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题:精研植物 爱传大众——写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园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14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胡永红

 

植物园的一贯使命是“研究植物、造福人类”,其功能和研究核心随时代需求和科技进步而变化。

2010年正式开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以下简称“辰山”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生态建设重大需求,坚持以“精研植物、爱传大众”为使命,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投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她呼应社会需求,开放合作、脚踏实地、共赢共享,在科研发展、园艺展示、科普活动和品牌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辰山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

十年来,辰山立足活植物收集和管理这条植物园发展的主线和根本,围绕重点研究的植物类群加强植物资源收集,累计收集到来自71个国家的植物250科1690属14625种含品种,成功建设唇形科、荷花和蕨类三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一个国际荷花资源圃,顺利加入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立的活植物数据库,连续跟踪记录植物引种和生长相关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引种信息上传,登记号、个体号和批次号自动生成,即可下载登记号表。植物个体牌、展示铭牌和栽培位置变更实现模板导入,数据库完成更新及下载功能,实现了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并积极投向社会推广应用。

十年来,辰山开展扎实的基于植物收集的科学研究,立足华东,面向东亚,以“华东重要资源植物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为定位,逐步建成了方向明确具有辰山特色的“一室两中心三平台”科研平台体系,即“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华东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和“城市园艺技术与开发工程中心”。在植物保育方面,在蕨类、壳斗科、兰科、丹参及其野生近缘种保育方面进行技术探索与创新,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华东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辰山围绕唇形科、芍药科和旋花科等重点研究类群,开展了基于组学的资源植物天然产物代谢路径挖掘研究,完成了甘薯、黄芩等药食同源植物基因组测序组装,揭示了甘薯多倍化起源史,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的合成机制等,建立了“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在城市园艺研究方面,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和技术创新,为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植物资源,初步建立了适合长三角城市特殊生境条件的绿化技术体系,推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建立“城市园艺技术与开发工程中心”。十年间,辰山发表科研论文859篇,其中SCI312篇,软件著作权31项,培育新品种27个,建立专业网站4个。建立植物代谢试验平台、公共试验平台和遗传转化平台,拥有专职支撑人员5人、兼职人员10余名。实验室3000平方米,标本馆CSH馆藏维管植物腊叶标本16万份,保存有DNA样本干燥叶片存于硅胶4.5万份,种子1300份。

图片30.jpg图片31.jpg图片32.jpg

五彩辰山,美景怡人

图片33.jpg

品种丰富的辰山秋季花果展吸引了八方游客

 

十年来,辰山积极开展基于植物收集的展示,不断提升园区专类园建设和植物展示水平,已经基本形成矿坑花园、月季园、木兰园、药用植物园、蔬菜园、观赏草园等品种丰富、景观独特的专类园体系,深受市民游客喜爱,并成为网红观赏点。其中,矿坑花园斩获多项国际奖。基于植物收集和研究的专业展多点开花,国际兰展、上海月季展、睡莲展等四季特色展已经形成辰山特色,成为全年赏花的好去处。

十年来,辰山不断改造完善科普设施、优化人才队伍和植物特色资源,围绕特色植物打造面向不同人群的主题活动,如面向幼儿的“宝宝坐王莲”活动,面向小学生的“辰山奇妙夜”夏令营和研学实践课、面向初高中生的“准科学家培养计划”、面向家庭的“快乐采摘季”等活动。每年科普活动数十种、百余场,年科普受众达35万余人。精心打造的校园联合的自然教育模式,发挥了作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的积极作用。

十年来,在文旅活动发展上逐步形成辰山品牌,上海国际兰展、上海月季展等大型主题花展,年均游客100万,搭建了展示各国艺术、生态、文化的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技术切磋、文化交流、经验学习,给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接近和感受自然的绝佳环境。迎春花展、睡莲展、花果展、仲夏花展也独具特色,形成了辰山季季有展的格局。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合作的辰山草地音乐节和自然生活节,已成为辰山标签化的文化活动,这一高雅艺术和自然贴近、全家参与的文化旅游新形式,也已成为上海靓丽的文化品牌。

图片34.jpg

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致力打造中国水准最高、体验最好、最有创意、听众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

 

十年来,辰山基础建设也在不断提升,共计四期的土壤改良项目于2017年启动,运用多重策略,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快速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为植物长期健康生长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改良50公顷,改造园区一半的土壤。土壤改良后,不仅提升月季园、木兰园、药用植物园、宿根植物园等专类园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更提升了运用植物营造的丰富空间和景观水准。

十年来,辰山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与英国邱园、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美国莫顿树木园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开展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多角度合作。作为IABG亚洲负责单位,辰山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物园的合作与沟通,连续举办IABG植物园发展和管理培训班,分享辰山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理念,为各个亚洲发展中国家植物园培养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国内,辰山也积极服务地方需求,技术支持宁波植物园、苏州植物园、太原植物园的建设管理,积极为北京世园会、崇明海上花岛、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短短十年,辰山主动借力院地合作的优势,长远规划、踏实推进,秉承“精研植物、爱传大众”的辰山使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研、科普、园艺、品牌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打造优美特色景观、培养精尖专业人才、树立响亮辰山品牌,形成具有辰山特色的发展模式,凝练出长远、科学、务实的辰山精神,这也将是辰山继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辰山已迎来“十周年”的检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任重道远。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市委、市政府,中科院和国家林草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指点,感谢同行的关心和帮助!辰山要百尺竿头,更加努力,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作者: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

本文供图/张哲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