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一线岗位人才 ——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创建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肖龙根 鲍斌


创新是引领绿化市容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单位《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创新实践,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技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一线职工队伍。从2016年开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会、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会同各区行业主管部门工会组织开展了绿化市容行业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


一、工作提出

绿化市容行业承担着本市生态环境建设、市容景观塑造和城市秩序守护的重任,其建设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技师创新工作室在践行“绿色、整洁、有序、宜居”行业发展理念过程中产生的,是新形势下加快本市绿化市容行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行业发展目标,既需要科技精英、科研人员的引领和带动,也离不开普通劳动者、广大一线职工的广泛参与和发明创造。开展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技师、高级技师的创新才智和创造活力,培养造就更多的“上海工匠”,而且能够把技师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一线人才的聚集地,岗位创新的主阵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主要做法

1.制定办法、明确要求。工会、行业工会在广泛征求基层工会、行业职工、行业技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条件、主要任务、创建管理、工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行业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提供了指导性、规范性、操作性意见。

2.面向基层、拓展渠道。技师创新工作室的选树工作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聚焦绿化林业、市容环卫等行业一线有技术专长和创新力、影响力的技师或高级技师,人选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实行“成熟一个、创建一个”。


魏顶锋


夏菊兴


顾锦昕


3.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为加快推进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进程,局工会、行业工会通过分类指导和主动协调,积极帮助解决部分技师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场地、资金保障、团队建设等问题,并采用组织学习、相互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借鉴劳模创新工作室或其他技师创新工作室的成功经验,提高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实效。

严格把关、好中选优。一方面组织实地勘察、现场检查,要求每个技师创新工作室有浓厚的创建氛围,创建工作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小结、月有措施;另一方面邀请知名劳模、行业专家、工会代表等成员组成市绿化市容行业技师创新工作室评审专家组,从创新团队、创新成果、创新活动、目标制定等4个方面,对符合创建条件并申报的技师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评审,评出行业首批技师创新工作室,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初步成效

经过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魏顶峰技师创新工作室、顾锦昕技师创新工作室、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保育创新工作室、普陀行道树创新工作室、华国荣技师创新工作室、侯毓军技师创新工作室等6个技师工作室为行业首批技师创新工作室。

上海辰山植物园“魏顶峰技师创新工作室”在引种、驯化、筛选适应温室生长的植物新品种与新品种品种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魏顶峰本人获2016年“上海工匠”,先后在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球兰属系统学研究进展》、《龙舌兰属植物的经济价值探究》、《多功能多肉植物概述》等多篇学术论文。

上海城投环境实业老港公司“顾锦昕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共完成技术革新攻关项目16项,涉及超重机械维修、电气化工程、人机界面等多个专业领域,该工作室针对集运系统安全运行,先后在集卡、桥吊及码头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手术”,从最初的自动语音提示开锁到通道闸机自动识别放行再到桥吊起吊超重报警,桥吊完好率由原先的67%上升为95%。

上海普陀区园林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普陀行道树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6月,由杨飞飞技师领衔,曾连续蝉联五届“上海市劳模集体”,以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行道树修剪操作指导视频和参与制定的《上海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在全市推广运用。

“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保育技师创新工作室”是一支以上海动物园首席技师俞华昶、夏菊兴等专业技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紧紧围绕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核心要求,先后在圈养野生动物繁育、串笼与运输、展出设计等技术上取得突破,研究并编印的《幼龄动物哺育操作指南》和《野生动物捕捉、保定与串笼操作指南》,在动物园饲养行业有较高的借鉴和实用价值。


侯毓军


杨飞飞


华国荣


上海路吉环境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华国荣技师创新工作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先后攻克和解决了“车载电脑芯片维修技术”“改良扫路车油路电磁阀”“扫路车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等技术难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资金,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年限。

上海市环境学校“侯毓军技师创新工作室”主要承担本市环卫工人道路清扫、公厕保洁、车辆驾驶、车辆维修等工种的技术培训,每年培训量达到了数千人次。近年来,参与研究课题、编写教材、进军科技前沿也成为工作室的“主业”。


四、展望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群团组织要紧紧结合自身职责,深入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活动,动员群众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创优。因此,进一步调动起行业职工的创造活力,凝聚起行业职工的创造智慧,为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多做贡献,局工会、行业工会既责无旁贷,又大有可为。针对行业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目前存在的覆盖面不够广、技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不够多等问题,提出了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一是积极为广大职工搭建平台。按照“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行业职工的技能素质,增强行业职工的创新活力,为职工创新创造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不断激发职工的创新动力。结合市总工会的相关要求,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新动力,修订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职工技能等级晋级、高师带徒等奖励办法,对职工的创新活动,在经费上给予保障,政策上给予倾斜,精神上给予鼓励。

三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宣传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创造极致,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将技术骨干、技术能手、岗位标兵等行业创新人才,列为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先进个人等后备人选,培养造就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一线职工队伍。

(作者:肖龙根,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会主席;鲍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会主任科员。)


(本文供图/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