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从新时尚到好习惯 虹口区推动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02日       来源:绿色上海       【字体:


杨静

 第46页-85.jpg

邓建平局长视察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沿街商铺上门收运工作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指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一年多来,虹口始终牢记使命、不负嘱托、综合施策,切实提升垃圾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分类实效、体系建设、条块合力、氛围营造、属地责任落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至2020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正式实施一年有余,目前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795个居住区、1171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实现100%全覆盖,全区8个街道全面实施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工作,覆盖全区215条道路(段),涵盖沿街商铺数共8295户。截至2020年6月,全区干垃圾日均量较《条例》实施前控减了35.64%,湿垃圾日均量提升了56.1%,连续两年在上海市各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得分排名中位列前三,取得了长效常态的管理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管理能级做加法

李强书记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上指出,“垃圾分类要立足方便大家分、引导大家分,进一步激发大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真正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解决“谁来抓”的问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虹口区委制定了关于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的三年行动计划,并将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区政府专项督查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强化基层党建,解决“怎么抓”的问题。发挥基层党组织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作用。区委书记牵头抓总,街道、居委书记落细抓实,加大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扎实推进“一小区一方案”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三是用好特色平台,解决“精准抓”的问题。各街道自主发挥党建品牌项目优势,例如嘉兴路街道“三千精神”、四川北路街道“扫街”“扫楼”、曲阳路街道“全岗通”“周周转”等基层治理品牌叠加垃圾分类工作,使得居住区和单位实效测评达标率普遍保持在90%左右,逐步形成了良性全覆盖的面上效应。

 

二、强化体系建设,传统环节做减法

一是做实顶层设计。改变“过于随意”的点位设置和投放习惯。全区撤除环卫游街桶1073个、沿街废物箱709处,居住区楼层桶3000余个,物业、环卫门加强了后续保洁服务,老百姓对撤桶并点后身边的小环境改善认可度大幅提升。对于分类实效稳定优质的小区,我们也将延长居民区投放时间,让居民良好的投放习惯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二是分流服务体系。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建立后,垃圾四分类收运体系各司其职,小区物业保洁员和可回收物收运员职能兼容,使得小区内垃圾收运员更精简、更集聚,物业尽职履责更精准、更规范。

三是调整中转环节。今年以来虹口区连续5个月干垃圾控减量位于市年度指标的80%,全区干、湿垃圾比越来越接近五五比。全区原有的70余个小压站工作量减少1/3,现策划对这些设施进行功能调整,努力转型为湿垃圾中转减量设施,可回收物中转设施,为四分类中转体系补齐短板。

 

三、健全长效机制,管理实效做乘法

垃圾分类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垃圾分类重在长效,难在执法,痛在合力,针对这些问题,虹口区形成了多项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协调指挥,联办合力加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授权下,区分减联办凝聚各部门、各条线合力对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总指挥、总督查,建立起一套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工作机制,每月坚持执行居住区和单位全覆盖检查,压实工作责任。3月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志愿者尚未全员上岗时,我们的暗访结果显示,居住区实效测评达标率达到88%,一定程度反映了市民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服务能级加倍。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2019年10月起,我们改变原有收运模式,作业公司和环卫队伍系统调整,主动担当,全面落实795个居住区干、湿垃圾一日两次清运,其中17%的点位达到一日三次清运,彻底改变垃圾箱房周边的小环境。2019年年末,8个街道又全面落实了近8300户沿街商铺上门收运工作全覆盖,垃圾分类和服务水平精细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根本实践。

三是加强执法保障,监管督查加倍。今年以来,市人大多次检查调研虹口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区城管执法局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分别将垃圾分类联合执法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自《条例》执行以来,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2.5万余次,开具处罚单2279张,累计罚款547000余元,位列全市前茅,共同形成良性推进机制。

 第47页-87.jpg

北外滩重点区域正在试点运用无人清扫技术


 第47页-86.jpg

北外滩云舫小区智能5G垃圾箱房,具备自动感应门、防溢警报、消毒除臭等便民功能


 第48页-88.jpg

虹口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监管平台

 

四、科技赋能,再造流程做除法

在践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进程中,虹口区积极探索科技助力。

一是智慧建设一网管全程。市绿化市容局在我区试点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监管示范项目”已初具雏形,涵盖了居住区干湿垃圾比对统计、不达标小区实效反馈、智慧箱房除臭、满溢通知、收运路线优化提升等,减少重复劳动,解放部分人工,目前已准备接入区“一网统管”平台,为垃圾分类管理服务的流程再造打下基础。

二是设施设备助力基层服务。在全区新增21辆分类清运车辆基础上,试点无人清扫机械运用,可回收物APP预约上门收运已全面推广使用,今后还将叠加居民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申报功能,在基层服务中强化科技助力。目前,还在建设区垃圾分类科普馆,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和“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深入人心。

三是垃圾分类美化世界会客厅。发扬上海城市文化中的“精细、时尚、多元”,理念“出彩”,硬件“提质”,服务“做精”,着力打造北外滩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规划新建+流程再造”打造垃圾综合治理示范街道,在北外滩这一“世界会客厅”展示上海垃圾分类的工作水平。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虹口将更加努力地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大放异彩,以最高标准体现“集中度”、精细作业提升“首位度”、科技助力提高“显示度”、管理作为缩小“对比度”,在将北外滩打造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顶级中央活动区进程中,让虹口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展现上海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

 

(作者: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文供图/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