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方法接地气 分类有底气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谈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邓建平

5月17日,时光辉副市长调研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jpg

2018年5月17日,时光辉副市长在长宁区程家桥街道调研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邓建平局长陪同(张明/摄)


今年3月17日,我来到市绿化市容局工作,有的同志说:“你要有当‘垃圾局长’的思想准备!”一句近乎玩笑的话,让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感。

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源自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上海每天产生2万多吨垃圾,半个月就可堆出一座“金茂大厦”。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需要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来支撑,这是市委、市政府最关心的,也是市民最关注的,更是绿化市容行业的责任担当之所在。

然而压力是有的,尽管上海2011年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 “10人扔垃圾只1人分类” “垃圾分类存在分类设施缺失、分类标准缺稳、配套宣传缺乏、带头大哥缺席、小区物业缺位”等媒体报道的情况,给我们很多警醒。


446453.jpg

2018年5月22日,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带队赴长宁区、闵行区调研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分类中转运输和湿垃圾末端集中处置情况(徐铭阳/供图)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到基层都是办法

三个月来,我带着“到底有多少居民真正分类投放?”这个最令人关心的问题,走访了数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街镇,大小垃圾中转站以及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上到领导,下到百姓,大到专题会,小到 “聊家常”,大调研让我对如何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落实家庭投放、小区转运、环卫清运、中转站分流、末端处置等全程分类的各环节责任,有了较为系统的把握。


垃圾分类的好处要让群众普遍接受

有一天,我不打招呼,刻意一大早就来到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观察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该小区垃圾箱房等硬件设施很到位,居民自觉性也相对较高。我与一位早起的居民攀谈起来,“我是老党员了,党和政府要我们垃圾分类,我们肯定认认真真分,我觉得光荣,至于分了对国家、对我们居民到底有多少好处,我真的讲不出来。”听了这话,我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党性的光辉在垃圾分类中熠熠发光,忧的是垃圾分类对自己好、对家庭好、对子孙后代都好的生态环保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如何提高垃圾分类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引发市民群众的共鸣和认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有许多群众还不知道,垃圾干湿不分,混合焚烧的热值不高,会增加产生二噁英的风险,更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健康。不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总量会大幅度增加,就需要填埋,填埋垃圾所产生的渗滤液污染、臭气影响更难控制,填埋用地甚至会增加70%,这些都是上海宝贵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用来更好服务城市建设、更好地改善民生。另外,垃圾的混合处置还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链,我们不得不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天然有机肥料”被烧掉,另一边继续在农田里大量使用化肥。垃圾分类对节省国家有限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回收利用1吨废塑料可节省6吨石油,这还不包括提炼过程中节省的大量水资源;回收1吨废纸,可免于砍伐12棵大树;1吨易拉罐熔化后结成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

都说垃圾分类抓硬件不易、抓软件更难,从“盯着分”到养成“自觉分”的习惯任重道远。但我想,只要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和道理呈现在市民面前,到底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还是一个垃圾污染的危险环境呢?市民群众一定会作出分类的选择。


家庭分类最好更加简明方便

我在调研中听到一部分声音,是呼吁垃圾分类要简便。上海有800万户居民,家庭条件是多元的,每种家庭有不同习惯。好些人反映,废旧报纸知道拿来卖,旧衣服不知道找谁收,废旧电池不知道往哪里放。因此,我想,能不能让家庭分类更简单一点呢?法定的四分法说透了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家里的废旧电池、荧光灯、电子产品等有害垃圾严禁混入其他生活垃圾,只需投放到小区内设置的有害垃圾收集箱;旧报纸、易拉罐、旧衣服等可回收物,鼓励居民前往再生资源回收点售卖(到2020年,全市将设置8000个),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啤酒瓶、酱油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引导居民交投至两网融合服务点或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这样一来,居民家庭日常只需做好干、湿垃圾两分类即可,湿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方便辨别。我们还可以在垃圾袋和垃圾桶上想办法,居民每天产生湿垃圾2斤~4斤左右,湿垃圾桶可以做小做矮,这样可以防止居民将低价值的可回收物(如:各类甁、罐、旧报纸、旧衣服)投入湿垃圾桶;而干垃圾每周投放1次~2次,因此干垃圾桶可以做得大些,并且在桶底打几个孔,引导居民不要将湿垃圾混入。或者可以制定干、湿垃圾桶、袋的地方标准,再按照“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操作,可谓简便易行。


