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2018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绿化市容社会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1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改革再出发 青春共奋斗”是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大学生朋友们与实践单位共同围绕“两个一”,即开展一项课题调研、参观一个行业内的工作站点,体验绿化市容行业生活,将自身专业领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绿化市容行业、思考如何推进和完善城市管理的好机会。大学生朋友们经过实地考察与走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研报告,经专家评审,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本刊摘录部分获奖报告,希望能为业内人士带去更多借鉴。


一等奖

有效突破发展瓶颈 加快“两网融合”建设步伐


王 震 陈超俊 林泽昕



两网融合调研组和华政附中学生在普陀区梅四小区调研 林泽昕摄.jpg

两网融合调研组和华政附中学生在普陀区梅四小区调研(林泽昕/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迅猛增长。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统计,上海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近两万吨,人均每天近1.2公斤。终端处理设施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在这些垃圾中,干垃圾占17%,有害垃圾仅占1%。若能将占比总计82%的湿垃圾(56%)和可回收物(26%)分类出来纳入资源化利用渠道,将大大缓解终端处理的压力。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海市“五违四必”行动的开展和废品价格的一路走低,大量废品回收人员转行离开,依靠现有的力量无法将可回收物分离出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几近崩溃。为了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目标,上海市出台了多份文件,包括《关于建立健全本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导则》(试行)等,以促进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两网融合”。


一、回收服务点管理经验日趋完善

“两网融合”是指将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个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对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清运中转、终端处置业务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投放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整编、设施场地共享等。目前,市政府已将“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推进区和街镇再生资源点场站建设”纳入2018年政府实事项目。截至7月底,全市已建成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768个,回收中转站30个,回收集散场2个。

华东政法大学的两网融合调研组在长宁、普陀、松江及徐汇四区选择了多个回收服务点进行走访调研,总结优秀管理经验如下:

(一)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部分社区通过撤走居民楼下的垃圾桶,严格执行服务点的定时开放,倒逼居民养成在集中时段至两网融合服务点进行分类投放的习惯。此举不仅降低了清运成本,也便于对居民垃圾分类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作息时间冲突的居民通过预约上门和开放临时投放点等办法解决。

(二)日常干湿两分类,与“绿色账户”相结合

对于居民而言,严格的四分类法过于繁琐,过分要求可能会引起居民的逆反心理。部分小区对居民要求做到干湿分类即可,对于主动将可回收物分类出来交投至服务点的居民,支付相应价款或者结合“绿色账户”制度进行相应的积分奖励。

(三)志愿者队伍为垃圾源头分类保驾护航

部分小区居委会积极发动周边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监督工作,志愿者培训后向居民发放分类垃圾桶和宣传资料,并在服务点轮流值班进行指导,帮助居民刷卡积分,并做好每日的记录工作。


二、点站场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一)点站场建设和管理有待强化

根据《上海市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建设导则》,各区应按标准建设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回收体系。目前,点站场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且面临用地紧张、覆盖范围有限、可能带来噪音和污染等诸多问题。各区建设进度不一,管理模式也存在许多差异,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两网融合调研组在向居民发放问卷 (林泽昕摄).jpg

两网融合调研组在向居民发放问卷 (林泽昕/摄)


(二)物业公司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合作不畅

目前,上海各区垃圾回收,多采取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合作进行垃圾清运的模式。许多小区的物业与回收企业的合作并不顺畅,物业保洁员收集高价值可回收物,回收人员则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成本高而效率低。回收企业普遍希望能推动回收人员融合。

(三)垃圾回收企业清运遇阻

在“两网融合”中端处理阶段,因目前清运企业的车辆不是专门的环卫车,导致车辆无法进入小区、车辆限行限号、收运作业中停车不便等问题影响了清运效率。企业普遍反映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过高,政策补贴往往无法弥补亏损。

(四)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再利用链条缺失

“两网融合”末端处理中,承接低值可回收物的加工利用链条存在缺失。垃圾回收与加工利用企业面临着盈利空间小、技术需求高、经济效益低等现实问题,低值回收物经过回收加工制成的产品价格多高于同类产品数倍,往往依靠政府采购才能售出。


三、综合治理“两网融合”建设稳步推进

(一)总结推广服务点管理优秀经验

完善“两网融合”制度。一方面,各区之间要定期组织区绿化市容管理局以及优秀小区进行交流,学习先进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各区积极创新,形成新的经验。对于优秀经验,建议纳入相关文件予以推广。

(二)出台具体操作指南,统筹各方主体职责分工

为保证回收体系能够运作顺畅,建议推进各方主体间的合作。政府主管部门协调交通、环卫等部门,保障回收企业的收运畅通;回收企业和物业公司在人员整编、服务点维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居委会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和宣传作用。统筹制定“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具体操作细则,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三)促进低价值可回收物再利用

