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城市新优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联盟”初探
发布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钱杰 戴咏梅 张亚利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生态园(徐正魁/摄)


2016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先后于7月和10月印发了《关于加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实施意见》(沪绿容[2016]285号)和《“十三五”期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行业科技创新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沪绿容[2016]402号)文件,其中,联盟的探索与搭建成为行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改善现有行业资源重复配置、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现象,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联合攻关、协同发展及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行业“产学研用”产业链,也为了切实为城市绿地、林地、湿地的科技支撑需求及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产品、技术及服务,2016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城市新优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联盟”为突破口,开始了行业联盟的探索与实践。


一、联盟的构建原则与功能

(一)构建原则

联盟的构建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引导作用、研发主体的创新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科研创新的质量和能级。构建过程中要注重体现:

1. 紧密型原则

设立参加单位门槛,以契约式合作为起点,吸纳联盟单位或成员;以第三方评估为参考,考核和评价已加入联盟单位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保障每一个联盟单位都紧密服务于联盟的主要目标。

2. 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原则

政府根据整体规划和行业发展引导联盟发展,同时注重企业在市场敏感度等方面的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打通和链接产学研用。

3. 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原则

结合绿化市容行业的整体发展,公益性服务及产业采用目标导向,推动联盟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型产业,则以需求为导向。


上海植物园展出酢浆草盆景


上海植物园珍奇植物展


粉红罗马枫


金阳枫香


(二)主要功能

本联盟旨在满足联盟单位的导向需求、创新需求、服务需求,其主要功能包括:

1. 研发创新

通过引导和组织联盟单位间的同行合作或跨界合作,实现城市新优植物开发利用过程中研发产品、技术的高水平化和高科技化。

2. 技术转化

整理和梳理上海城市新优植物资源,并形成产品库和技术库;收集和评估国内外植物资源开发应用相关企业信息;为成果与成果孵化企业提供桥梁服务和技术服务等。

3. 应用推广

采用政府采购、市场销售、展览展示等形式,为孵化企业、研发企业提供一流的示范推广渠道和平台。

4. 服务评估

在城市新优植物及其技术进入孵化期或孵化企业前,为研发机构产品及技术等提供试种、试用评估服务;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等服务。


二、联盟的构建形式、组织架构和经费管理

(一)构建形式

本联盟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意产业联盟,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机构。

政府站在产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依据行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前景,选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团体组成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谋求行业城市植物资源的产品及技术的新发展。

联盟单位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主,吸纳联盟单位要遵循能力互补原则、合作态度积极原则、市场非重叠性原则、文化和战略相容原则。

(二)组织架构

联盟管理机构设联席会、秘书处和监理处,形成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和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联盟结构,负责联盟单位在城市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联合创新、创业孵化、示范推广三大功能上的联合攻关、产业衔接和体系构建。联盟结构见图1。



在联盟中,理事会为决策机构,负责决策、布局、监督联盟发展目标的执行情况;决策联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重大事项;引导联盟单位的有序、高效发展。

秘书处为执行机构,负责联盟的日常工作,包括联盟章程、文化建设等;联席会的决议、方案等事项的落实与部署等;下设机构的管理、工作部署与实施等。秘书处可根据联盟发展需要,设立综合协调部、研发推广部等相关部门,满足联盟运行过程中的需求。监理处为监督保障机构,负责联盟单位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绩效考核与评价、开展专家顾问团等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等。

(三)经费管理

联盟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委托科研项目经费、政府差额补助、企业科研攻关及技术服务费、对外申请的科研推广项目经费和企业赞助等。

联盟单位的技术服务费及企业赞助费主要用于信息共享、会议、培训、技术聘用人员经费等支出;政府差额补助,用于秘书处在执行联盟工作中的专职人员费、调研费、出版费、评估基地维护费、网站运营费等方面;政府委托科研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当年度科研项目申报。


三、联盟的运行

(一)运行框架

基于本联盟的构建形式、目的及功能,本联盟可采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详见图2。



(二)运行机制

在联盟的运行中,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联盟单位的选择机制、联盟单位的合作与选择机制、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及联盟绩效评估机制四个方面。根据行业现状与特色,可采用以下方式:

1.联盟单位的选择机制

本联盟的参与单位均需要在联盟中有明确的技术、品种、经济、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分工,从而保证联盟的紧密性合作。在联盟单位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会员式和契约式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联盟成员的进出。

(1)会员式: 借鉴学会、协会等机构的组织形式,以缴纳会费的形式作为会员入会的条件,此方式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会员拥有城市新优植物资源资材、培训、论坛等信息和活动的参与权;享有在新品种评估、知识产权体系服务等评估服务方面的积分优惠;以及为联盟产业链的发展提供经济效益的奖励权等。会员式联盟单位的去留通过3年内在联盟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绩效评估决定。

(2)契约式:通过成果研发机构签订孵化、许可等协议;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企业需求的研发攻关项目等形式,进入联盟。此方式以企业为主,采用此方式进入联盟的单位,可享有联盟信息共享、政府采购孵化和转移转化成果的优先权、服务评估的积分优惠等优惠政策。契约式联盟单位的去留以契约的起始为主要决策依据。

