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实现公园城市愿景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12日       来源: 绿色上海        【字体:

文 /  方 岩

2020年11月26日,方岩副局长在本市园林绿化行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会上讲话(林敬摄).jpg

2020年11月26日,方岩副局长在本市园林绿化行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会上讲话(林敬/摄)


2021 年是特殊而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如何用崭新的市容环境面貌来迎接这一光荣的时刻,我们行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2021年还是从第一个100年向第二个100年迈进、我们国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递进之年。今年还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大家都看到了元旦节后工作日第一天,李强书记、龚正市长就参加了一批重大工程的开工仪式,集中调研了一批民心工程,向全市各行业明确提出了“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工作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通过了国家和上海市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市局的“十四五”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不久也将出台发布。市委九次全会和绿化市容“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上海要打造公园城市的目标。围绕今年的工作,结合行业的“十四五”规划,我想谈三个方面的体会和意见。


一、公园城市的提出,开创城市建设和发展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在成都天府新区考察时提出,天府新区建设“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公园城市理念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公园城市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生产,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扬州市委原书记谢正义在他的《公园城市》一书中写道:公园城市的着眼点是城市,落脚点是市民。公园是定语,城市是主语;公园城市是以城市为单位来考虑规划建设,以公园建设推动整个城市发展。由此可见,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合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处处有公园、绿地可能是对公园城市最直观的理解。虽然公园城市不等于“公园+城市”,但“公园”所蕴含的绿色、生态绝对是公园城市不可或缺的“底色”,也就是说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我们行业已经乃至将要扮演重要角色,承担重要任务。我理解公园城市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城市中公园的数量有多少、建设面积有多大,而公园绿地以人为本的均衡分布、绿道的串联、各类绿地的生态品质、景观品质、服务市民的能力等等,同样都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我们大力抓的绿道建设、扫盲绿地建设、街心花园改造、林荫道及绿化特色道路建设、绿化特色街区创建、“四化”特别是彩化应用推广、立体绿化建设、公园服务能力提升等等工作,“十四五”还要不断加强和推进。


二、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增绿量提品质拓功能

上海是一个市中心建筑、人口高度密集,产城高度融合,生态资源、土地资源(特别是建设用地资源)稀缺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从见缝插绿到规划建绿,从缺绿城市到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各项绿地指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公园绿地从解放初期的0.13平方米到现在的8.5平方米,实现了从“一双鞋”到“一间房”的跨越,全市城市公园总数从解放初期的14座发展到今天的406座,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已经超过39%,森林覆盖率超过18%。全市的各级绿道已经达到1093公里,各类立体绿化总量超过400万平方米。但我们还要清醒看到,对照公园城市的要求,上海的园林绿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受土地制约,造成中心城区绿地不足、分布不均,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仅为4.2平方米,最低的区只有2平方米左右;3000平方米以上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85%左右,还没有做到全覆盖。绿道的串联性还不够,特别是跨区域的骨干绿道建设还不够,造成公园绿地的碎片化、孤岛化,连贯性不够。郊区建设用地指标紧张,造成公园绿地建设困难。二是现有绿地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够,还有不少绿地只能看,不能进入。单位绿地、学校绿地、居住区等绿地对街区融合、社区市民活动的贡献还不够,立体绿化主观、 客观因素造成推进困难。三是部分绿地质量水平不够,景观效果还有待提高,绿色有余,彩化不够,离“花园”还有不小差距。四是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的服务能力、绿地的管理水平还要不断提高,一些老大难问题解决办法不多,反复被市民投诉。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行业管理的手段不多,效果不明显,部分成为行业管理的“痛点”。

针对不足和短板,“十四五”我们将围绕公园城市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精准发力,重点在“增绿量”“提品质”“拓功能”上下功夫。

增绿量:“十四五”全市将新建绿地5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包括全面启动建设环城公园带世博文化公园、上海植物园北扩等一批重大公园建设将相继竣工和启动建设;新增立体绿化200万平方米;加大扫盲绿地建设力度,中心城区3000平方米以上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各类公园达到1000座;新建绿道1000公里,其中骨干绿道500公里。

提品质:采用改造提升街角绿地、单位绿地改造、打开等手段,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小、多、匀”的口袋公园建设;继续推进公园园艺特色打造,形成一批植物景观突出的特色公园;继续推进“四化”新优植物推广应用,以“一街一景”、林荫道、绿化特色道路、绿化特色街区、园林街镇创建等为抓手,全力打造“上海花城”;运用信息化、机械化等现代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绿地养护和管理水平。

拓功能:加大公园绿地与街区、社区空间的融合度,加大绿道对绿地公园的串联度,加大绿体结合、绿文结合的力度,加大公园免费、延长开放的力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市民锻炼、休憩、娱乐、欣赏的舒适度和便捷度;通过举办公园高水平花展,大力推进花卉、花市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市民家庭、社区爱花、养花的积极性和普及性;大力推进发展社区园艺师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进单位,整体提升社会面上绿化水平。


换图.jpeg

2020年10月24日,方岩副局长在2020年上海市民(职工)海派插花花艺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上讲话(林敬/摄)


三、只争朝夕,“十四五”开好局,绿化工作跑出加速度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从全局工作来看,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保障一节”,做好建党100周年市容环境优化提升;“办好一会”,办好崇明花博会;“提升一河”,推动苏州河公共空间和景观照明提升;“启动一带”,启动环城公园带建设;“推进一区”,深入推进新一轮“美丽街区”建设。具体到绿化方面的任务是:新建绿地1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00公顷;新增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120座,其中城市公园40座,口袋公园80座;加快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上海植物园北扩等一批园林重点工程建设;新建绿道200公里(市政府实事工程)、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高质量推进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建设和策展;打造“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迎接“七一”建党100周年;创建命名10条绿化特色道路;创建命名1-2个园林街镇;还有加大免费(共青、滨江两个森林公园)、延长开放(90%以上)、进一步推进“四化”工作等管理上的要求。

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求全行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抓早、抓实、抓细,将各项任务目标细化落实、责任到人,细化节点目标,确保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中要体现“四个性”:

首先是坚韧性。对突破行业发展瓶颈性的问题,如各区在土地制约、土地成本高资金制约的情况下,还要加快推进扫盲绿地建设;再比如我们的直属公园解决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等,对于这些难点、堵点问题,我们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力度,也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和耐力。其次是创造性,也就是创新性。新时代新要求,需要我们摒弃一些不切合现代要求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既有的工作方式、作业方式,如行道树修剪技术、解决梧桐树果毛扰民、长期困扰我们的居住区绿化管理、公园噪声扰民等问题,必须要在思想上、措施上、机制上不断创新,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来解决老的问题。既要有改革创新的魄力和勇气,也要有绣花磨杵的能力和功夫。第三是专业性。专业的问题必须要用专业的能力来解决,如在“四化”推进过程中,新优品种推广应用、乔灌木的科学修剪、控花技术的应用等,都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来支撑和积累,上海要在全国园林绿化行业处于领先,技术领先是我们制胜法宝。最后是人民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我们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了,行业的任何工作必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老百姓的感受、需要,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及时回应和解决老百姓的投诉、建议,要紧扣老百姓对行业最为关切、最有感受、最是“急难愁盼”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具有“痛感”的问题,实打实地予以解决。

最后,引用李强书记在今年市委首次季度工作会上的一段讲话作为结束:做好今年一季度工作事关全年和“十四五”开局,事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拿出再出发、从头越的干事志气,提振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切实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不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


(作者: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WechatIMG281.jpeg

清风徐徐,荷香阵阵(沈戚懿/摄)