政府补贴促进低价值可回收物再利用的方式不具有持续性,应打造循环经济,保障企业盈利。首先通过网上预订回收服务,减少前端收集费用,并发展相关处理科技,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探索单品种可回收物全产业链的构建,如对废纺、废玻璃、大件垃圾等,打造单品种专业化回收、加工、利用和终端产品制造全产业链。

(四)技术创新引领资源回收新潮流

长宁、松江、普陀、徐汇四区多有通过技术手段创新资源回收方式的有益尝试。青年群体对新技术、新潮流的敏感度高,如能通过互联网+创新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对于“两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如通过红外感应开关服务点投放口,方便居民进行投放;智能识别垃圾种类,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并连接居民账户进行有偿资源回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效仿蚂蚁森林等捐献积分的方式,以可视化的玩法吸引年轻群体等。

总之,“两网融合”的实施有利于资源回收的增量化和垃圾终端处理的减量化,其带来的不仅是眼前小区卫生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未来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经过各区“两网融合”的不断探索创新,优秀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上海市必将在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取得更大进步,成为更加宜居的国际大都市。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文章内容来自:《生活源垃圾处理两网融合困境与对策——以上海市长宁、松江、普陀、徐汇四区为例》其他参与调研人员:吴筱荺、姚玲、齐文君、翁亚娜、叶诗影、杨旋、景景、余鑫)


二等奖

加强沟通  完善河道治理平台


陈 寅 蔡琰菁 马 聪 王雨菲 冷玉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河长制”实践队成员陈寅、马聪与水管处老师的合影.jpg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河长制”实践队成员与水管处老师合影


一年不到,上海已经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其运行状况、公众参与情况和信息技术运用情况,是我们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长办的设立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党政领导沟通协调,大大地提升了河道治理的效率,水环境质量也不断提升,民间河长、公众参与平台的建设以及考核问责措施完善了评价体系。但是通过对二级河长的采访也发现了问题:市河长办职能部门与区河长办缺乏直接沟通,各职能部门间的工作标准也不尽相同;市区之间的工作平台还未完全统一,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需要进一步融合和升级;河长由党政领导兼任,大部分缺乏河道治理的专业知识,工作压力较大。

另外根据随机采访,市民对河长制的了解程度较低且年龄结构差异大,年轻人较为陌生,中老年人则较为熟悉。市水务局局长白延辉曾指出:“河长当得好不好,看河道,河道治得好不好,必须是市民群众说了算!”从调查来看,公众对参与河道信息反馈的意愿并不强烈,近70%遇到过河面不干净的情况,但仅30%的人想过要反映。原因一方面是公众认为“总会有人管”,另一方面是不知晓反馈渠道。目前除了12345市民热线,上海水务海洋也推出了公众参与平台。情况表明,市民热线使用较为普遍,而微信渠道使用率不高。

民间河长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助于河道长效治理。我们深入了解了苏州河特级水域24支护河队、文汇路管理站“河道天使”志愿者服务队、闵行区“河道监督团”、七宝镇“小小河长”的工作,发现他们虽然起到了协助、监督作用,但河道问题从发现到处理的时间跨度较大,加之公众难以了解到解决进程,这些都会影响公众参与河道治理的信心。希望能在反馈平台上搭建双向反馈渠道,实时告知问题解决的进程,这将有助于实现全民参与的目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河长制”实践队在七宝河长办的合影.jpg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河长制”实践队在七宝河长办的合影


信息化公众参与平台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但使用度仍不高。以微信公众号“河长公众参与平台”为例,一是反馈界面的“添加”不太显眼,二是水系图和反馈的定位无法结合使用,三是反馈界面大多是填空描述。建议通过与大流量生活类公众号合作,以微信矩阵的方式收纳这一反馈途径,并进行大规模宣传;针对水系图的定位使用问题,可以与相关地图软件深入合作,使河湖可被选中,并与反馈平台联通,使居民能及时反馈河道问题;为提高反馈的有效性,可根据我们拟写的“公众评价标准”设立一些选项标签,方便后台管理也方便居民使用。从河长工作角度而言,以七宝镇河长办为例的河长工作管理平台已十分先进,平台包括水质、河长、养护、报表四大模块,配有无人机巡河影像与河道监测点的360°实时影像,系统还能自动生成专业报表,但由于前期采取工程量较大,后期运营成本高昂,推广需要因地制宜。