2.联盟主体的合作机制

(1)动力机制。在联盟构建期,利益是各个企业进行联盟的主要动力。就企业而言,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研发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及采取何种形式降低企业运行风险;其次是减少项目研发时间,正确把握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吸纳高层次人才。就高校而言,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增加研究经费、优化研究体系;其次是培养层次较高的人才。就科研机构而言,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充分利用好企业高科技设备及良好的生产条件优势、研究出高层次的科技成果;其次是高层次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到企业生产实践中,获得利益。

鉴于此,在联盟试运行及运行期间,尝试提供以下服务,启动动力驱动机制:一是为成员在研发、孵化及转移转化方面提供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二是通过政府的决策和经费投入,使成员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来源;三是保持与社会组织、行业企业间的密切沟通;四是打造联盟品牌,提高联盟成员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2)组织分工机制。作为政府主导的联盟,在利益驱动的运行中,同时引导公益性品牌的发展,并引导联盟单位向有序的组织分工运行机制发展。在联盟单位的分工中,注重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市场引导优势,科研机构及高校可以因此适当调整科研方向,使研发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科研机构及各高校则主要致力于人才汇集、信息汇集、知识产权汇集的职责上。

3.联盟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为充分利用企业及利用科技园区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联盟单位多吸收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科技成果,通过联盟中试服务、品牌形象宣传、生产与市场推广推介、政府采购示范、花展品牌展示等途径,进行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示范,形成更多的联盟品牌产品案例,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巩固与发展。

目前,植物相关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根据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可分为以下两类:

(1)引进植物新品种及植物相关新技术的转移转化。主要是指通过资助项目及自筹项目等途径,从国内外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转移转化;企业可以采用购买品种苗木的形式进行孵化(对于具有产权限制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除外)。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转移转化。该类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以知识产权做价许可的方式(一般以普通许可为主,独占许可较少)及技术入股的方式展开,在国外的转移转化过程中,一般引入第三方机构,主要采用试种然后申请新品种保护,申请新品种保护然后试种,以及申请新品种保护与试种同时进行三种方式。

对于质押融资等途径的转移转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突破。

4.联盟的运行绩效评价

为了避免出现松散型和无序化的运转状态,切实形成联盟的特色品牌和行业竞争力,监理联盟的运行,应该建立不断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保障联盟的高效运转。评价体系主要包括:

(1)竞争力实力。主要分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完善产业链两个方面。联盟单位是否通过相互吸取优秀的经验和分析具体的问题,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技术和管理水平,最终使得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企业的合作氛围是否和谐,是否创新,是否产生了比较协调的产业发展链等内容,这些都应该纳入竞争力实力评估的范围。

(2)研究成果水平。主要包括:成果的科学程度(新品种及新技术在行业领域的档次:国内先进、世界先进、世界领先);联盟单位是否建立行业标准,是否占据技术垄断地位、行业制高点等;专利状况及其质量档次等方面。

(3)实际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新研发产品的利润贡献比例(新开发产品的经济利润占利润总和的比例)、新研发产品的占领市场份额率、潜在性的经济收益(审核刚研发出来,但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成果转化的科技成果在未来存在的潜在经济收入,这里指的是除成本以外的收益)三个方面。

(4)实际社会效益。基于行业的性质,联盟中存在公益性项目或品牌的攻关及塑造,其评估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包括是否解决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瓶颈、是否实现了研究单位的资源有效配置、产业联盟的成员是否一起努力合作以及攻关的数目和效率等。


四、近阶段联盟的试点探索

本联盟的形成是为了突破目前城市新优植物资源转化应用的瓶颈,改善和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应该避免出现“刻意制造”“追赶潮流”等现象的出现,切实体现企业的发展需求,切实体现提升产业能级和国家竞争力的真正意义。因此,该联盟将首先选择合适的试点单位及试点材料,探索城市新优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链和创新链,为联盟的成立和运行进行前期的摸索与实践。

在2016年探索的基础上,2017年将着力试运行该联盟在新优成果示范及转化方面的实践工作。充分发挥辰山植物园、园科院、上海植物园及相关高校在引种、驯化和繁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指导站、林业站在成果示范、推广上的优势,引导和聚焦行业新优植物开发与利用研发项目,形成行业推广应用品种目录,并尝试在2017年度上海国际花展等花卉展览中开辟专类区域予以展示;分批次、分阶段试运行已有研发成果,如玉兰、八仙花、束花茶花、藤本月季等行业研发的新特资源在绿化特色街区、“崇明花岛”、林荫道、立体绿化、海绵城市等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示范,逐步实现行业科技成果在公园绿地中的展示示范。

组建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军,积极促成和探索1-2类研发成果在上海本地企业、其他省份乃至国外企业的试种、转化;构建研发单位孵化、各区示范、企业转化应用的新优植物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现联盟在城市新优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技术链和资金链的有效、高效链接。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副处长,上海植物园科研中心主任)


(本文供图/胡真 徐正魁 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