政府要把分类设施配置完整

在基层调研时,我听到一些直击垃圾分类痛点的声音“垃圾桶标识都不一样,到底要哪能分?”我发现垃圾收集容器和点站场等转运设施,还存在分类标准化不到位的问题。要消除老百姓诟病的“混装混运”,小区物业要落实责任、积极引导,对高层多层、别墅公寓、旧房新居,因地制宜按照标准配置分类设施,政府更需对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下狠功夫。今年,全市将落实4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的色彩喷涂和3000余辆干垃圾车辆识别标志张贴;新增16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机动车;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将达到640辆;41座大型中转站全面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能力;市属中转码头设置45只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网点、109座中转站和10个集散场;道路、社区的4万余个废物箱标识,也将按照“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标志,全部更换完毕,方便老百姓投放。


增强末端处理能力,是提高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的关键

假如没有足够的末端分类处置设施托底,前面的分类都是“白搭”。目前,全市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日焚烧垃圾达13300吨,湿垃圾日资源化利用量约3000吨,每天有近9000吨垃圾需要填埋。随着经济发展,垃圾总量始终高位运行,根据市政府年初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需落实建设湿垃圾7000吨/日、干垃圾2.8万吨/日的处置能力。


“体制、机制、法治、科技”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是实效保障



杨浦区殷行街道标准化分类垃圾箱房(刘丽琳/摄)


杨浦区涂装醒目分类标志的干垃圾清运车(刘丽琳/摄)


上海两大生活垃圾转运码头之一徐浦码头(资料库)


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厂之天马焚烧厂(资料库)


《垃圾全程分类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要实现全市垃圾分类全覆盖。我在区里调研时发现,各区对做到什么样子才叫“全覆盖”没有概念,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做得好”标准不严。抽样调查垃圾分类覆盖小区,能基本做到的约20%,能全面达标的数量很不乐观。我就不断问自己,上海的垃圾分类做到什么程度才叫成功?我的答案是:“百姓习惯了,分得清楚了,干垃圾减少了,可回收物增加了,湿垃圾纯净了,才叫垃圾分类出实效了,环境改善见实效了”。完成这个答案,必须健全“体制、机制、法治、科技”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1.体制方面要充分依靠村居街镇等基层组织。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是城市管理问题,更是社会治理问题。充分运用我们的体制优势,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领导社会治理的作用,才能把这个问题根治好。村居委等一线尤其重要,他们说:“只要标准要求明确,我们有办法抓好”。比如上航新村居委书记晓之以理说服小区里的空姐做好分类,这位书记去居民工作单位做工作的方法也的确收到了奇效。

2.机制方面做到有奖有罚。对工作不平衡的区、街镇、小区,通过干湿垃圾比例变化等指标,如实考核分类效果,并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工作不力则予以通报。建立垃圾分类五大环节双向监督机制,即居民、物业、环卫、中转站、末端处置环节互相监督。

3.加快立法是保障。垃圾分类必须实施强制分类。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表明,法律保障是垃圾分类实施的“硬约束”。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从居民家庭、物业清运、环卫清运、中转站最终到末端处置环节中不分类的、混装混运混处的个人及单位均应纳入处罚范畴。我注意到上海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情况调查》显示,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上升到立法层面,有76.7%的受访市民持肯定态度。人大也在全力开展立法准备,垃圾立法的基础基本成熟。

4.运用科技提升精细化管理。日本等先进国家在管理创新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静安等区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要加大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垃圾分类五大环节实施监督,将使垃圾分类推进更加有效。

大调研调动了我的眼和耳,看到了坐在办公室里看不到的,听到了不下基层听不到的。调研成了我熟悉情况、了解问题、找到需求、寻求实效的法宝。在垃圾分类这条艰辛之路上,需要迎难而上、独辟蹊径的开拓者。我将继续用好调研这个传家宝,用更接地气的方法,让垃圾分类更有底气,为建设上海美好生态、创造市民美好生活尽心尽力。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