上海的河长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公众参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为河长和公众参与河道治理提供了便利。在上海河长制从全面覆盖向全面生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期待河长能真正落实职责,尽快实现“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下,更好地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让公众更多参与到护河行动中,通过完善党政河长与民间河长之间的双向沟通,使得沪上河道真正实现长效治理。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本文由作者供图)


二等奖

锁定问题  沪上河道治理有对策


余瞳 王菲 朱海祥 李信宇 朱煜 沈熠飞 韩豫春 蔡利利 马璐璐


大学生们调研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余瞳摄).jpg

大学生们调研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余瞳/摄)


河道治理是上海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上海市推行河长制一年有余,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制度梳理,了解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把握河道治理现状及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力求在河长制背景下为河道治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河道治理问题分析

上海市共有43424条(段)河道,长28811.44公里,以黄浦江为主干的众多中小河道形成的水系交织成网。上海市一直十分重视河道治理,包括市绿化市容局、水务局、环保局在内的部门各尽其责,分工配合。2017年1月20日,为了协调统一河道治理工作,上海市印发了《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河长制,河道治理迎来制度创新。自河长制实行以来,社会各界对河道治理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但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治水标准尚不统一

由于各部门治理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治理的标准也存在差异。例如,市市容环境水上管理处更关注水质的直观感受,即“臭不臭、黑不黑”,环保局更关注水质理化指标是否达标,“不臭不黑”并不代表检测指标合格。这不利于河道治理的综合管理,统筹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我们认为首当其冲的便是解决标准的问题。

2.督查考核存在不足

《实施方案》规定了与领导干部任期结合等硬性考核机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河道治理的内在规律和目标达成的现实性。河道治理过程和成果易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一味强调考核达标,不排除有河长为完成任务而加大投入造成资源浪费。而督查考核过于频繁,且以提前通知准备考核材料的方式为主,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本就繁忙的河道治理工作。

3.群众参与度不高

绝大多数群众并未认识到河道治理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参与意识淡薄。同时,政府部门主要通过公开说明会、宣讲会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并不能使群众真切感受到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作用十分有限。


二、河道治理对策建议

1.统一治水标准,确立合理目标

各部门既要制定本部门实体性治水标准,也要和其他部门在河长制的平台上交流,共享数据,如市容绿化局水管处正在研究的《上海市水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规范》。应由专家或专业第三方机构汇总各方标准,形成统一的内部协调的治水标准。


大学生们在调研苏州河管理站莫干山分站(余瞳摄).jpg

大学生们在调研苏州河管理站莫干山分站(余瞳/摄)


因地制宜制定目标任务。“一河一策”针对具体河道设立具体目标,采取具体方案,允许一类河采取相似策略。对跨区域河道,由统一协调该河道的部门主导促成方案。

2.考核指标多元化,督查方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河道的自然规律、环境基准、产业结构类型、居民环保意识、地方政府的政策诉求等因素,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指标,引入自主化指标;引入市场、专业机构或者环境服务公司提供的考核服务,以专业意见作为行政考核的支撑依据;引入公众考核指标,由公众对水质、河道保护与改善进行打分。

重点督查与问题督查相结合,对于跨区域、难治理的河道重点督查,对于群众投诉较多、水质下降严重的河道以问题为导向督查。督查频率不定时与常态相结合,常态检查的内容简单化,减少目前需要的多种数据以减轻基层工作量;不定时督查要求提供全部数据和全部治理措施等。

3.创新宣传方式,调发动群众参与

首先继续发展护河志愿者队伍,扩大队伍的覆盖面;加强队伍建设,鼓励队伍自治,组织定期活动,例如参与垃圾打捞、参观水质监测等。其次,建立奖惩机制。采取物质奖励、精神嘉奖等方式鼓励维护河道环境的行为。同时对破坏河道基础设施或者环境的主体加强惩罚力度。再次,打造“互联网+河道治理”的河道共治模式。利用新旧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发布全面的河道治理信息,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河道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河长制的推行,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治理的决心。相信水清岸绿、碧水绕城的生态美景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三等奖

排除隐患  预防户外招牌掉落


朱新雅 连江卫


大学生与专业检测人员进行项目对接.jpg

大学生与专业检测人员进行项目对接


户外招牌掉落致人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隐患排除机制?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勘测,结合工程专业知识对户外招牌的表面围护及架构紧固进行分析,为探索强化户外广告牌“安全稳定性”支招:

1.完善监察体制

征集相关志愿者随同专业人员对广告牌进行普查,按完好、轻微破损、一般破损、严重破损四个等级分类。后期可优先针对破损程度较大的进行排查,预防掉落事件发生。

2.培养忧患意识

针对大部分店家没有主动检测招牌的意识,且对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不了解的,建议对店主加以技术规范培训,使其自我监督,并配合监管部门调整维护,方便随时咨询和求助专业人员。

