为主题的品牌科普基地,编辑出版主体化的科普读物10种。

4.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组建凝聚力强的创新团队。实施 “双百计划”,培养行业青年英才和行业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才、首席技师等)各100名,实施“双创计划”,创建行业创新团队(创新工作室)、行业转化团队共10支。

5.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落实国家及本市科技创新政策和措施,制定行业科研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行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办法、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办法等配套制度。


三、行业科技创新主要领域

《实施意见》中行业的科技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聚焦特色、重点和难点领域的攻关,探索行业平台的整合与创新,力争在行业科技创新中取得新发展。

(一)重点攻关行业特色、重点、难点创新领域

在行业的创新领域方面,《实施意见》重点安排了“城市滨海湿地系统创新研究”“上海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育创新研究”和“特大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创新研究”三个特色创新领域;“城市植物资源及其产业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城市特殊生境绿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城市生活固废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和“行业科普品牌创新与塑造”四个重点难点领域。

1.城市滨海湿地系统创新研究。依托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开展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上海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体系为主的创新研究,形成以湿地修复研究、技术集成应用及湿地管理培训等为特色的城市滨海湿地系统。

2.上海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育创新研究。结合上海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形成以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大猩猩、企鹅等珍稀濒危动物保育为特色,以野生动物繁育、收容、救护、野放、栖息地修复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研究,推进特大型城市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体系建设。

3.特大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创新研究。瞄准世界一流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依托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网络规划布局,开展以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建设、生态服务评估、生态网络格局提升、生态安全、森林资源连清体系构建、土壤修复等为特色的创新研究。

4.城市植物资源及其产业化技术创新研究。重点开展华东珍稀濒危资源植物的保育研究,高适应性、观赏性、功能性城市新优植物的创新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大树与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等创新工作。

5.城市特殊生境绿化技术创新研究。依托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盐碱地绿化造林、棕地生态修复、立体绿化、海绵绿地建设、有害生物防控、特殊生境养护等技术体系的创新。

6.城市生活固废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一体化技术创新研究。结合“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要求,构建生活垃圾处置全产业链体系。重点攻关湿垃圾、建筑垃圾处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创新研究。

7.行业科普品牌创新与塑造。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上海市科普基地的功能,整合行业科普品牌,打造植物、动物、湿地、环卫四个方面的科普品牌和科普基地,打造微信公众号“绿色上海”科普专栏。

(二)不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转移转化能级

在攻关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同时,为了不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能力,《实施意见》在转化平台方面进行了整体部署,主要包括行业特色转化联盟及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建设。

1.城市新优植物资源转化应用联盟。依托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开发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产学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转化联盟。构建研发单位孵化、区县示范、企业转化应用的新优植物示范转化体系。

2.土壤修复技术创新应用联盟。依托上海迪士尼园林土壤建设技术、盐碱地和污染棕地的土壤修复技术,集行业内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优势为一体,形成多领域土壤修复技术融合的创新联盟,开展城市土壤生态修复、安全、绿化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土壤修复技术转化。

3.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示范区。重点发展上海老港静脉产业园,将老港打造成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实证基地,为上海乃至全国固体废弃物处置提供技术示范。

4.城市经济林示范区。结合上海“一区一品”规划布局,重点提升以马陆葡萄、崇明柑橘等为代表的葡萄、柑橘、桃、梨等经济林示范区。

5.智慧公园示范区。以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为特色,提升公园管理和游客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融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智慧公园建设样板,为公园智慧化建设提供技术示范。

6.标准应用示范区。以行业标准贯标和执行应用为基础,重点在绿化、林业、环卫作业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和市级行业标准化示范区,进一步推进行业技术标准执行和技术水平提升。


金山嘴渔村祥鱼湖(徐正魁/摄)


四、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为了切实提升行业科技创新的效能,同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氛围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完善:在加快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方面,拓展引进渠道、探索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力度等内容;在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机制方面,主要包括行业创新主体分类改革、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内容;在形成良好的保障机制和创新环境方面,包括了创新组织领导、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从而全方位地保障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推进与发展。

与此同时,2016年10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一步印发了《“十三五”期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沪绿容[2016]402号),进一步细化《实施意见》,同时对“十三五”期间行业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的科学布局、系统推进、全面落实,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切实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发展与突破。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


(本文供图/奚伟涛 徐正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