3.完善紧固结构

利用SolidWorks建立招牌模型可以发现,招牌支架与墙面的连接点是受力较大的点,且受力面积较小,使得弯矩很大,极易受损弯折,因此需使用足够硬度和韧性的材料,或支上三角支架。增设支点或托架,减小构件的力矩,降低钢性结构所受弯矩和剪力,减缓材质的老化与变形。多适用于外挑立招式招牌;外加预应力拉杆或撑杆,提高构件承载力,增大其抗裂性。建议实施时应做详细的力学计算。


图片布局参考 副本.jpg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本文由作者供图)



三等奖

河道两岸景观灯光绩效的研究和优化


朱怡然 王保伟 茅溢洋 房煦峰 张知远


在对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灯光的走访调研中发现,现在监管存在着执行没有依据以及可靠的法律保障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

1.安全问题

照明情况不良,道路边缘无明显标识,或者照明设施被草丛覆盖,导致出现台阶或者亲水平台边缘或者道路分界线无法达到安全可视的情况,使得设施安全性和能源利用绩效低。

2.光源设计

前期的照明设计不合理,出现眩光或者严重的照明不良。

私有业主不合理使用灯光设备,导致相关地区的景观设计被破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依据的标准和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去执法管理。

3.灯具损坏

灯具不时有故障情况出现。涉及位置多,但涉及区域非常广。

4.灯具开启

灯具开启过早,起不到应有的照明效果,浪费能源,能源利用绩效低。


黑暗的缺乏光照的台阶,行人在此处上下台阶非常不安全(朱怡然/摄)


业主自行加装的灯光设备影响周边景观(朱怡然/摄)


亲水平台和台阶没有栏杆也没有足够的光照以提供基础的安全保护,使得行人有被绿化绊倒以及落水的风险(朱怡然/摄)


滨江绿地原有景观灯光的设计存在缺陷:

一是台阶或者亲水平台边缘或者道路分界线无法达到安全可视的情况;二是光源设计使用体验效果堪忧;三是灯具损坏;四是灯具开启时段不合适。

针对以上问题,优化方案如下:

1.从管理层面考虑,重新建立和完善对于景观灯光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度,强制规定更优的综合的能耗效益,通过需求来带动产出。通过招募相关专业大学生或社会人士,以志愿者甚至是有酬劳的形式开展灯效评价。

2.从具体设计的技术手段考虑,利用投影、灯带、低功率低角度射灯等手段,增加相关安全引导的标识;同时模块化的设计;加强对于灯具使用情况的巡视密度,不止于监控设备的监视,还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包括志愿者或者公众的维修或者反馈通道(比如: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中集成公共设施使用情况反馈通道)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益,降低成本,增加问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从前期设计过程到灯具使用方法的考虑,可以利用建模的方法,通过提升后期使用效果来提高绩效。雾天使用,不同光源在不同能见度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散射。利用散射计算模型,很容易知道现有照明设备在相关时段的散射情况,也就是照明呈现的实际效果,进而获得不同色温与三原色光调制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改变灯具色温来改善辉光效应,进而取得节约能源的目的。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三等奖

因势利导  降低游客投喂危害


王宣凯 马怡婷 崔乘齐 孙佳怡 卢芯怡 阿依莎


游客擅自投喂灵长类动物会威胁到动物健康


这些不文明的投喂举止需要禁止


得悉上海动物园的游客投喂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动物健康。我们展开了“科学、有效地减少游客投喂灵长类动物”的调查。

我们发现,虽然园方已设立警告牌、科普性展牌、建造了“爱心亭”来纪念因误食塑料袋致死的长颈鹿,并采取定时巡逻制止投喂等措施,仍阻挡不住游客们投喂的“热情”。假期内,投喂现象频发,连隔离灵长类动物与游客之间的小河里的鱼,也因吃得太多而撑死了。

投食或造成直接食物中毒,或因食物含有细菌病毒而致病,更普遍的是营养过剩或不均衡导致一系列疾病。

我们从灵长类动物习性、游客心理、园方喂食方案及营养搭配、动物园笼舍构造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观察到灵长类动物会主动向游客乞食并形成习惯,它们的高智商让游客们驻足。游客喜欢直接互动体验,虽然园方已增添包括讲解、展示喂食过程或与动物游戏等项目,但比例并不高。问卷显示若有机会,游客们依旧期待直接与动物互动。

解决问题,除了园方主动出击,更需要游客们自己意识到投食是欲益反弊。游客的互动心理,园方也要满足,可以完善体验类活动、增强互动性,并在节假日调整动物饮食方案,将游客投食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本文由崔乘齐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